复合填料及复合填料的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12837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8 09: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复合填料及复合填料的制作方法,其中,所述复合填料包括填料骨架,所述填料骨架,所述填料骨架具有若干个旋转流道,所述填料骨架上涂覆有环氧树脂薄膜,所述环氧树脂薄膜上粘接有活性炭膜;所述填料骨架包括支撑环,所述支撑环的外侧连接有若干个外叶片,所述支撑环的内侧连接有若干个内叶片,相邻两个外叶片之间和相邻两个内叶片之间均形成所述旋转流道。通过填料骨架和旋转流道的设置能够增大气体污染物与液体在复合填料处的接触面积;通过活性炭膜的设置使得所述复合填料的表面非光滑,从而可以提高复合填料的吸附性能。性能。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复合填料及复合填料的制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环境净化
,具体涉及一种复合填料及复合填料的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一些成熟的填料工程应用过程中,大多数填料一部分为颗粒填料如火山岩、树皮、陶粒等,微生物只能附着在其表面却无法利用填料本身占据的空间,造成了空间利用率底下的问题;另一部分填料为空心填料如多面空心球、mbbr球、鲍尔环等,这些填料都是塑料制品,其光滑表面对除臭菌种和气体的吸附性能较差。
[0003]因此,目前需要一种具有较大的气液接触面和一定粗糙度吸附表面的高效复合填料。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全部或部分问题,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填料及复合填料的制作方法,通过填料骨架和旋转流道的设置能够增大在复合填料处气体污染物与液体的接触面积,通过活性炭膜的设置使得所述复合填料的表面非光滑,从而可以提高复合填料的吸附性能。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复合填料,包括填料骨架,所述填料骨架,所述填料骨架具有若干个旋转流道,所述填料骨架上涂覆有环氧树脂薄膜,所述环氧树脂薄膜上粘接有活性炭膜。
[0006]进一步的,所述填料骨架包括支撑环,所述支撑环的外侧连接有若干个外叶片,所述支撑环的内侧连接有若干个内叶片,相邻两个外叶片之间和相邻两个内叶片之间均形成所述旋转流道。
[0007]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环内设有连接柱,所述支撑环的轴线方向与所述连接柱的轴线方向重合,若干个所述内叶片均与所述连接柱连接。
[0008]进一步的,所述内叶片与所述外叶片的旋转方向相反,每个所述内叶片在第一平面上的截面均为平面,每个所述外叶片在所述第一平面上的截面均为扇形环面,所述第一平面为与所述支撑环的两个端面平行,且位于所述支撑环的两个端面之间的任一个平面。
[0009]进一步的,所述环氧树脂薄膜为双酚A型环氧树脂薄膜。
[0010]进一步的,所述环氧树脂薄膜的厚度为0.1

0.2mm,所述活性炭颗粒的尺寸为80

100目。
[0011]进一步的,所述填料骨架的材质为聚丙烯塑料。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复合填料的制作方法,所述复合填料如以上任一项所述,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3]由聚丙烯塑料通过挤压成型得到所述填料骨架;
[0014]将所述填料骨架放置在转盘上,通过循环泵向所述填料骨架喷洒环氧树脂溶液,以便使环氧树脂溶液能够涂覆在所述填料骨架上形成环氧树脂薄膜,得到半成品;
[0015]将所述半成品放置在装有活性炭颗粒的传送带上,使得所述半成品随所述传送带向前运动的过程中粘附活性炭颗粒形成活性炭膜,得到复合填料成品;
[0016]将所述复合填料成品和多余活性炭分离,静置所述复合填料成品使所述环氧树脂薄膜固话,得到所述复合填料。
[0017]进一步的,在所述将所述填料骨架放置在转盘上,通过循环泵向所述填料骨架喷洒环氧树脂溶液,以便使环氧树脂溶液能够涂覆在所述填料骨架上形成半成品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0018]启动所述转盘转动,以便甩出黏附在所述填料骨架上的多余环氧树脂溶液。
[0019]进一步的,所述传送带为柔性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的下方设置有多个三角滚轮;
[0020]所述传送带的末端设有分离筛,所述分离筛的下方设置有活性炭颗粒回收容器。
[0021]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复合填料及复合填料的制作方法,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2]通过填料骨架和旋转流道的设置能够增大气体污染物与液体在复合填料处的接触面积;
[0023]通过活性炭膜的设置使得所述复合填料的表面非光滑,从而可以提高复合填料的吸附性能;
[0024]复合填料所需材料用量广泛,造价低;复合填料制作方法简单,便于量产,适合工程大量使用。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复合填料的结构图;
[0026]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复合填料的爆炸图;
[0027]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复合填料的主视图;
[0028]图4为图3中A

