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绝缘油标准油样制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05199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1: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变压器检测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绝缘油标准油样制备装置,包括缸体,缸体的顶部贯穿设置有进油管、进气管及出油管,进油管及进气管的一端内部均设置有防回流组件,缸体的内顶端固定有气囊,气囊的两侧设置有挤压板,挤压板的一侧设置有若干挤压组件;缸体的底端固定设置有安装壳体,安装壳体内部设置有顶升组件,顶升组件的顶端连接有升降杆,升降杆的顶端穿过支撑板并连接有与气囊底端相抵接的挤压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分别通过进油管及进气管实现进油与进气,进气管外侧开设的微型气孔可以保证气体的缓慢排入,同时气囊本身及多组挤压组件可对油和气进行加压,不仅有利于油气的混合,而且便于混合后油气的排出。而且便于混合后油气的排出。而且便于混合后油气的排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绝缘油标准油样制备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变压器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绝缘油标准油样制备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力系统中的变压器,广泛采用的油浸式变压器,油浸式变压器中的变压器油,可以起到散热、绝缘以及灭弧的功能。变压器在工作中会使其中的油缓慢变质,长期使用后,当变压器油内杂质增多,或者产生化学反应时会对供电设备造成腐蚀,影响变压器性能,因此需要对油的质量进行检测。
[0003]变压器油通常使用气相色谱仪进行检测,气相色谱仪需要通过标准油样进行校正。标准油样需要在油内混合标准气体制成,传统的标准油样配制方法是在定量针筒加入定量的气体和油,振荡使油气混合,但是由于所用气体不易溶于油内,单纯的通过震荡使气体溶解的方式效率较低,且气体溶解不充分,从而导致检测结果误差较大。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中提出一种绝缘油标准油样制备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绝缘油标准油样制备装置,具有油气混合充分并降低检测误差的特点。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绝缘油标准油样制备装置,包括缸体,所述缸体的顶部贯穿设置有进油管、进气管及出油管,所述进油管及所述进气管的一端内部均设置有防回流组件,所述缸体的内顶端固定设置有固定胶塞,所述固定胶塞的外侧密封套设有气囊,所述气囊的两侧设置有挤压板,所述挤压板的一侧与所述缸体的内壁之间连接有若干挤压组件;所述缸体的底端固定设置有安装壳体,所述安装壳体的顶端固定设置有支撑板,所述安装壳体内部设置有顶升组件,所述顶升组件的顶端连接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的顶端穿过所述支撑板并连接有与所述气囊底端相抵接的挤压块。
[0007]作为本技术一种绝缘油标准油样制备装置优选的,所述进油管及所述出油管的一端均延伸至所述气囊的内顶部,且所述出油管的另一端设置有控制阀。
[0008]作为本技术一种绝缘油标准油样制备装置优选的,所述进气管的底端穿过所述固定胶塞并延伸至所述气囊的内底部,且所述进气管的外侧从上至下均匀开设有若干进气孔。
[0009]作为本技术一种绝缘油标准油样制备装置优选的,所述防回流组件包括与所述进油管及所述进气管内壁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环及第二固定环,所述第一固定环的一侧抵接有密封球,所述密封球与所述第二固定环之间连接有第一压缩弹簧,所述第一固定环及所述第二固定环的中部均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径小于所述密封球的直径。
[0010]作为本技术一种绝缘油标准油样制备装置优选的,所述挤压组件包括与所述缸体内壁固定连接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外侧滑动套设有与所述挤压板一侧固定连接的套筒,所述固定杆及所述套筒的外侧套设有第二压缩弹簧。
[0011]作为本技术一种绝缘油标准油样制备装置优选的,所述顶升组件包括与所述安装壳体底端竖直固定连接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有转盘,所述转盘的上方设置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的两侧竖直贯穿有与所述安装壳体相固定的导向杆,所述升降板的顶端固定有所述升降杆,且所述升降板与所述转盘之间连接有摆杆。
[0012]作为本技术一种绝缘油标准油样制备装置优选的,所述摆杆的两端均通过压块与所述升降板及所述转盘之间转动连接,且所述摆杆的连接点远离所述转盘的转动中心。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分别通过进油管及进气管实现进油与进气,进气管外侧开设的微型气孔可以保证气体的缓慢排入,同时气囊本身及多组挤压组件可对油和气进行加压,不仅有利于油气的混合,而且便于混合后油气的排出,另外通过顶升组件的作用,可对气囊的底部进行挤压,从而使气囊内部的油进行晃动,进而保证混合的更加充分。
