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绞车卷筒端面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制造辐圈;b、将辐圈与筒壳、筋板、槽钢组焊成卷筒,将卷筒安装到主轴上,主轴通过轴承座安装到加工台上;c、通过传动机构带动卷筒绕主轴转动,用可移动加工设备对卷筒端面进行加工。本发明专利技术需要的投资少,工作效率高,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实施应用意义重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绞车加工方法,具体是涉及到一种。
技术介绍
绞车是工程、矿山常用的机械设备,为了保证绞车的运行可靠、安全,对绞车运行 时卷筒端面的跳动度有较严格的限制,如果卷筒端面跳动度过大,会引起绞车运行的失稳, 或会使绞车的刹车系统失灵。卷筒端面公知的加工方法有,先用分件组焊成辐圈,或用铸造的办法制造辐圈,然 后用加工设备(如车床)对辐圈的端面进行精加工,以使辐圈在安装到主轴上后,端面的跳 动度能满足工作要求。这种方法存在的缺陷是,当生产的大型绞车时,一是加工难度大。要 保证加工后的辐圈在安装到主轴后,端面跳动度满足要求,则尺寸越大加工精度要求越高, 工作效率明显下降;二是设备要求高。辐圈尺寸增大时,则需要大型加工设备(如车床)才 能满足加工需要,这样会使企业投资增加,产品生产成本上升,影响产品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投资少、效率高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包括以下步骤a、制造辐圈;b、将辐圈与筒壳、筋板、槽钢组焊成卷筒,将卷筒安装到主轴上,主轴通过轴承座 安装到加工台上;C、通过传动机构带动卷筒绕主轴转动,用可移动加工设备对卷筒端面进行加工。上述可移动加工设备是指加工设备安装在可移动的滑台上,滑台可纵向和横向移 动,并受导向机构和进给机构控制。加工设备安装到可纵向和横向移动的滑台,加工设备的 位置就可以大范围移动,实现利用小型加工设备对大尺寸卷筒端面进行精加工;运用导向 机构和进给机构控制滑台,可提高加工精度和改善操作的方便性。上述的传动机构包括无极钢丝绳,无极钢丝绳围绕在卷筒筒壳和动力轮上,拉紧 装置使无极钢丝绳张紧,动力轮通过无极钢丝绳带动卷筒转动。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与传统技术对比,有三个方面的突破一是加工步骤不同。传统技术方案中,辐圈是先经过精加工达到要求后,才与其它 部件组成卷筒并安装到主轴上;而本专利技术中是将未经精加工的辐圈先与其它部件组成卷筒 并安装到主轴上,然后再进行辐圈的精加工,即卷筒端面的加工。二是设备要求不同。传统技术方案中,在对辐圈精加工时,辐圈是一个单独的部 件,辐圈尺寸越大,要求加工设备(如车床)的规格越大,则生产所需的设备投资越大;本发 明中,在对辐圈进行精加工时,辐圈已安装到卷筒中,并在传动机构的驱动下,其自身已能 定位和旋转,加工设备无需对再对辐圈进行定位和旋转,则辐圈的尺寸与加工设备规格可 不再相关联,运用可移动的小型加工设备就可对大尺寸的辐圈进行精加工,即卷筒端面的加工,生产企业运用无需大型加工设备即可完成对大尺寸绞车卷筒端面的加工,需要的设 备投资少。三是工作效率不同。传统技术方案中,在对辐圈进行精加工时,对加工的质量和效 果很难准确预见,即对辐圈安装到卷筒后能否符合技术要求很难准确把握,因此,对辐圈质 量的把握主要依靠严格把握加工精度,辐圈尺寸越大,加工精度要求越高,加工难度越大, 加工效率越低。本专利技术中,在对辐圈进行精加工时,辐圈已安装到工作位置,处于准工作状 态,在对辐圈精加工时,加工效果实时可见,无需预见,因此对技术要求容易把握,加工难度 低,生产效率高。 因此,运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绞车卷筒端面加工,需要的投资少,且工作效率 高,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实施应用意义重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实施步骤c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一种,包括以下步骤a、制造辐圈1 ;b、将辐圈1与筒壳3、筋板2、槽钢4组焊成卷筒5,将卷筒5安装到主轴6上,主轴 6通过轴承座7固定;C、通过传动机构8带动卷筒5绕主轴6转动,用可移动加工设备9对卷筒5端面 进行加工。权利要求一种,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a、制造辐圈;b、将辐圈与筒壳、筋板、槽钢组焊成卷筒,将卷筒安装到主轴上,主轴通过轴承座安装到加工台上;c、通过传动机构带动卷筒绕主轴转动,用可移动加工设备对卷筒端面进行加工。2.实现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的可移动加工设备,其特征是加 工设备安装在可移动的滑台上,滑台可纵向和横向移动。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包括以下步骤a、制造辐圈;b、将辐圈与筒壳、筋板、槽钢组焊成卷筒,将卷筒安装到主轴上,主轴通过轴承座安装到加工台上;c、通过传动机构带动卷筒绕主轴转动,用可移动加工设备对卷筒端面进行加工。本专利技术需要的投资少,工作效率高,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实施应用意义重大。文档编号B23P15/00GK101817133SQ20091004273公开日2010年9月1日 申请日期2009年2月26日 优先权日2009年2月26日专利技术者尹毅雄, 梁庆前, 邓鹰 申请人:湖南金三星煤机制造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绞车卷筒端面加工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a、制造辐圈;b、将辐圈与筒壳、筋板、槽钢组焊成卷筒,将卷筒安装到主轴上,主轴通过轴承座安装到加工台上;c、通过传动机构带动卷筒绕主轴转动,用可移动加工设备对卷筒端面进行加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鹰,梁庆前,尹毅雄,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金三星煤机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