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差速器行星排换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79166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差速器行星排换挡结构,其设置一体化换挡齿套,有效的转化了载荷的承受形式,且体积小,使得整体结构有效承载差速器换挡带来的扭矩冲击。其包括:主减齿轮;输入轴;变速器壳体;一体化换挡齿套,其包括环形连接部、两端侧凸连接端,所述环形连接部的厚度方向中心设置有定位环槽结构,所述环形连接部的轴向内侧外围环布有连接花键,所述侧凸连接端设置有贯穿的连接孔;差速器;行星架,其包括内腔部分、轴向导向部分;以及行星排齿圈。以及行星排齿圈。以及行星排齿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差速器行星排换挡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差速器结构的
,具体为一种差速器行星排换挡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集成化和高效率是汽车电驱动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差速器位置设置两档的副箱结构可以有效地提高扭质比和空间利用率。行星排结构因其结构紧凑,传动效率高,运行平稳,抗冲击能力强,是差速器换挡的理想方案。现场的常规结构为单排两档的行星排结构,其中一档需要与壳体固连,但在安装时由于桥壳空间小、副箱的换挡扭矩又大,故对换挡结构设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现有结构的差速器部件位于桥内,空间比较小,但为实现低档,差速器部件位于桥内,空间比较小,但为实现低档,行星排齿圈与变速器壳体必须固连,在挂抵挡时行星排齿圈承受的扭矩,变速器壳体也要承受,现有的直接刚性缓解结构对变速器壳体的刚性要求高,且变速器壳体易损坏,为此急需研发一款能够满足载荷转化的小空间可靠换挡的差速器行星排换挡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差速器行星排换挡结构,其设置一体化换挡齿套,有效的转化了载荷的承受形式,且体积小,使得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差速器行星排换挡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主减齿轮;输入轴;变速器壳体;一体化换挡齿套,其包括环形连接部、两端侧凸连接端,所述环形连接部的厚度方向中心设置有定位环槽结构,所述环形连接部的轴向内侧外围环布有连接花键,所述侧凸连接端设置有贯穿的连接孔;差速器;行星架,其包括内腔部分、轴向导向部分;以及行星排齿圈;所述差速器的输入端设置有凸起的输入轴,所述行星架固装于所述差速器的输入轴一侧,所述输入轴贯穿所述行星架的位置处套设有太阳轮,所述行星架内腔部分内环布有若干行星轮,所述行星架的内腔部分的外环周通过轴承安装有行星排齿圈,所述行星排齿圈的一侧固装有侧凸的齿圈换挡齿套,所述行星架的内腔部分的对应于齿圈换挡齿套的内环设置有侧凸的高档结合齿,所述齿圈换挡齿套和高档结合齿之间留有环形空间,所述环形空间内布置有换挡滑套,所述换挡滑套的外齿圈啮合齿圈换挡齿套,所述换挡环套的内齿圈的内侧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磊祖厚友杨海华王康林戴恩虎刘泽田黄伟吴茂瑞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绿控传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