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汽车用四档自动变速桥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4904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1: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用四挡自动变速桥,包括驱动电机、变速器、差速器。变速器由输入轴、二轴、贯通轴、中间轴、六套啮合齿轮副和两套换挡执行机构组成。换挡执行机构由两个结合齿和一个结合套组成。驱动电机将动力传递给变速器,经换挡执行机构的相互组合动作,实现变速器的多级减速并输入动力给差速器分流输出动力。具有速比范围宽,兼顾经济型和高可靠性,结构紧凑节省空间的优点。结构紧凑节省空间的优点。结构紧凑节省空间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汽车用四档自动变速桥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动汽车传动
,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用四挡自动变速桥。

技术介绍

[0002]作为新能源动力系统解决方案,有三种新型电动桥:轮毂电机、轮边电机、中置电机驱动桥。上述的电驱桥一般采用直驱减速。单档变速需要兼顾高低速性能,对电机的性能需求高,在低速行驶过程,电机的工作效率仅有60%

70%。为了提升整车动力性和经济行,多档变速系统是电驱桥的发展趋势,同时,多档变速系统的速比范围大,降低了驱动电机的性能要求。
[0003]目前市场上采用两套集成电机和减速器,布置在驱动桥两侧,提升可靠性的同时极大增加了整桥成本和产品重量。同时,采用双电机变速电驱桥的方案,由于本身结构问题,电机运行主动调节性差,电机运行效率较低,整车电耗很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汽车用四挡自动变速桥,具有速比范围宽,兼顾经济型和高可靠性,结构紧凑节省空间的的特点。
[0005]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动汽车用四挡自动变速桥,包括驱动电机、变速器和差速器,驱动电机连接变速器,变速器连接差速器;驱动电机通过输入轴与第一齿轮副的主动轮连接,第二齿轮副的主动轮和第一齿轮副的被动轮同轴布置在二轴上,输入轴和二轴平行布置;
[0006]第二齿轮副的被动轮和第三齿轮副的被动轮采用轴承支撑,同轴空套在贯通轴一端;二轴和贯通轴平行布置;
[0007]第一结合套布置在贯通轴上,且位于第二齿轮副的被动轮和第三齿轮副的被动轮中间,结合齿A与第二齿轮副的被动轮连接,布置在第一结合套的一侧,结合齿B与第三齿轮副的被动轮连接,布置在第一结合套的另一侧;
[0008]贯通轴另一端依次布置有第六齿轮副的主动轮、第五齿轮副的被动轮以及结合齿D;所述第五齿轮副的被动轮采用轴承支撑且空套在贯通轴上,第二结合套布置在贯通轴上,且位于第五齿轮副的被动轮与结合齿D之间;结合齿C与第五齿轮副的被动轮连接,位于靠近第二结合套的一侧;
[0009]第五齿轮副的主动轮与第四齿轮副的被动轮同轴布置在中间轴上,中间轴和贯通轴平行布置;第四齿轮副的主动轮布置在贯通轴上;第六齿轮副的被动轮布置在差速器的输出轴上。
[0010]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电机和第一齿轮副的主动轮同轴设置。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齿轮副、第二齿轮副、第三齿轮副、第四齿轮副、第五齿轮副和第六齿轮副均为外啮合齿轮副,且齿轮均为斜齿圆柱齿轮。
[0012]一种电动汽车用四挡自动变速桥的驱动方式,使第一结合套与结合齿A结合,第二
结合套与结合齿C结合;输入动力经第一齿轮副、第二齿轮副、第四齿轮副、第五齿轮副和第六齿轮副将动力传递至差速器,经差速器输出动力。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使第一结合套与结合齿A结合,第二结合套与结合齿D结合;输入动力经第一齿轮副、第二齿轮副和第六齿轮副将动力传递至差速器,经差速器输出动力。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使第一结合套与结合齿B结合,第二结合套与结合齿D结合;输入动力经第一齿轮副、第三齿轮副和第六齿轮副将动力传递至差速器,经差速器输出动力。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使第一结合套与结合齿B结合,第二结合套与结合齿D结合;输入动力经第一齿轮副、第三齿轮副、第四齿轮副、第五齿轮副和第六齿轮副将动力传递至差速器,经差速器输出动力。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1.本装置采用电机与电驱动桥轴系平行布置,传动路线短、轴向尺寸小、结构紧凑、重量轻;
[0018]2.本装置采用优化布置的多级变速器,有效平衡了结构设计需求和轴承寿命最大化需求,动力性能连续可靠;
