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氯苯甘氨酸生产用定量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060662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8: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对氯苯甘氨酸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对氯苯甘氨酸生产用定量上料装置,包括搅拌罐上设置有储液筒,储液筒下端与搅拌罐相连通;进料箱设置在搅拌罐一侧,其上设置有入料口,入料口上设置有可开合的密封盖;过滤框在振动机构的驱动下,可振动的横向设置在入料口下方的进料箱内;底板横向设置在过滤框下方的进料箱内,其上设置有卸料口;出料管设置在底板下方的进料箱内,出料管第一端贯穿进料箱后与搅拌罐相连通;转动盘在第一电机的驱动下,可转动的设置在底板下方,转动盘上盘面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上端开口的盛装槽,盛装槽下端为可开合的挡料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方便自动上料等优点。型具有方便自动上料等优点。型具有方便自动上料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对氯苯甘氨酸生产用定量上料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对氯苯甘氨酸生产
,具体为一种对氯苯甘氨酸生产用定量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对氯苯甘氨酸又称DL

对氯苯甘氨酸,其熔点为220

230℃,属于有毒物质,切勿吞食,对人体的眼睛、呼吸系统和皮肤都有刺激作用,使用对氯苯甘氨酸需要穿戴适当的防护服,工业上的主要用于合成药物。
[0003]为此,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对氯苯甘氨酸合成工艺(申请号:202011557369.4),包括将氯仿溶液与对氯苯甲醛在催化剂条件下混合,并在超声条件下至反应完成,将得到的混合液Ⅰ与氢氧化钠溶液中混合,并在搅拌下匀速滴加液氨,将得到的混合液Ⅱ与碳酸氢铵溶液混合,在室温下反应6~8小时后,将得到的混合液Ⅲ蒸发浓缩后,将浓缩液调节pH值至6.0,再经冷却过滤制得粗产品,最后将粗产品再经洗涤后烘干制得所述的对氯苯甘氨酸。
[0004]在上述专利文献中可知,在对对氯苯甘氨酸合成时,需对多种原料进行配比,例如氯苯甲醛、与碳酸氢铵的质量份数比为1:0.03;氯仿、氯苯甲醛和催化剂的质量份数比为1:0.3:0.01;氯苯甲醛与氢氧化钠的质量份数1:3.0。现有的一般需将原料称量好后进行加料,不方便进行自动定量上料。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对氯苯甘氨酸生产用定量上料装置,旨在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0006]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对氯苯甘氨酸生产用定量上料装置,包括:
[0007]搅拌罐,其上设置有储液筒,所述储液筒下端与所述搅拌罐相连通;
[0008]进料箱,设置在所述搅拌罐一侧,其上设置有入料口,所述入料口上设置有可开合的密封盖;
[0009]过滤框,在振动机构的驱动下,可振动的横向设置在所述入料口下方的进料箱内;
[0010]底板,横向设置在所述过滤框下方的进料箱内,其上设置有卸料口;
[0011]出料管,设置在所述底板下方的进料箱内,所述出料管第一端贯穿所述进料箱后与所述搅拌罐相连通;
[0012]转动盘,在第一电机的驱动下,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底板下方,所述转动盘上盘面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上端开口的盛装槽,所述盛装槽下端为可开合的挡料盖,
[0013]当所述盛装槽上端与所述卸料口重合时,挡料盖呈关闭状态,当所述盛装槽下端与所述出料管第二端上方时,挡料盖打开。
[0014]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定量上料装置还包括:
[0015]多个滑动轴,与多个所述挡料盖一一对应,所述滑动轴第一端与所述转动盘下表
面的固定块滑动连接并贯穿后与所述挡料盖外圆周表面相连接,所述滑动轴第二端设置滑轮,靠近所述滑动轴第二端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与所述固定块之间的滑动轴上设置有第三弹簧;
[0016]固定盘,固定设置在所述转动盘下方,并与所述转动盘同轴设置,所述滑轮与所述固定盘外圆周表面相接触,与所述出料管相对一侧的外圆周表面设置有凹陷,当滑轮滑动至固定盘的凹陷处后,挡料盖脱离盛装槽。
[0017]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振动机构包括:
[0018]安装板,水平设置在所述过滤框下方的进料箱内;
[0019]第一滑块,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第一滑块上方设置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自由端与所述过滤框下表面相连接;和
[0020]驱动组件,与第一滑块相连接,用于带动第一滑块水平滑动。
[0021]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
[0022]第二电机,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其动力输出端上设置有轮盘;
[0023]导向轴,水平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方,其第一端与所述安装板一侧的侧板相连接,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滑块滑动连接并贯穿;
[0024]第三连杆,其第一端与所述轮盘上偏心设置的第一导向柱转轴连接,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滑块一侧的固定轴转轴连接。
[0025]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振动机构还包括:
[0026]摆动杆,中部可转动设置在与所述第三连杆平行的支板上,其第一端设置的扇形齿轮与所述第二电机上的第二不完全齿轮相适配;
[0027]升降杆,可上下滑动的设置在所述支板上,所述升降杆上端设置有滚轮,所述滚轮与所述过滤框下表面滚动连接,靠近所述升降杆下端设置有第二导向柱,所述第二导向柱与所述摆动杆上的第一长槽孔滑动连接,所述升降杆下端设置的第一弹簧与所述安装板上表面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杆上端的第三导向柱与所述过滤框下表面设置的第二长槽孔滑动连接。
[0028]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侧板与所述第一滑块之间的导向轴上设置有第二弹簧。
[0029]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储液筒、盛装槽上均设置有刻度,所述储液筒为透明材质。
[0030]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底板为锥型,所述卸料口设置在所述底板中部。
[0031]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定量上料装置还包括上料筒,设置在所述搅拌罐与所述进料箱之间,其内设置有可转动地绞龙,所述上料筒上端的出料管与所述搅拌罐相连通,所述上料筒下端的入料口与所述出料管第一端相连通。
[0032]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003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对氯苯甘氨酸生产用定量上料装置,将原料自进料箱的入料口处放入到过滤框上,振动机构带动过滤框进行振动,可将原料中的杂质过滤出,过滤后的原料经底板上的卸料口后,落入转动盘上的盛装槽内,随后转动盘转动,在盛装槽脱离卸料口后转动盘盘面会将卸料口封堵,避免多余的原料漏出,转动盘上的盛装槽转动至出料
管上方后,挡料盖同步打开,盛装槽内的原料落至出料管内,与现有技术相比,可有效方便自动定量上料,推广价值极高。
附图说明
[003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5]图1为本技术所述定量上料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6]图2为本技术所述定量上料装置的转动盘俯视图;
[0037]图3为本技术所述定量上料装置的转动盘仰视图;
[0038]图4为本技术所述定量上料装置的振动机构示意图;
[0039]附图标记说明:
[0040]10