A方向的剖视图;
[0029]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喷涂装置的示意图;
[0030]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活性炭附着装置的示意图;
[0031]图中附图标记为:内叶片1、外叶片2、支撑环3、连接柱4;
[0032]环氧树脂溶液箱10、转盘11、环氧树脂溶液12、循环泵13;
[0033]传送带20、三角滚轮21、分离筛22、活性炭颗粒回收容器23。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为了更好的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结构及功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复合填料及复合填料的制作方法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0035]复合填料用于各种处理塔中,具体的复合填料处于处理塔的中部,喷淋装置位于处理塔内复合填料的上方,气体进口处于处理塔内复合填料的下方,进入处理塔内的气体沿着复合填料的空隙向上运动与喷淋装置的喷淋液接触,从而通过喷淋液达到对气体进行处理的目的。
[0036]如图1

4所示,其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复合填料,包括填料骨架,所述填料骨架具有若干个旋转流道,该处旋转流道的设置可以增大气体的流动路径,从而可以使需
要处理的气体与喷淋而下的喷淋液充分接触;所述填料骨架上涂覆有环氧树脂薄膜,该处所述环氧树脂薄膜用于粘接活性炭颗粒,且环氧树脂薄膜具有耐腐蚀耐热,固化后强度稿的优点,可以进一步提高所述复合填料的强度,延长所述复合填料的使用寿命;所述环氧树脂薄膜上粘接有活性炭膜,所述活性炭膜即由活性炭颗粒粘接在所述环氧树脂薄膜上形成,该处活性炭颗粒附着在环氧树脂薄膜的外侧,用于作为微生物代谢和气液传质的载体。
[0037]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填料骨架包括支撑环3,所述支撑环3的外侧连接有若干个外叶片2,所述支撑环3的内侧连接有若干个内叶片1,相邻两个外叶片2之间和相邻两个内叶片1之间均形成所述旋转流道。本实施例中支撑环3、内叶片1和外叶片2的设置使得支撑环3内外均形成所述旋转流道,从而使所述支撑环3的内外均可供喷淋液体流过。
[0038]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环3内设有连接柱4,所述支撑环3的轴线方向与所述连接柱4的轴线方向重合,若干个所述内叶片1均与所述连接柱4连接。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内叶片1连接在支撑环3和连接柱4之间,可以提高所述填料骨架的强度,防止所述填料骨架变形。
[0039]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内叶片1与所述外叶片2的旋转方向相反,每个所述内叶片1在第一平面上的截面均为平面,每个所述外叶片2在所述第一平面上的截面均为扇形环面,所述第一平面为与所述支撑环3的两个端面平行,且位于所述支撑环3的两个端面之间的任一个平面。
[0040]本实施例中,第一平面为与支撑环3的两个端面平行,且位于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填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填料骨架,所述填料骨架,所述填料骨架具有若干个旋转流道,所述填料骨架上涂覆有环氧树脂薄膜,所述环氧树脂薄膜上粘接有活性炭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填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骨架包括支撑环,所述支撑环的外侧连接有若干个外叶片,所述支撑环的内侧连接有若干个内叶片,相邻两个外叶片之间和相邻两个内叶片之间均形成所述旋转流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填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环内设有连接柱,所述支撑环的轴线方向与所述连接柱的轴线方向重合,若干个所述内叶片均与所述连接柱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填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叶片与所述外叶片的旋转方向相反,每个所述内叶片在第一平面上的截面均为平面,每个所述外叶片在所述第一平面上的截面均为扇形环面,所述第一平面为与所述支撑环的两个端面平行,且位于所述支撑环的两个端面之间的任一个平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填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树脂薄膜为双酚A型环氧树脂薄膜。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填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树脂薄膜的厚度为0.1

0.2mm,所述活性炭颗粒的尺寸为80

100目。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润刘启凯王晓璞
申请(专利权)人:西原环保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