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缸座的定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8229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模缸座的定位结构,包括机柱顶端的螺纹段以及与之螺纹连接的机柱承载螺母和机柱锁紧螺母,机柱螺纹段穿于模缸座角部,机柱承载螺母位于模缸座下侧,机柱锁紧螺母位于模缸座上侧;所述机柱承载螺母由两个半环拼合而成,该两个半环的拼合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本方案解决了现有大型合模装置在运输及再次组装困难的问题。(*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注塑成型机,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大型注塑机上的模缸座定位结构。
技术介绍
注塑成型机(简称注射机或注塑机)是将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料利用塑料成型模具制成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型设备。一般注塑成型机包括注射装置、合模装置、液压系统和电气控制系统等部分。注塑成型机根据其注射装置与合模装置的相对位置不同分为立式、卧式及角式三类。其中,如图l所示,角式注塑机的合模装置主要由模缸座1、动板6、定板8、四根机柱7及底座9組成,底座9上向上竖直设置四根机柱7,所述模缸座1是由高压锁模缸2和快速合模缸3缸体固连构成,模缸座1固定锁紧在机柱7的顶端,动板6水平设置于模缸座1下方且相对机柱7滑动连接,模缸座1上的高压锁模缸2的芯轴以及快速合模缸3的活塞杆向下伸出与动板6相连,而定板8相对动板6固设于底座9上。现有模缸座1是通过以下结构固定锁紧在机柱上机柱7的上段设有螺紋段,先在螺紋段上螺紋连接机柱承载螺母5,然后将模缸座1套在机柱7上并承载在机柱承载螺母5上,再在模缸座1上侧的机柱螺紋段上再连接机柱锁紧螺母4,将机柱锁紧螺母4旋紧将模缸座1可靠定位。对于一些大型的角式注塑机来说,其合模装置的外形也较大,其尺寸约为长5.5米、宽2米、高4米,而净重就约25吨。由于其高度较高,在运输时常需要将其上部的模缸座和动板拆下来,降低整体高度,以便于运输。而上部的模缸座的净重约IO吨左右,拆卸时,如图2所示,需先将机柱锁紧螺母4拆下,再借助行车或重型吊装器械,将模缸座l向上吊起拆下,同时还需将与之相连的油管、电线(图中未画出)等拆开,再将机柱承载螺母5拆下,最后,将动板6也拆下。拆卸过程很繁瑣,同时,在运输到客户单位时,也必须借助重型吊装器械,才能完成组装。而客户单位若无这种重型吊装器械,还需另请吊车,费用昂贵。因此,如何解决这种大型合模装置的运输及再次组装困难的问题,是本技术着重研究的内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模缸座的定位结构,其目的主要是解决现有大型合模装置在运输及再次组装困难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模缸座的定位结构,包括机柱顶端的螺紋段以及与之螺紋连接的机柱承载螺母和机柱锁紧螺母,机柱螺紋段穿于模缸座角部,机柱承载螺母位于模缸座下侧,机柱锁紧螺母位于模缸座上侧;所述机柱承载螺母由两个半环拼合而成,该两个半环的拼合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1、 上述方案中,所述机柱承载螺母的外缘周向上均布设有至少两个的工具作用孔。2、 上述方案中,所述机柱锁紧螺母由上下并列的两个锁紧在机柱螺紋段的螺母组成,这两个螺母间通过螺栓上下连接成一体。3、 上述方案中,所述机柱承载螺母由两个半环拼合而成,这两个半环拼合后,再在其形成的内圆上车螺紋。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 由于本技术采用机柱承载螺母将模缸座定位于机柱的顶端,该承载定位螺母为两部分拼合组成,从而在运输时,拆卸工作大大简化,仅需将承载定位螺母拆开,将模缸座及动板緩緩下放即可降低整机高度,且拆卸时与之相连的所有油管、电线等均不需再拆开,拆装工具简单、速度快、费用低。再次组装时也只需要准备几个千斤顶即可,这样更便于客户处组装。如有插车、举高机或行车,装机将会更简便。2、 由于本技术所采用的机柱承载螺母的外缘周向上均布设有至少两个的工具作用孔,在旋紧或拆卸该机柱承载螺母时,可以借助勾头扳手等工具,简单、省力。