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杆加卸装置及坑道钻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11238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7 22:47
本申请涉及一种钻杆加卸装置及坑道钻机,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其包括安装座,还包括钻杆输送机构和钻杆加卸机构,钻杆输送机构和钻杆加卸机构连接于安装座,安装座上开设有用于钻杆穿过的通孔,钻杆在钻杆输送机构的带动下能够穿过通孔移动至钻杆加卸机构;钻杆加卸机构包括夹持组件、旋转组件和伸缩组件,夹持组件用于夹持钻杆,旋转组件与夹持组件连接并能够带动夹持组件转动,转动轴线与通孔轴线垂直或基本垂直,伸缩组件与旋转组件连接并能够带动旋转组件移动。该申请具有钻机在受限空间进行加杆或卸杆作业的同时设备结构紧凑的优点。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钻杆加卸装置及坑道钻机


[0001]本申请涉及工程机械
,尤其是涉及一种钻杆加卸装置及坑道钻机。

技术介绍

[0002]对于动力头式坑道钻机来讲,加杆方式通常有前加杆和后加杆两种方式,后加杆每次需拆装水辫,操作不便;前加杆又使操作者处于危险中,被部分使用单位禁用。
[000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相关技术见申请号为202110264181.9的专利,其公开了一种自动加杆钻机,包括:安装于履带车上的底盘;连接于底盘上的升降支撑组件;安装于升降支撑组件的钻机主机,升降支撑组件用于调节钻机主机的钻孔高度和钻孔俯仰角;用于放置多排钻杆的大容量钻杆箱;用于临时贮存钻杆的中转托架;在大容量钻杆箱与中转托架间转运钻杆的第一机械臂;在中转托架与钻机主机间转运钻杆的第二机械臂;大容量钻杆箱、中转托架、第一机械臂和第二机械臂均安装于底盘上,且大容量钻杆箱和第一机械臂中的一者可沿底盘的高度方向上升降。利用机械臂升降从升降支撑组件上方绕过后加接或卸载钻杆,对钻场高度有较高要求,当钻场高度空间有限时,钻机不能作业。
[0004]相关技术见申请号为202210867391.1的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坑道钻机长钻杆加卸装置及坑道钻机,钻杆加卸装置包括可伸缩曲臂、套筒组件、夹具和托举装置,可伸缩曲臂、套筒组件和夹具用于从托举装置中夹持钻杆并将钻杆运送至推进机构中或反向运动,具有在运送钻杆过程中调节钻杆角度和轴向移动钻杆功能;托举装置用于将钻杆从较低位置托举至机械臂可夹持位置或反向运动。利用机械臂绕轴芯旋转后加接或卸载钻杆,对钻场宽度有较高要求,当钻场的宽度空间有限时,钻机不能作业。
[0005]综上,目前的坑道钻机利用机械臂绕轴芯旋转后加接或卸载钻杆,对钻场高度或宽度分别有较高要求,否则钻机不能作业。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改善目前坑道钻机在钻场空间受限工况下无法进行加接或卸载钻杆作业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钻杆加卸装置及坑道钻机。
[0007]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钻杆加卸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8]一种钻杆加卸装置,包括安装座,还包括钻杆输送机构和钻杆加卸机构,钻杆输送机构和钻杆加卸机构连接于安装座;钻杆加卸机构包括夹持组件、旋转组件和伸缩组件,夹持组件用于夹持钻杆,旋转组件与夹持组件连接并能够带动夹持组件转动,转动轴线与通孔轴线垂直或基本垂直,伸缩组件与旋转组件连接并能够带动旋转组件移动;安装座上开设有用于钻杆穿过的通孔,钻杆在钻杆输送机构的带动下能够穿过通孔移动至被夹持组件夹持。
[0009]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坑道钻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10]一种坑道钻机,包括钻机主机和上述的钻杆加卸装置。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钻杆放置于钻杆输送机构,钻杆输送机构带动钻杆向
钻机主机方向运动,钻杆穿过安装座上的通孔后移动至夹持组件。夹持组件夹紧钻杆,伸缩组件伸出带动夹持组件和钻杆向钻机主机移动,直至夹持组件位于钻机主机的钻孔轴线处,旋转组件工作带动钻杆正转90
°
,使得钻杆的轴线与钻机主机的钻孔轴线重合或基本重合。
[0012]钻机主机的动力头正转前进并拧紧钻杆的第一接头,此时夹持组件松开钻杆,伸缩组件缩回,旋转组件反转90
°

