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炉下料装置和下料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05356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1: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炉下料装置和下料方法,属于高炉下料系统术领域,高炉下料装置包括料罐、下料漏斗和导料套,料罐设有两个,每个料罐的底部均设有用于下料的下料口;下料漏斗设有下料腔以及与下料腔连通的进料口和出料口;导料套的下端伸出于出料口,导流套的上端伸入于下料腔内,导流套的上端的外周与下料腔的侧壁合围成用于储料的容纳腔;下料腔的侧壁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炉下料装置和下料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高炉下料系统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炉下料装置和下料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高炉布料装置包括两个料罐、布料漏斗、布料管和布料溜槽,料罐、布料漏斗、布料管和布料溜槽依次连通,布料管内的物料依次通过布料漏斗、布料管进入至布料溜槽中,然后在高炉炉顶布料,其中,高炉原料例如焦炭、矿石和烧结矿等落入布料管的位置会影响到布料溜槽的布料精度。
[0003]现有技术中,每个料罐的底部设有流量调节阀,用于调节进入布料漏斗的高炉原料流量,两个料罐交替进行下料,这种并罐的设置导致布料精度差,影响高炉的顺稳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炉下料装置和下料方法,该高炉下料装置的下料漏斗的侧壁与导料套的上端的外周合围成了用于容纳高炉原料的料垫,该料垫可以对下落的高炉原料缓冲吸能,降低高炉原料的速率,从而保证高炉物料达到倒料溜槽时速率较低,并且在重力作用下,可沿竖直方向的下料管下落,不会走S形曲线,可以保证将高炉原料下至布料溜槽的中心位置,从而保证布料溜槽的布料精度。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炉下料装置,包括:
[0007]两个相对设置的料罐,底部均设有下料口;
[0008]下料漏斗,设有圆台形的下料腔以及与所述下料腔连通的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进料口与两个所述下料口均连通,所述下料腔垂直于轴向的截面面积沿着从上到下依次减小,所述下料口位于所述下料腔的侧壁上方;
[0009]导料套,所述导料套的下端位于所述下料腔外,所述导流套的上端穿设于所述出料口伸入于所述下料腔内,所述导流套的上端的外周与所述下料腔的侧壁合围成用于储料的容纳腔;
[0010]所述下料腔的侧壁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

40
°
,两个所述料罐的下料口在竖直方向的投影位于所述出料口的两侧。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下料腔的侧壁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3

36
°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料套的上端伸出于所述出料口200

300mm。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料套的上端伸出于所述出料口250

280mm。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高炉下料装置包括位于所述下料口的密封阀,所述导料套的上端与所述密封阀之间的垂直距离为400

500mm。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高炉下料装置包括位于所述下料口的流量调节阀,所述流量调节阀位于所述密封阀的来料方向,所述流量调节阀至所述导料套的上端的垂直距离为1700

1800mm。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高炉下料装置还包括下料管,所述下料管的上端与所述导料套连通,所述导料套的内径与所述下料管的内径比值为0.7

0.85。
[00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料套的内径与所述下料管的内径比值为0.75

0.8。
[0018]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利用前述的高炉下料装置的下料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9]步骤1:打开一个料罐的下料口,关闭另一个料罐的下料口,使得一个料罐内的高炉原料下料至容纳腔内,形成第一料垫;
[0020]步骤2:一个料罐内的高炉原料下料至第一料垫后滑入至导料套内下料,直至一个料罐下料结束;
[0021]步骤3:关闭一个料罐的下料口,打开另一个料罐的下料口,使得另一个料罐内的高炉原料下料至容纳腔内,形成第二料垫;
[0022]步骤4:另一个料罐内的原料下料至第二料垫后滑入导料套内下料,直至另一个料罐下料结束;
[0023]步骤5,重复步骤2和步骤4,直至布料结束;在步骤2和步骤4中,下料流量为1

