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线束送线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08345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8: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压线束送线系统,包括:主动送线器,所述主动送线器具有支架机构和第一驱动机构,其中,所述支架机构用于转动安装卷料筒,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用于主动驱动卷料筒转动;滑轮过渡机构,所述滑轮过渡机构具有定滑轮和动滑轮,所述定滑轮和动滑轮均用于盘绕从卷料筒引出的高压线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能够降送线送过程中高压线束所承受的拉力值,提升产品品控。提升产品品控。提升产品品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压线束送线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高压线束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高压线束送线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高压线束是新能源汽车电路存在的载体,其在整个新能源汽车的运行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压线束在电动汽车中起着传输大电流、信号分配、疲敝外界信号等诸多作用。
[0003]高压线束通常以卷筒形式的原材料提供给相应电器加工企业。经送线、清洁、裁剪等一些列工序后,一整筒的高压线束便可以被制造成若干根高压线束成品段。
[0004]在现有技术中,高压线束的生产线中一般设置有牵引装置,将卷筒形式的高压线束转动安装在生产线前端,由牵引装置拖拽线束即可实现送线。由于高压线束内部集成有铜缆、屏蔽网等重要材料,盲目拖拽线束容易导致铜缆、屏蔽网等拉伸变形,造成产品质量降低。另一方面,随着新能源汽车的飞速发展,高压线束的市场需求也在急剧扩增,为加快生产,牵引装置拖拽线束的速率不得不提升,如此一来,又进一步增加了线束内部材料被拉伸变形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以上现状,本技术提供一种高压线束送线系统,其目的在于降低输送过程中高压线束所承受的拉力值,提升产品品控。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高压线束送线系统,其关键在于,包括:
[0008]主动送线器,所述主动送线器具有支架机构和第一驱动机构,其中,所述支架机构用于转动安装卷料筒,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用于主动驱动卷料筒转动;以及
[0009]滑轮过渡机构,所述滑轮过渡机构具有定滑轮和动滑轮,所述定滑轮和动滑轮均用于盘绕从卷料筒引出的高压线束。
[0010]优选的,所述滑轮过渡机构上设有定轴和动轴,所述定滑轮和动滑轮的数量均为多个,其中,各个所述定滑轮并排转动安装在定轴上,各个所述动滑轮并排转动安装在动轴上。
[0011]优选的,所述滑轮过渡机构上转动设置有前引导轮和后引导轮,所述定滑轮的数量比动滑轮多第一个。
[0012]优选的,所述滑轮过渡机构具有矩形支撑框架,所述动轴通过浮动机构可上下移动地装配在矩形支撑框架内,所述浮动机构包括摆臂和伸缩撑杆,所述伸缩撑杆一端铰接在矩形支撑框架下部,另一端转动支撑在摆臂中部,所述摆臂一端铰接在矩形支撑框架上部,另一端安装有所述动轴。
[0013]优选的,所述矩形支撑框架内安装有沿其高度方向延伸的保持柱,保持柱上设有条形安装缺口,所述摆臂中部可上下滑动的装配在条形安装缺口内。
[0014]优选的,所述主动送线器具有基础框架,所述支架机构包括转动安装在基础框架内的旋转轴、固定套装在旋转轴上的第一支臂、滑动套装在旋转轴上的第二支臂,以及用于驱动第二支臂沿旋转轴轴向滑动的第二驱动机构;
[0015]所述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有定位结构,用于定位支撑卷料筒的中心通孔;
[0016]所述基础框架上部设有牵引机构,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以旋转轴为中心旋转。
[0017]优选的,所述定位结构包括定位轴以及沿定位轴径向向外延伸保持杆,所述定位轴端部设有锥形结构,保持杆沿定位轴的周向阵列分布,保持杆外端侧部具有的定位凸块。
[0018]优选的,所述旋转轴远离第一支臂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三支臂,所述牵引机构包括牵引电机、由该牵引电机驱动转动的卷扬轴、以及固套在卷扬轴两端的上卷扬轮,所述第一支臂和第三支臂的远端各安装有一个下卷扬轮,两个所述上卷扬轮与两个所述下卷扬轮一一对应,且对应的上卷扬轮与下卷扬轮之间配置有卷扬钢缆。
[0019]优选的,所述基础框架上部转动安装有两根横向滚筒和两根纵向滚筒,两根所述横向滚筒与两根所述纵向滚筒之间围成有矩形通道,用于供高压线束穿过。
[0020]优选的,所述基础框架前部为敞口构造,并在敞口构造位置转动装配有门板。
[002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2]采用本技术提供的高压线束送线系统,在拖拽输送高压线束时,将高压线束盘绕在定滑轮和动滑轮上,能够使得牵引力减少二分之一,降低了对高压线束内部铜缆、屏蔽网等材料的拖拽力,有助于保证成品质量。与此同时,生产线内部牵引装置拖拽高压线束时,最前端的第一驱动机构也能够驱动卷料筒转动,提供一个主动送线力,进一步减少盲目拖拽线束所造成的铜缆、屏蔽网等拉伸变形,提升高压线束成品段质量。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高压线束送线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高压线束送线系统的正投影视图(动滑轮4处于最低位状态);
[0025]图3为高压线束送线系统的正投影视图(动滑轮4处于最高位状态);
[0026]图4为主动送线器A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前侧视角);
[0027]图5为主动送线器A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后侧视角);
[0028]图6为主动送线器A内部支架机构1的结构示意图(前侧视角);
[0029]图7为主动送线器A内部支架机构1的结构示意图(后侧视角);
[0030]图8为本技术在高压线束生产线F中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32]如图1所示,一种高压线束送线系统,主要包括主动送线器A和滑轮过渡机构B两部分。其中,结合附图4可以看出,主动送线器A具有基础框架8,基础框架8内部设有支架机构1和第一驱动机构2,支架机构1用于转动安装卷料筒a,第一驱动机构2用于主动驱动卷料筒a转动。基础框架8外部覆盖有外饰板10。结合附图2可以看出,滑轮过渡机构B上转动设置有
定滑轮3、动滑轮4、前引导轮5和后引导轮6,前引导轮5和后引导轮6均用于滚动支撑高压线束b,定滑轮3和动滑轮4均用于盘绕从卷料筒a引出的高压线束b。
[0033]在本实施例中,请参图2,主动送线器A上部设有初步引导轮11,初步引导轮11、前引导轮5和定滑轮3位于一条直线上,且相对位于主动送线器A和滑轮过渡机构B的上方,动滑轮4大致布置在定滑轮3下方,后引导轮6大致布置在定滑轮3右下方。
[0034]在具体应用时,请参图8,卷装在卷料筒a上的高压线束b依次经过初步引导轮11

