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孔径光路折叠成像系统的杂散光抑制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学系统杂散光分析
,具体涉及一种环孔径光路折叠成像系统的杂散光抑制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杂散光是指非成像光线以某种角度入射光学系统,经过表面的透射或反射最终到达探测器接收表面形成的光线辐射。对于成像系统的光学设计,杂散光分析是无法省略的必要环节,这个环节甚至对整个光学系统设计有着决定性所用,决定了该光学系统能否在实际使用时满足我们的成像要求。环孔径光路折叠成像系统属于超薄成像系统,对于这个系统来说其结构紧凑且探测器位置距离光线入口处较近,外部杂散光对此系统的影响很大,因此杂散光抑制技术是决定其光学系统性能指标的重要因素,也是环孔径光路折叠成像系统优化设计的主要方向。
[0003]杂散光抑制方法可以分为三类,一是遮挡光线,通过在光学系统的非成像区域增加遮光罩、挡光环、冷屏等结构限制光线路径;二是设计优化,光学设计中更改光学参数,优化不合理的镜片形状,避免鬼像的产生。三是表面处理,对光学以及机械结构表面进行镀膜、喷漆、更改光学表面的粗糙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孔径光路折叠成像系统的杂散光抑制结构,其特征是,该结构包括一级遮光罩(1)、二级遮光罩(2)、低反射涂层(3)、环孔径光路折叠成像系统(4)和探测器(5),所述一级遮光罩(1)、二级遮光罩(2)、环孔径光路折叠成像系统(4)和探测器(5)同轴设置;所述环孔径光路折叠成像系统(4)包括环带形折射镜面(4
‑
1)、环带形一次反射面(4
‑
2)、环带形二次反射面(4
‑
3)、环带形三次反射面(4
‑
4)、圆形四次反射面(4
‑
5)和圆形折射镜面(4
‑
6);所述低反射涂层(3)设置在环带形一次反射面(4
‑
2)和环带形三次反射面(4
‑
4)、环带形二次反射面(4
‑
3)和环带形四次反射面(4
‑
5)、环带形三次反射面(4
‑
4)和圆形折射镜面(4
‑
6)之间的非成像区域;光线经过一级遮光罩(1)、二级遮光罩(2)消除杂光,然后光线入射环带形折射镜面(4
‑
1)经该面折射,在环带形一次反射面(4
‑
2)处第一次反射,在环带形二次反射面(4
‑
3)处第二次反射,在环带形三次反射面(4
‑
4)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朴明旭,张承然,董科研,张博,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