[0019]3.本装置具有速比范围宽的优点,有效缩短传动系统轴向宽度,提高了整车布置适应性。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专利技术电动汽车用四挡自动变速桥各部件连接示意图;
[0021]图2是本专利技术动力传输路线图一;
[0022]图3是本专利技术动力传输路线图二;
[0023]图4是本专利技术动力传输路线图三;
[0024]图5是本专利技术动力传输路线图四。
[0025]图中,1.驱动电机,2.输入轴,3.第一齿轮副,4.二轴,5.第二齿轮副,6.贯通轴,7.结合齿A,8.第一结合套,9.结合齿B,10.第四齿轮副,11.中间轴,12.差速器,13.第六齿轮副,14.第五齿轮副,15.结合齿C,16.第二结合套,17.结合齿D,18.第三齿轮副。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27]如图1所示:一种电动汽车用四挡自动变速桥,包括驱动电机1、变速器和差速器12,驱动电机1连接变速器,变速器连接差速器12;驱动电机1通过输入轴2与第一齿轮副3的主动轮连接,第二齿轮副5的主动轮和第一齿轮副3的被动轮同轴布置在二轴4上,输入轴2和二轴4平行布置;
[0028]第二齿轮副5的被动轮和第三齿轮副18的被动轮采用轴承支撑,同轴空套在贯通轴6一端;二轴4和贯通轴6平行布置;
[0029]第一结合套8布置在贯通轴6上,且位于第二齿轮副5的被动轮和第三齿轮副18的被动轮中间,结合齿A7与第二齿轮副5的被动轮连接,布置在第一结合套8的一侧,结合齿B9
与第三齿轮副18的被动轮连接,布置在第一结合套8的另一侧;
[0030]贯通轴6另一端依次布置有第六齿轮副13的主动轮、第五齿轮副14的被动轮以及结合齿D17;所述第五齿轮副14的被动轮采用轴承支撑且空套在贯通轴6上,第二结合套16布置在贯通轴6上,且位于第五齿轮副14的被动轮与结合齿D17之间;结合齿C15与第五齿轮副14的被动轮连接,位于靠近第二结合套16的一侧;
[0031]第五齿轮副14的主动轮与第四齿轮副10的被动轮同轴布置在中间轴11上,中间轴11和贯通轴6平行布置;第四齿轮副10的主动轮布置在贯通轴6上;第六齿轮副13的被动轮布置在差速器12的输出轴上。
[0032]驱动电机1和第一齿轮副3的主动轮同轴设置。
[0033]第一齿轮副3、第二齿轮副5、第三齿轮副18、第四齿轮副10、第五齿轮副14和第六齿轮副13均为外啮合齿轮副,且齿轮均为斜齿圆柱齿轮。
[0034]一种电动汽车用四挡自动变速桥的驱动方式,如下:
[0035]如图2所示,使第一结合套8与结合齿A7结合,第二结合套16与结合齿C15结合;输入动力经第一齿轮副3、第二齿轮副5、第四齿轮副10、第五齿轮副14和第六齿轮副13将动力传递至差速器12,经差速器12输出动力。
[0036]如图3所示,使第一结合套8与结合齿A7结合,第二结合套16与结合齿D17结合;输入动力经第一齿轮副3、第二齿轮副5和第六齿轮副13将动力传递至差速器12,经差速器12输出动力。
[0037]如图4所示,使第一结合套8与结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汽车用四挡自动变速桥,包括驱动电机(1)、变速器和差速器(12),驱动电机(1)连接变速器,变速器连接差速器(12);其特征在于,驱动电机(1)通过输入轴(2)与第一齿轮副(3)的主动轮连接,第二齿轮副(5)的主动轮和第一齿轮副(3)的被动轮同轴布置在二轴(4)上,输入轴(2)和二轴(4)平行布置;第二齿轮副(5)的被动轮和第三齿轮副(18)的被动轮采用轴承支撑,同轴空套在贯通轴(6)一端;二轴(4)和贯通轴(6)平行布置;第一结合套(8)布置在贯通轴(6)上,且位于第二齿轮副(5)的被动轮和第三齿轮副(18)的被动轮中间,结合齿A(7)与第二齿轮副(5)的被动轮连接,布置在第一结合套(8)的一侧,结合齿B(9)与第三齿轮副(18)的被动轮连接,布置在第一结合套(8)的另一侧;贯通轴(6)另一端依次布置有第六齿轮副(13)的主动轮、第五齿轮副(14)的被动轮以及结合齿D(17);所述第五齿轮副(14)的被动轮采用轴承支撑且空套在贯通轴(6)上,第二结合套(16)布置在贯通轴(6)上,且位于第五齿轮副(14)的被动轮与结合齿D(17)之间;结合齿C(15)与第五齿轮副(14)的被动轮连接,位于靠近第二结合套(16)的一侧;第五齿轮副(14)的主动轮与第四齿轮副(10)的被动轮同轴布置在中间轴(11)上,中间轴(11)和贯通轴(6)平行布置;第四齿轮副(10)的主动轮布置在贯通轴(6)上;第六齿轮副(13)的被动轮布置在差速器(12)的输出轴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用四挡自动变速桥,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1)和第一齿轮副(3)的主动轮同轴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用四挡自动变速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烜华张龙秦治金田飞跃田宏炜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汉德车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