附图说明附图1为现有合模装置结构示意附图2为现有合模装置模缸座及动板拆分示意附图3为本技术拆卸过程一结构示意附图4为本技术拆卸过程二结构示意附图5为本技术组装过程结构示意附图6为为本技术用机柱支撑螺母结构示意图;附图7为附图6的左^L剖碎见图;附图8为附图6的俯^L以上附图中1、模缸座;2、高压锁模缸;3、快速合模缸;4、机柱锁紧螺母;5、机柱承载螺母;6、动板;7、机柱;8、定板;9、底座;11、工具作用孔;12、千斤顶;13、芯轴;14、活塞杆;15、螺紋孔;16、光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如图3 5所示, 一种模缸座的定位结构,包括机柱7顶端的螺紋段(图中未示出)以及与之螺紋连接的机柱承载螺母5和机柱锁紧螺母4,机柱7螺紋段穿于模缸座1角部,机柱承载螺母5位于模缸座1下侧,机柱锁紧螺母4位于模缸座1上侧;如图6 ~ 8所示,所述机柱承载螺母5由两个半环拼合而成,这两个半环拼合后,再在其形成的内缘上车螺紋。且该两个半环的拼合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其中一个半环上沿径向开设螺紋孔15,另一个环对应该螺紋孔15沿径向开设光孔16,螺栓径向穿过该光孔16,并螺紋连接于螺紋孔15内,从而使两个半环固定拼合起来。机柱承载螺母5的外缘周向上均布设有至少两个的工具作用孔11,以供勾头扳手等拆卸工具作用。如图3 4所示,该合模装置在拆卸时,先用行车钩住模缸座1部分,再将机柱承载螺母5拆开成两个半环拿下,然后在动板6和定板8之间垫上枕木(图中未示出),该枕木的高度要大于常用千斤顶的高度,再利用行车緩慢的降下模缸座1部分。在每根机柱7上固定两根等长的大号槽钢(图中未示出),包住机柱7,卡在模缸座1与机柱锁紧螺母4之间,使的在装车卸车时,槽钢可阻止模缸座1上升。当需要重新组装起来时,如图5所示,使用千斤顶12将模缸座1和动板6顶高至大于最小模厚的位置。其中"最小模厚"指直压式注塑机动板6和定板8之间允许安装模具的最小厚度。然后开机,在手动状态下按"合模"按键,此时,快速合才莫缸无杆腔进油,才莫缸座l会緩慢上升至原位,然后在其下方安装上机柱承载螺母5,并调整水平,即可。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模缸座的定位结构,包括机柱(7)顶端的螺纹段以及与之螺纹连接的机柱承载螺母(5)和机柱锁紧螺母(4),机柱(7)螺纹段穿于模缸座(1)角部,机柱承载螺母(5)位于模缸座(1)下侧,机柱锁紧螺母(4)位于模缸座(1)上侧;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柱承载螺母(5)由两个半环拼合而成,该两个半环的拼合部通过螺栓(10)固定连接。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缸座的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柱承 载螺母(5)的外缘周向上均布设有至少两个的工具作用孔(11)。专利摘要一种模缸座的定位结构,包括机柱顶端的螺纹段以及与之螺纹连接的机柱承载螺母和机柱锁紧螺母,机柱螺纹段穿于模缸座角部,机柱承载螺母位于模缸座下侧,机柱锁紧螺母位于模缸座上侧;所述机柱承载螺母由两个半环拼合而成,该两个半环的拼合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本方案解决了现有大型合模装置在运输及再次组装困难的问题。文档编号B29C45/17GK201410721SQ20092004418公开日2010年2月24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19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19日专利技术者廖昌亮 申请人:丰铁机械(苏州)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模缸座的定位结构,包括机柱(7)顶端的螺纹段以及与之螺纹连接的机柱承载螺母(5)和机柱锁紧螺母(4),机柱(7)螺纹段穿于模缸座(1)角部,机柱承载螺母(5)位于模缸座(1)下侧,机柱锁紧螺母(4)位于模缸座(1)上侧;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柱承载螺母(5)由两个半环拼合而成,该两个半环的拼合部通过螺栓(10)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昌亮
申请(专利权)人:丰铁机械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