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三峡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大型乔木移植抚育期壤中管道式灌溉系统及布设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05799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1: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大型乔木移植抚育期壤中管道式灌溉系统及布设方法,灌溉系统包裹大型乔木根际区由若干层水平向环管和若干根竖向直管贯通连接而成,布设工艺有测量挖穴、选管开孔、底层管道铺设、乔木定植、中上层管道铺设、回填加固、注水灌溉等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在充分考虑回填土渗透系数的前提下,以壤中立体网格式灌溉系统对定植穴实施水平向与竖向的全方位补水灌溉,可减少灌溉水的自然蒸发,可避免定植穴表层土壤的盐碱化与板结开裂,可诱导植物根系趋向深层土壤繁育,且兼顾根际区的透气性,从而提升灌溉水利用系数与大型乔木移植成活率。活率。活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型乔木移植抚育期壤中管道式灌溉系统及布设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乔木保育
,具体涉及一种大型乔木移植抚育期壤中管道式灌溉系统及布设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当前,大型乔木均采用挖穴定植、筑塘灌溉的方式移植抚育。筑塘灌溉为地面开放式灌溉,尚存在诸多弊端:其一,灌溉水直接裸露在空气中,易蒸发损失,且当穴内回填土渗透性弱时难以抵达乔木的中下部根际区,水分利用系数极低;其二,由于向水性的原因,筑塘灌溉使得根系趋向地面表层生长,导致大型乔木移植后的耐旱性与抗风稳定性欠佳;其三,地表水分蒸发带动土壤中盐分析出,引起定植穴表层土壤盐碱化与板结开裂,严重威胁大型乔木移植后的生长繁育。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大型乔木移植抚育期壤中管道式灌溉系统及布设方法,此系统及方法在充分考虑回填土渗透系数的前提下,以壤中立体网格式灌溉系统对定植穴实施水平向与竖向的全方位补水灌溉,可减少灌溉水的自然蒸发,可避免定植穴表层土壤的盐碱化与板结开裂,可诱导植物根系趋向深层土壤繁育,且兼顾根际区的透气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型乔木移植抚育期壤中管道式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溉系统由若干层水平向环管(1)和若干根竖向直管(2)通过接头连接而成;所述水平向环管(1)采用多根单节弧形管由三通接头(5)或者四通接头(6)组装连接而成;所述水平向环管(1)的内弧形侧以及竖向直管(2)上分别加工有用于出水的侧边孔口(10);相邻层的水平向环管(1)之间在三通接头(5)或者四通接头(6)所在位置通过竖向直管(2)支撑连通,并构成立体网格式的灌溉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乔木移植抚育期壤中管道式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层的水平向环管(1)的直径从下往上依次减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乔木移植抚育期壤中管道式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网格式的灌溉结构具体尺寸根据根际区(3)的具体尺寸确定,使其能够覆盖整个根际区(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乔木移植抚育期壤中管道式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位于最顶层的竖向直管(2)的管口同时作为灌溉用的灌溉水加注口(9)。5.权利要求1

4任意一项所述一种大型乔木移植抚育期壤中管道式灌溉系统的布设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测量挖穴:测量拟移植大型乔木的根际区(3)的大小及范围,测定拟回填土的渗透系数,开挖定植穴(4),定植穴(4)开挖直径为拟移植大型乔木的根际区(3)直径的1.2~1.5倍,深度为根际区(3)高度的1.1~1.2倍;S2,选管开孔:选用柔性PE管及塑性PVC管,并在管道壁一侧开孔,孔径2mm~5mm、孔距50mm~80mm;S3,底层管道铺设:在定植穴(4)内安放底层水平向环管(1)和竖向直管(2),底层水平向环管位于定植穴(4)底部以下20mm~50mm深度处,其为带孔柔性PE管、管径20mm~30mm,且开孔一侧朝向大型乔木的根际区(3);竖向直管(2)沿定植穴(4)周边等间距布置多根,其为带孔塑性PVC管,管径40mm~50mm,且开孔一侧朝向大型乔木的根际区(3),底层水平向环管和竖向直管间由三通接头(5)贯通连接;S4,乔木定植:回填底层土,并将拟移植大型乔木的根际区(3)放置于定植穴(4)中;S5,中上层管道铺设:在定植穴(4)内继续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明涛鲁卫民胡旭东刘黎明许文年申剑
申请(专利权)人:三峡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