前引导轮5

定滑轮3

动滑轮4

后引导轮6,然后引入高压线束生产线F内部。
[0035]基于以上设置,高压线束生产线F内部的牵引装置拖拽高压线束b时,请参图2和图3,动滑轮4被向上提起,该过程高压线束b整体向右移动的行程正好为一根高压线束成品段的长度,并在高压线束生产线F内部实现分段裁剪。很显然,将高压线束b盘绕在一套定滑轮3和动滑轮4上,能够使得牵引力减少二分之一,降低了对高压线束b内部铜缆、屏蔽网等材料的拖拽力,有助于保证成品质量。与此同时,牵引装置拖拽高压线束b时,最前端的第一驱动机构2也能够驱动卷料筒a转动,提供一个主动送线力,进一步减少盲目拖拽线束所造成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压线束送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动送线器(A),所述主动送线器(A)具有支架机构(1)和第一驱动机构(2),其中,所述支架机构(1)用于转动安装卷料筒(a),所述第一驱动机构(2)用于主动驱动卷料筒(a)转动;以及滑轮过渡机构(B),所述滑轮过渡机构(B)具有定滑轮(3)和动滑轮(4),所述定滑轮(3)和动滑轮(4)均用于盘绕从卷料筒(a)引出的高压线束(b)。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线束送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过渡机构(B)上设有定轴(d)和动轴(e),所述定滑轮(3)和动滑轮(4)的数量均为多个,其中,各个所述定滑轮(3)并排转动安装在定轴(d)上,各个所述动滑轮(4)并排转动安装在动轴(e)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压线束送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过渡机构(B)上转动设置有前引导轮(5)和后引导轮(6),所述定滑轮(3)的数量比动滑轮(4)多第一个。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压线束送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过渡机构(B)具有矩形支撑框架(f),所述动轴(e)通过浮动机构(7)可上下移动地装配在矩形支撑框架(f)内,所述浮动机构(7)包括摆臂(7a)和伸缩撑杆(7b),所述伸缩撑杆(7b)一端铰接在矩形支撑框架(f)下部,另一端转动支撑在摆臂(7a)中部,所述摆臂(7a)一端铰接在矩形支撑框架(f)上部,另一端安装有所述动轴(e)。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压线束送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支撑框架(f)内安装有沿其高度方向延伸的保持柱(f1),保持柱(f1)上设有条形安装缺口(f2),所述摆臂(7a)中部可上下滑动的装配在条形安装缺口(f2)内。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线束送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送线器(A)具有基础框架(8),所述支架机构(1)包括转动安装在基础框架(8)内的旋转轴(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成成成三荣熊晓军杨波蔡鑫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沪光汽车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