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丝杠的调节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6849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8: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丝杠的调节结构,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如何降低机床工作时的定位精度偏差的问题。本丝杠的调节结构包括呈长条状的托板,丝杠转动连接在托板上并被轴向定位,丝杠上螺接有推动螺母,托板上位于丝杠一端设有前轴承,且丝杠该端与前轴承的内圈固连,丝杠上位于前轴承与推动螺母之间套设有防尘隔套,且防尘隔套两端分别与前轴承、推动螺母相抵靠。本丝杠的调节结构能够降低机床工作时的定位精度偏差。作时的定位精度偏差。作时的定位精度偏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丝杠的调节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机械
,涉及一种丝杠的调节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机床是现如今加工制造业中非常常见的车铣装置,对于其定位精度的要求需要非常高,而机床的定位精度与丝杠也是息息相关。
[0003]丝杠对于机床定位精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机床在持续运行过程中,丝杠会随同产生大量的热量,在此过程中,由金属材料构成的丝杠会由于热胀冷缩,从而产生不同程度的热变形,由此造成丝杠的长度变长,导致丝杠的螺距增大,进而影响机床的定位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丝杠的调节结构,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降低机床工作时的定位精度偏差。
[0005]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丝杠的调节结构,包括呈长条状的托板,丝杠转动连接在托板上并被轴向定位,其特征在于,丝杠上螺接有推动螺母,托板上位于丝杠一端设有前轴承,且丝杠该端与前轴承的内圈固连,丝杠上位于前轴承与推动螺母之间套设有防尘隔套,且防尘隔套两端分别与前轴承、推动螺母相抵靠。
[0006]本丝杠的调节机构通过在长条状的托板上安装与托板转动连接并被轴向定位的丝杠,同时在丝杠上套设防尘隔套并螺接推动螺母,在安装调试过程中,装配人员能够拧动推动螺母,使得推动螺母与丝杠上的螺纹配合推动防尘隔套,该状态下防尘隔套能够推动前轴承,使得前轴承带动丝杠被向外拉伸,得一提的是,丝杠在受到该拉伸时通常能够被拉伸增长几微米,即使得丝杠在后续受热时热形变系数降低,由此能够尽可能的避免丝杠上的螺距发生改变,进而提高机床的定位精度。
[0007]在上述的丝杠的调节结构中,托板一端固定有电机座,另一端固定有丝杠座,前轴承嵌设在丝杠座内且周向外壁与丝杠座周向内壁贴合,丝杠一端穿设在电机座中,另一端穿设在丝杠座中,防尘隔套位于丝杠座一端并被推动螺母推动抵紧在前轴承的内圈上。
[0008]托板上固定电机座与丝杠座,丝杠两端一一对应的与电机座、丝杠座进行转动连接,以此使丝杠转动连接在托板上并被轴向定位,同时通过丝杠与防尘隔套配合,保证丝杠座内部的清洁度,在进行调试过程中,由于前轴承嵌设在丝杠座内且周向外侧壁与丝杠座的周向内侧壁向贴合,从而避免机床在运行过程中丝杠发生周向窜动的现象,亦能够保证丝杠的被拉伸方向不会发生偏移。
[0009]在上述的丝杠的调节结构中,丝杠座内位于防尘隔套外套设有防尘隔圈,防尘隔圈的内侧壁与防尘隔套的外侧壁贴合,外侧壁与丝杠座的内侧壁贴合。
[0010]在丝杠座内位于前轴承与防尘隔套之间加装防尘隔圈,且防尘隔圈与防尘隔套外侧壁、丝杠座的内侧壁贴合,从而进一步保证丝杠座内的清洁度。
[0011]在上述的丝杠的调节结构中,丝杠上位于丝杠座的另一端螺接有前锁紧螺母,且
丝杠座该端固定有与前轴承外圈抵紧的前压盖,丝杠上位于前锁紧螺母与前轴承之间设有嵌设在前压盖内的前隔套,且前锁紧螺母将前隔套压紧在前轴承内圈上。
[0012]通过固定在丝杠座另一端的前压盖对前轴承进行抵紧,并通过前隔套对前轴承的内圈进行压紧,使得在调整推动螺母后,保证前轴承位于丝杠座内的稳定性,此外,在对推动螺母的位置进行调节后,能够拧动前锁紧螺母,使得前锁紧螺母压紧前隔套,进一步保证前轴承定位稳定的同时,通过推动螺母、前锁紧螺母以及固定在托板上的丝杠座配合将丝杠的前端牢牢的轴向定位在丝杠座上。
[0013]在上述的丝杠的调节结构中,电机座内设有内圈与丝杠固连的后轴承,丝杠上位于电机座一端螺接有后锁紧螺母,且电机座该端固定有与后轴承外圈抵紧的后压盖,丝杠上位于后锁紧螺母与后轴承之间设有嵌设在后压盖内的后隔套,且后锁紧螺母将后隔套压紧在后轴承的内圈上。
[0014]电机座内设置后轴承,避免丝杠与电机座之间存在干涉,并通过固定在电机座一端的后压盖将后轴承压紧在电机座的内壁上,并采用后隔套压紧后轴承的内圈,从而使得后轴承牢牢定位在电机座内,该状态下丝杠的后端牢牢的轴向定位在电机座中,保证后续丝杠工作的稳定性。
