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视场小F#高精度星敏感器光学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大视场小F#高精度星敏感器光学系统,为一种适合用航天空间环境高低轨道长期应用的、工程化的、高精度的星敏感器光学成像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光学敏感器光学系统利用对星空成像,利用恒星的间距和方位信息不变性作为参考系进行飞行器姿态导航定位的惯性姿态敏感器。由于具有测量精度高、长时间使用无漂移的优点,研制成功以来获得了极大的发展。
[0003]近年来,随着光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星敏感器光学系统也向成像质量、体积、视场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实现星敏感器光学系统对大视场、长焦距、小F#光学系统的需求,本技术提出一种采用非球面孟金镜的折反射星敏感器光学系统,该系统兼顾了光学系统的成像质量与体积的轻小型化。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大视场小F#高精度星敏感器光学系统,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光阑以及从物方到像方沿光路依次设置的主镜、次镜、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
[0007]上述光阑位于次镜上;
[0008]上述主镜为孟金镜;
[0009]物方成像光束依次经过主镜、次镜、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最终成像在探测器上。
[0010]进一步地,定义光线首先到达的表面为各个透镜的前表面,光线后到达的表面为各个透镜的后表面;
[0011]主镜前表面的曲率半径R1为
‑
f
’
<R1&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大视场小F#高精度星敏感器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光阑以及从物方到像方沿光路依次设置的主镜、次镜、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所述光阑位于次镜上;所述主镜为孟金镜结构;物方成像光束依次经过主镜、次镜、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最终成像在探测器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视场小F#高精度星敏感器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定义光线首先到达的表面为各个透镜的前表面,光线后到达的表面为各个透镜的后表面;主镜前表面的曲率半径R1为
‑
f
’
<R1<
‑
0.5f
’
,主镜后表面的曲率半径R2为
‑
f
’
<R2<
‑
0.5f
’
;次镜前表面的曲率半径为
‑
0.5f
’
<R3<0;所述第一透镜前表面的曲率半径R4为
‑
0.2f
’
<R4<0,第一透镜后表面的曲率半径R5为
‑
0.5f
’
<R5<0;所述第二透镜前表面的曲率半径R6为
‑
0.2f
’
<R6<0,第二透镜后表面的曲率半径R7为
‑
0.5f
’
<R7<0;所述第三透镜前表面的曲率半径R8为
‑
技术研发人员:沈阳,薛要克,王虎,刘杰,刘美莹,林上民,潘越,周藏龙,解永杰,刘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