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长筒腔结构铸件的高压铸造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78206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8:45
为了解决长筒腔铸件憋气排除困难、易造成裹气缺陷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长筒腔结构铸件的高压铸造模具,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上模座、中模板、下模座,上模座下方固定连接有上凸模,中模板和下模座中部分别设置有中凹模和下凹模,上凸模与中凹模和下凹模之间成型有圆柱形结构的长筒腔,上凸模上设置有集气腔和排气槽,圆筒腔同轴设置于上凸模内中下部,排气槽设置有多组,多组排气槽沿长筒腔圆周方向间隔分布,排气槽高度沿集气腔高度方向分布,并且排气槽内外两端分别与集气腔和长筒腔相连通,通过多组排气槽可以有效将长筒腔憋气严重区域气体引导至集气腔内部,可以接受更大范围内的憋气,降低铸件含气量,降低铸件气孔率。气孔率。气孔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长筒腔结构铸件的高压铸造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模具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长筒腔结构铸件的高压铸造模具。

技术介绍

[0002]压力铸造是一种将液态或半固态金属或合金,或含有增强物相的液态金属或合金,在高压下以较高的速度填充入压铸型的型腔内,并使金属或合金在压力下凝固形成铸件的铸造方法。
[0003]高压铸造中,使用常规的渣包排气结构,对于长筒状铸件结构而言,仅能排除渣包所在区域5mm左右范围内的憋气,长筒腔结构整体排气不畅,易造成裹气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长筒腔铸件憋气排除困难、易造成裹气缺陷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长筒腔结构铸件的高压铸造模具,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用于长筒腔结构铸件的高压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上模座、中模板、下模座,所述上模座下方固定连接有上凸模,中模板和下模座中部分别设置有中凹模和下凹模,上凸模与中凹模和下凹模之间成型有圆柱形结构的长筒腔,所述上凸模上设置有集气腔和排气槽,所述集气腔同轴设置于上凸模内中下部,所述排气槽设置有多组,多组排气槽沿长筒腔圆周方向间隔分布,排气槽高度沿集气腔高度方向分布,并且排气槽内外两端分别与集气腔和长筒腔相连通。
[0006]优选的,多组排气槽沿长筒腔圆周方向均匀间隔分布,间隔夹角为10
°

[0007]优选的,所述排气槽厚度自长筒腔到集气腔方向逐渐变大。
[000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集气腔设置于上凸模内部,并且集气腔与长筒腔之间设置有多组排气槽,排气槽沿长筒腔圆周方向均匀间隔分布,通过多组排气槽可以有效将长筒腔憋气严重区域气体引导至集气腔内部,多组排气槽的设置可以接受更大范围内的憋气,更好的降低铸件含气量,从而降低铸件气孔率;而且排气槽采用内厚外薄的结构设计,在保证排气效果的同时,便于后续铸件加工。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技术结构爆炸示意图
[0010]图2为上模座结构示意图
[0011]图3为本技术结构主视图
[0012]图4为本技术结构俯视图
[0013]图5、图6为A

A剖视图
[0014]图7、图8为B

B剖视图
[0015]图9为铸件结构示意图
[0016]其中,1

上模座,2

中模板,3

下模座,4

上凸模,5

集气腔,6

排气槽,7

中凹模,8

下凹模,9

长筒腔。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0018]在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视图方向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技术,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技术的限制。
[0019]如图1

8所示的用于长筒腔结构铸件的高压铸造模具,包括上模座1、中模板2以及下模座3,上模座1中部下方固定连接有上凸模4,上凸模4整体呈圆柱形结构,上凸模4内部同轴设置有集气腔5,所述集气腔5自上凸模4中上部向下分布直至贯穿下凸模4的下端,上凸模4自上而下穿过中模板2的中凹模7后与下模座3的下凹模8相连,上凸模4、中凹模7以及下凹模8之间成型有长筒腔9,集气腔5与长筒腔9之间同轴分布。
[0020]另外,在上凸模4上还设置有多组排气槽6,多组排气槽6沿上凸模4圆周方向间隔10
°
夹角均匀分布,每组排气槽6自上凸模4上部竖直向下延伸并贯穿上凸模4的下端分布,排气槽6内外两侧分别与集气腔5和长筒腔9相连通,而且,排气槽6与集气腔5相连的一端厚度为1.5mm,与长筒腔9相连的一端厚度为0.2mm,即自外向内呈厚度逐渐变大,在保证排气效果的同时,排气槽6成型的支腿结构与长筒腔结构内壁接触面积小,便于后续处理。
[0021]利用本申请所成型的长筒状铸件如图9所示,本申请所采用的铸造模具,由于配置有多个排气槽,长筒腔8内的憋气可引导至集气腔5内部,可接受更大范围内的憋气,提高长筒状铸件排气效果,能够更好地降低铸件含气量,使铸件气孔率降低。
[0022]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长筒腔结构铸件的高压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上模座、中模板、下模座,所述上模座下方固定连接有上凸模,中模板和下模座中部分别设置有中凹模和下凹模,上凸模与中凹模和下凹模之间成型有圆柱形结构的长筒腔,所述上凸模上设置有集气腔和排气槽,所述集气腔同轴设置于上凸模内中下部,所述排气槽设置有多组,多组排气槽沿长筒腔圆周方向间隔分布,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殿平李惠东王正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