附图说明
[0014]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5]图1为本技术的剖视图;
[0016]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7]图3为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8]图4为本技术中顶升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图1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0]图中:1、缸体;2、进油管;3、进气管;4、出油管;5、防回流组件;501、第一固定环;502、第二固定环;503、密封球;504、第一压缩弹簧;6、固定胶塞;7、气囊;8、挤压板;9、挤压组件;901、固定杆;902、套筒;903、第二压缩弹簧;10、安装壳体;11、支撑板;12、顶升组件;1201、驱动电机;1202、转盘;1203、升降板;1204、导向杆;1205、摆杆;1206、压块;13、升降杆;14、挤压块;15、控制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实施例1
[0023]如图1所示;
[0024]图1为本技术的剖视图。
[0025]一种绝缘油标准油样制备装置,包括缸体1,缸体1的顶部贯穿设置有进油管2、进气管3及出油管4,进油管2及进气管3的一端内部均设置有防回流组件5,缸体1的内顶端固定设置有固定胶塞6,固定胶塞6的外侧密封套设有气囊7,气囊7的两侧设置有挤压板8,挤压板8的一侧与缸体1的内壁之间连接有若干挤压组件9;缸体1的底端固定设置有安装壳体
10,安装壳体10的顶端固定设置有支撑板11,安装壳体10内部设置有顶升组件12,顶升组件12的顶端连接有升降杆13,升降杆13的顶端穿过支撑板11并连接有与气囊7底端相抵接的挤压块14。
[0026]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气囊7为弹性材质,挤压板8与缸体1的两侧内壁紧贴,在非工作状态下气囊7被充分挤压,并保证气囊7没有多余空气。
[0027]本实施方案中:通过进油管2及进气管3实现进油与进气,进气管3外侧开设的气孔可以保证气体的缓慢排入,同时气囊7本身及多组挤压组件9可对油和气进行加压,不仅有利于油气的混合,而且便于混合后油气的排出。
[0028]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进油管2及出油管4的一端均延伸至气囊7的内顶部,且出油管4的另一端设置有控制阀15。
[0029]本实施例中:打开控制阀15即可实现混合后标准油的自动排放。
[0030]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进气管3的底端穿过固定胶塞6并延伸至气囊7的内底部,且进气管3的外侧从上至下均匀开设有若干进气孔。
[0031]本实施例中:进气管3外侧的进气孔为微型气孔,这样可以保证气体的缓慢进入。
[0032]如图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绝缘油标准油样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缸体(1),所述缸体(1)的顶部贯穿设置有进油管(2)、进气管(3)及出油管(4),所述进油管(2)及所述进气管(3)的一端内部均设置有防回流组件(5),所述缸体(1)的内顶端固定设置有固定胶塞(6),所述固定胶塞(6)的外侧密封套设有气囊(7),所述气囊(7)的两侧设置有挤压板(8),所述挤压板(8)的一侧与所述缸体(1)的内壁之间连接有若干挤压组件(9);所述缸体(1)的底端固定设置有安装壳体(10),所述安装壳体(10)的顶端固定设置有支撑板(11),所述安装壳体(10)内部设置有顶升组件(12),所述顶升组件(12)的顶端连接有升降杆(13),所述升降杆(13)的顶端穿过所述支撑板(11)并连接有与所述气囊(7)底端相抵接的挤压块(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油标准油样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管(2)及所述出油管(4)的一端均延伸至所述气囊(7)的内顶部,且所述出油管(4)的另一端设置有控制阀(1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绝缘油标准油样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3)的底端穿过所述固定胶塞(6)并延伸至所述气囊(7)的内底部,且所述进气管(3)的外侧从上至下均匀开设有若干进气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绝缘油标准油样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回流组件(5)包括与所述进油管(2)及所述进气管(3)内壁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环(501)及第二固定环(50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超李贤斌郑德明欧伯成张川聂新民
申请(专利权)人:迈射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