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紧凑型大视场小F#双波段光学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光学成像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紧凑型大视场小F#双波段光学系统。主要用于大视场高分辨率对地成像,也可用于城市安全监控、国土普查、防灾减灾等领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光学技术发展,光学遥感领域的重要性不断增加,同时对用于遥感的光学系统提出了更高性能的要求。为适应新的性能要求,遥感光学系统逐步向长焦距、大口径、宽谱段、大视场、结构紧凑等方向发展,而全反射系统在实现上述指标上具有独特的优势。传统的RC系统具有长焦距、大口径、结构紧凑、易装调等优势,由于采用了透射补偿镜,系统的工作波段较窄,且系统成像视场很难做大;离轴三反射光学系统能够实现长焦距、大口径、宽谱段、大视场等功能,单系统本身的装调较为复杂,总体尺寸也比较大。同时为了扩大视场和校正像差,在离轴三反射的基础上也发展出了离轴四反射结构,单进一步加剧了系统总体尺寸与装调的复杂度。
[0003]中国专利CN 109459844 A公开了一种紧凑型大视场互嵌式折反射光学系统,系统采用了复杂化的格里高利系统,次镜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紧凑型大视场小F#双波段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光阑、沿光线传播方向依次设置的主镜、次镜、三镜,以及设置在三镜反射光路中的补偿透镜组;所述补偿透镜组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其中第一透镜的前表面镀分光膜,实现可见光与长波红外波段的分光;定义光线先到达的表面为前表面,光线后到达的表面为后表面;其中主镜、次镜、三镜以及第一透镜构成可见光波段光学系统;其中主镜、次镜、三镜、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构成长波红外光波段光学系统;可见光波段光线依次经主镜、次镜、三镜、第一透镜前表面反射到达可见光焦平面;长波红外波段光线依次经主镜、次镜、三镜反射后透过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到达红外焦平面;光阑位于次镜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凑型大视场小F#双波段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主镜、次镜和三镜的反射面均为最高次数为四次的偶次非球面;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的一个表面均为高次非球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紧凑型大视场小F#双波段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定义光线首先到达的表面为各个透镜的前表面,光线后到达的表面为各个透镜的后表面;所述主镜的曲率半径为
‑
243.5mm,所述次镜的曲率半径为
‑
140.5mm,所述三镜的曲率半径为
‑
59.8mm,所述第一透镜的前表面曲率半径为
‑
46.5mm,后表面曲率半径为
‑
271.5mm;所述第二透镜的前表面曲率半径为
‑
270.2mm,后表面的曲率半径为
‑
358.8mm,所述第三透镜的前表面曲率半径为
‑
224.0mm,后表面的曲率半径为
‑
技术研发人员:沈阳,薛要克,王虎,刘杰,林上民,刘美莹,潘越,周藏龙,解永杰,刘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