1.1t/s。
[002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高炉原料包括矿石、焦炭和烧结矿,所述矿石的粒径为10

60mm,所述烧结矿的粒径为16

40mm,所述焦炭的粒径为25

40mm。
[002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0026]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高炉下料装置包括料罐、下料漏斗和导料套,料罐设有两个,两个料罐相对设置,具体地,两个料罐沿水平方向相对设置,每个料罐的底部均设有用于下料的下料口;下料漏斗设有圆台形的下料腔以及与下料腔连通的进料口和出料口,进料口与两个下料口均连通,下料腔垂直于轴向的截面面积沿着从上到下依次减小,下料口位于下料腔的侧壁上方;导料套的下端位于下料腔外,导流套的上端穿设于出料口伸入于下料腔内,导流套的上端的外周与下料腔的侧壁合围成用于储料的容纳腔;下料腔的侧壁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

40
°
,两个料罐的下料口在竖直方向的投影位于出料口的两侧。料罐设有两个,这样可以交替使用,下料漏斗的设置可以将两个料罐的下料口处排出的高炉原料汇集至下料漏斗的出料口,然后再通过下料管以及布料溜槽送至高炉,但是由于两个料罐相对设置,也就是下料装置设置有并罐,使得两个料罐内的高炉原料掉落至下料漏斗的侧壁上,由于导料套的上端伸入至下料腔内,导流套的上端的外周与下料腔的侧壁合围成用于储料的容纳腔,掉落至下料漏斗内的高炉原料会在该容纳腔内堆积,从而形成尺寸稳定的动态变化的料垫,由于料垫实质为高炉原料,因此在高炉原料从料罐下落至料垫时,该料垫可以吸收下落的高炉原料的动能,降低高炉原料的运动速率,使得高炉原料可以从料垫上滑落至导料套的上端,并沿着竖直向下的方向运动,由于料垫的缓冲降低了高炉原料的速率,因此不会出现由于速率较大撞击下料管侧壁所形成的S形运动轨迹,从而保证高炉原料进入至布料溜槽的中心位置,保证高炉布料的精度。另外,形成的料垫还可以保护下料漏斗的侧壁,避免侧壁被高炉原料冲击所产生的磨损,提高了下料漏斗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27]图1示出了实施例一的下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2示出了实施例二的下料方法的结构示意图。
[0029]附图标记说明:
[0030]10

料罐;20

流量调节阀;30

密封阀;40

下料漏斗,41

下料腔;50

导料套;60

料垫;70

下料管;80

高炉原料。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了使本申请所属
中的技术人员更清楚地理解本申请,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技术方案作详细描述。
[0032]现有技术中,高炉下料装置设有两个料罐,两个料罐沿着水平方向相对设置,也就是并罐,每个料罐底部的下料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炉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料罐,底部均设有下料口;下料漏斗,设有圆台形的下料腔以及与所述下料腔连通的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进料口与两个所述下料口均连通,所述下料腔垂直于轴向的截面面积沿着从上到下依次减小,所述下料口位于所述下料腔的侧壁上方;导料套,所述导料套的下端位于所述下料腔外,所述导流套的上端穿设于所述出料口伸入于所述下料腔内,所述导流套的上端的外周与所述下料腔的侧壁合围成用于储料的容纳腔;所述下料腔的侧壁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

40
°
,两个所述料罐的下料口在竖直方向的投影位于所述出料口的两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炉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腔的侧壁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3

36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炉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料套的上端伸出于所述出料口200

300m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炉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料套的上端伸出于所述出料口250

280mm。5.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高炉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炉下料装置包括位于所述下料口的密封阀,所述导料套的上端与所述密封阀之间的垂直距离为400

500mm。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炉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炉下料装置包括位于所述下料口的流量调节阀,所述流量调节阀位于所述密封阀的来料方向,所述流量调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振月王仲民龚卫民冯伟薛理政何润平李垚翾赵凯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