[0013]直线往复移动组件在钻杆被夹持组件夹住后即可反向运动复的位,以便再次放置钻杆。重复以上过程即可不断加接钻杆。这样,坑道钻机在加杆或卸杆时,钻杆不必从安装座上方或者侧方绕过,使得坑道钻机能够在受限空间进行加杆或卸杆作业。
[0014]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1、坑道钻机能够在受限空间进行加杆或卸杆作业,对钻场的高度和宽度要求低;2、钻杆装卸装置的结构简单紧凑,便于生产维护。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坑道钻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图1中隐去机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图2的右视图;
[0018]图4为图3中A

A向的剖视图;
[0019]图5为图3中B

B向的剖视图;
[0020]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夹持装置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0021]图7为加杆作业的工作状态示意图一;
[0022]图8为图7中C

C向的剖视图;
[0023]图9为加杆作业的工作状态示意图二;
[0024]图10为加杆作业的工作状态示意图三;
[0025]图11为图10中D

D向的剖视图;
[0026]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卡盘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13为图12中E

E向的剖视图;
[0028]图14为图12中F

F向的剖视图;
[0029]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活塞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16为图15的左视图;
[0031]图17为图16中G

G向的剖视图;
[0032]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传动轮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19为图18的主视图;
[0034]图20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卡瓦架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21为图20的主视图;
[0036]图22为图21中H

H的剖视图;
[0037]图2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卡瓦架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24为图23的主视图;
[0039]图2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卡瓦的结构示意图;
[0040]图2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体现卡盘零件装配关系的局部剖视图。
[0041]附图标记说明:
[0042]1、机体;
[0043]2、钻杆输送机构;21、液压马达;22、链传动组件;23、盛具;24、行程定位件;
[0044]3、安装座;31、通孔;
[0045]4、回转机构;
[0046]5、钻杆加卸机构;51、支架;511、导槽;52、安装架;53、伸缩组件;54、旋转组件;55、第一油缸;56、夹持卡瓦;57、第二油缸;58、行程限位件;
[0047]6、直线进给机构;
[0048]7、旋转动力机构;71、变速箱盖;72、液压马达;73、传动机构;74、变速箱壳;75、行星架;76、主轴;77、过孔;
[0049]8、卡盘;81、壳体;811、端盖;812、筒体;82、流道;83、油腔;84、第一卡瓦架;841、架体;842、凸台;843、容纳槽;844、固定孔;845、穿孔;85、第二卡瓦架;851、凸牙;86、活塞;861、塞体;862、密封槽;863、装配槽;864、导槽;865、安装孔;866、第一斜齿;87、弹性件;88、传动轮;881、凹槽;882、腰孔;883、杆孔;884、第二斜齿;89、卡瓦;891、销孔;89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钻杆加卸装置,包括安装座(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钻杆输送机构(2)和钻杆加卸机构(5),钻杆输送机构(2)和钻杆加卸机构(5)连接于安装座(3),安装座(3)上开设有用于钻杆(10)穿过的通孔(31);钻杆加卸机构(5)包括夹持组件、旋转组件(54)和伸缩组件(53),夹持组件用于夹持钻杆(10),旋转组件(54)与夹持组件连接并能够带动夹持组件转动,转动轴线与通孔(31)轴线垂直或基本垂直,伸缩组件(53)与旋转组件(54)连接并能够带动旋转组件(54)移动;钻杆(10)在钻杆输送机构(2)的带动下能够穿过通孔(31)移动至被夹持组件夹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杆加卸装置,其特征在于:钻杆加卸装置还包括回转机构(4),回转机构(4)包括固定部和旋转部,固定部固定连接于安装座(3),旋转部用于连接外部的钻机主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钻杆加卸装置,其特征在于:钻杆输送机构(2)固定连接于安装座(3)远离回转机构(4)的一端。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钻杆加卸装置,其特征在于:伸缩组件(53)的一端连接于旋转部,另一端连接于旋转组件(54)。5.根据权利要求1

4任一所述的钻杆加卸装置,其特征在于:伸缩组件(53)带动旋转组件(54)移动方向与通孔(31)轴线平行或竖向垂直。6.根据权利要求1

4任一所述的钻杆加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旋转组件(54)的转动角度量程为0
°‑
90
°
。7.根据权利要求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简福蓉欧云科胡代洪刘海东闫宪良杨廷彬王江涛魏虎李长江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平山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