搅拌罐,11

储液筒,111

刻度,12

上料筒,121

绞龙,13

进料箱,131

密封盖,14

过滤框,141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氯苯甘氨酸生产用定量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搅拌罐,其上设置有储液筒,所述储液筒下端与所述搅拌罐相连通;进料箱,设置在所述搅拌罐一侧,其上设置有入料口,所述入料口上设置有可开合的密封盖;过滤框,在振动机构的驱动下,可振动的横向设置在所述入料口下方的进料箱内;底板,横向设置在所述过滤框下方的进料箱内,其上设置有卸料口;出料管,设置在所述底板下方的进料箱内,所述出料管第一端贯穿所述进料箱后与所述搅拌罐相连通;转动盘,在第一电机的驱动下,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底板下方,所述转动盘上盘面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上端开口的盛装槽,所述盛装槽下端为可开合的挡料盖,当所述盛装槽上端与所述卸料口重合时,挡料盖呈关闭状态,当所述盛装槽下端与所述出料管第二端上方时,挡料盖打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氯苯甘氨酸生产用定量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量上料装置还包括:多个滑动轴,与多个所述挡料盖一一对应,所述滑动轴第一端与所述转动盘下表面的固定块滑动连接并贯穿后与所述挡料盖外圆周表面相连接,所述滑动轴第二端设置滑轮,靠近所述滑动轴第二端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与所述固定块之间的滑动轴上设置有第三弹簧;固定盘,固定设置在所述转动盘下方,并与所述转动盘同轴设置,所述滑轮与所述固定盘外圆周表面相接触,与所述出料管相对一侧的外圆周表面设置有凹陷,当滑轮滑动至固定盘的凹陷处后,挡料盖脱离盛装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氯苯甘氨酸生产用定量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机构包括:安装板,水平设置在所述过滤框下方的进料箱内;第一滑块,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第一滑块上方设置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自由端与所述过滤框下表面相连接;和驱动组件,与第一滑块相连接,用于带动第一滑块水平滑动。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强杨江涛苏彦斌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泽硕药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