[0015]在上述的丝杠的调节结构中,电机座另一端固定有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上固定有联轴器,丝杠与电机座连接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与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传动连接。
[0016]电机座上固定有驱动电机,滚珠丝杆通过联轴器与固定在驱动电机的电机轴进行传动连接,通过电机座保证驱动电机与丝杠的同轴度,保证机床工作时的定位精度。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丝杠的调节结构具备以下优点:
[0018]本丝杠的调节结构通过将丝杠的两端进行轴向定位,同时通过套设在丝杠上的防尘隔套与螺接在丝杠上的推动螺母配合顶推前轴承,通过前轴承的内圈带动丝杠被向外拉伸,由此减小丝杠的热形变程度,保证机床的定位精度。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丝杠的调节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丝杠的调节结构的剖视图。
[0021]图3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2]图4是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3]图中,1、托板;2、丝杠;21、防尘隔套;22、推动螺母;23、前锁紧螺母;24、前隔套;25、后锁紧螺母;26、后隔套;3、电机座;31、后轴承;32、后压盖;33、驱动电机;331、联轴器;4、丝杠座;41、前轴承;42、防尘隔圈;43、前压盖。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25]如图1所示,本丝杠的调节结构包括呈长条状的托板1,托板1的一端通过螺栓螺接固定有电机座3,另一端通过螺栓螺接固定有丝杠座4,结合图2,丝杠座4内转动连接有两个外圈与丝杠座4内壁贴合的前轴承41,电机座3内转动连接有两个外圈与电机座3内壁贴合
的后轴承31,电机座3上固定有驱动电机33,丝杠2的一端穿过丝杠座4且外侧壁与前轴承41的内圈固定,另一端穿过电机座3并通过联轴器331与驱动电机33的电机轴固连,且后轴承31的内圈与丝杠2的该端固连。
[0026]结合图3,丝杠2上位于丝杠座4的一端设有推动螺母22与防尘隔套21,防尘隔套21套接在丝杠2上并插入丝杠座4中,防尘隔套21一端与前轴承41的内圈抵紧,另一端具有翻边,推动螺母22螺接在丝杠2上并与防尘隔套21的翻边抵靠,此外,丝杠座4中设有防尘隔圈42,防尘隔圈42的外侧壁与丝杠座4内侧壁贴合,内侧壁与防尘隔套21的外侧壁贴合。
[0027]丝杠2上位于丝杠座4的另一端螺接有前锁紧螺母23,且丝杠座4该端固设有压紧在前轴承41外圈侧壁上的前压盖43,丝杠2上套设有前隔套24,且前隔套24通过前锁紧螺母23压紧在前轴承41内圈外壁上。
[0028]结合图4,丝杠2上位于电机座3背向驱动电机33的一端螺接有后锁紧螺母25,电机座3朝向后锁紧螺母25的一端固定有压紧在后轴承31外圈上的后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丝杠的调节结构,包括呈长条状的托板(1),丝杠(2)转动连接在托板(1)上并被轴向定位,其特征在于,丝杠(2)上螺接有推动螺母(22),托板(1)上位于丝杠(2)一端设有前轴承(41),且丝杠(2)该端与前轴承(41)的内圈固连,丝杠(2)上位于前轴承(41)与推动螺母(22)之间套设有防尘隔套(21),且防尘隔套(21)两端分别与前轴承(41)、推动螺母(22)相抵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丝杠的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托板一端固定有电机座(3),另一端固定有丝杠座(4),前轴承(41)嵌设在丝杠座(4)内且周向外壁与丝杠座(4)周向内壁贴合,丝杠(2)一端穿设在电机座(3)中,另一端穿设在丝杠座(4)中,防尘隔套(21)位于丝杠座一端并被推动螺母(22)推动抵紧在前轴承(41)的内圈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丝杠的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丝杠座(4)内位于防尘隔套(21)外套设有防尘隔圈(42),防尘隔圈(42)的内侧壁与防尘隔套(21)的外侧壁贴合,外侧壁与丝杠座(4)的内侧壁贴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丝杠的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丝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卫连生石鑫葛建伟高长泉高兆春卫星
申请(专利权)人:海德曼上海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