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离子盐催化剂及其制备聚亚硫酸酯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046568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1: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离子盐催化剂及其制备聚亚硫酸酯的方法,属于高分子材料领域。聚亚硫酸酯为环氧烷烃与二氧化硫在所述的离子盐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共聚反应制备。环氧烷烃来源广泛结构丰富,因此制备的聚亚硫酸酯结构丰富。该聚亚硫酸酯具有如下特征:共聚物主链中没有聚醚链段的存在;共聚物重复单元以脂肪环或脂肪族亚硫酸酯链段形式存在;聚亚硫酸酯数均分子量为2000~100000g/mol,分子量分布为1.1~2.3。同时反应条件温和,催化剂活性高,产物选择性高。物选择性高。物选择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离子盐催化剂及其制备聚亚硫酸酯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高分子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离子盐催化剂及其制备聚亚硫酸酯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二氧化硫(SO2)主要由发电厂和火山矿石中含硫化石燃料经有氧燃烧产生,属于有毒、有刺激性的气体污染物,严重的造成全球变暖。它不仅对大气造成污染,而且会危害到人类健康。SO2易氧化成硫酸,这是酸雨组成之一。因此,对SO2进行固定与利用具有重要且实际性的意义。SO2具有丰富多样的反应活性,人们已经发展出许多制备方法,通过磺酰基的引入,构筑出许多含硫基团的化学物质。其中,硫醇化技术因其简单易得而受到研究者们的青睐,如SO2在硫酸中的大量使用,工业上用于制备磺酰胺和砜等有机化合物。在高分子化合物中引入含硫官能团通常能使材料具有优良的光学和电学性能、高机械性质、自修复功能和吸附重金属能力。因此,更加高效率利用SO2和高性价比制备环境友好型含硫高分子成了现今高分子材料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而由于将

SO2‑
掺入到高分子化合物当中会使其具有更优秀的离子运输能力,SO2用于制备含硫聚合物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0003]聚亚硫酸酯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其主链由含

OSO2‑
官能团重复组成。它具有优秀的电化学性能,在作为固态电解质方面有着强大的潜力。1933年,Seyer首先发现环氧烷烃能与SO2进行共聚生成相应的聚亚硫酸酯,但由于时代限制并未给出产物及副产物的确切结构式。1968年,Schaefer通过使用二乙基锌、四氯化锌和五氯化锑等金属化合物进行二氧化硫与环氧丙烷(PO)共聚反应的催化,通过核磁共振谱图和凝胶色谱等分析方法确定产物的结构和相对分子量。2000年,Lee首次采用有机锌催化剂催化SO2与PO共聚反应,得到的共聚物分子量高达42
×
103g/mol,并且该催化剂还抑制“回咬反应”的发生。2016年,Zhi利用SalenCr(III)Cl催化SO2与环氧环己烷(CHO)的共聚反应。通过改变实验条件,加入不同含量的催化剂,可以得到一系列具有不同结构及性能的聚合物,但是共聚物依然含有较多含量的聚醚链段。
[0004]上述表明,环氧烷烃与SO2的共聚反应是构建聚亚硫酸酯的高效方法。结构种类繁多的环氧烷烃使得所合成的聚亚硫酸酯具有更加丰富的主链结构。但是由于缺乏对反应的控制,所合成的聚合物聚醚含量较高,无法得到主链结构已知的完全交替的聚亚硫酸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离子盐催化剂及其制备聚亚硫酸酯的方法。
[0006]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离子盐催化剂,所述的离子盐催化剂的结构为以下结构中的一种:
[0008][0009]式中:
[0010]阳离子部分为铵根离子、季鏻盐离子等鎓阳离子;
[0011]阴离子X

为F
‑1、Cl
‑1、Br
‑1、I
‑1、NO3‑1、HSO4‑1、CH3COO
‑1、CCl3COO
‑1、CF3COO
‑1、ClO4‑1、BF4‑1、BPh4‑1、N3‑1、PF6‑1、SbF6‑1、对甲基苯甲酸根、对甲基苯磺酸根、o

硝基苯酚氧、m

硝基苯酚氧、p

硝基苯酚氧、2,4

二硝基苯酚氧、3,5

二硝基苯酚氧、2,4,6

三硝基苯酚氧、3,5

二氯苯酚氧、3,5

二氟苯酚氧或五氟酚氧负离子;R、R1、R2、R3和R4是C1~C6烷基、C1~C6烷氧基、苯基等有机基团,R、R1、R2、R3和R4相同或不同。
[0012]采用所述的离子盐催化剂制备聚亚硫酸酯的反应通式为:
[0013][0014]式中:
[0015]k为0到5的自然数;
[0016]m为非0的自然数;
[0017]n为非0的自然数;
[0018]R5为C1~C4烷基、苯基、C1~C4烷氧基、卤代烷基、—CH2OPh等。
[0019]所述的聚亚硫酸酯具体反应过程为:反应器中加入离子盐催化剂、环氧烷烃与二氧化硫(SO2),然后选择性加入链引发剂与溶剂,进行聚合反应,得到聚亚硫酸酯。
[0020]所述的SO2压力为0.8~2atm。
[0021]所述的环氧烷烃与离子盐催化剂的摩尔比为50:1~50000:1。
[0022]所述链引发剂与离子盐催化剂的摩尔比为0~2:1。
[0023]所述的反应温度为0~150℃。
[0024]所述的反应时间为0.1~48h。
[0025]所述的环氧烷烃为环氧乙烷、1,2

环氧丙烷、1,2

环氧丁烷、1,2

环氧己烷、异丙氧基环氧丙烷、苯基环氧乙烷、苄基环氧乙烷、环氧环己烷、环氧环戊烷、环氧环庚烷、2,3

环氧丁烷、3,4

环氧四氢呋喃、3,5

二氧杂环氧烷烃、2,3

环氧

1,2,3,4

四氢化萘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
[0026]所述的链引发剂为乙醇、丙醇、正丁醇、苄醇、乙二醇、苯酚、1,2

丙二醇、1,3

丙二醇、对二苄醇、对二苯酚、环己二醇、2

羟基乙醇、2

羟基
‑1‑
丙醇、3

羟基
‑1‑
丙醇、2

羟基
‑1‑
环己醇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
[0027]所述的溶剂为二氯甲烷、正己烷、甲苯、三氯苯、四氢呋喃、二甲苯、乙二醇二甲醚、二乙二醇二甲醚、1,4

二氧六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
[0028]所述的聚亚硫酸酯数均分子量为2000~100000g/mol,分子量分布为1.1~2.3。
[002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30](1)本专利技术所得到的聚亚硫酸酯,是通过二氧化硫(SO2)与环氧烷烃共聚合反应所得到的,环氧烷烃来源广泛结构丰富,因此可制备多种结构的聚亚硫酸酯。
[0031](2)反应条件温和,催化剂活性高,产物选择性高。
[0032](3)所得聚亚硫酸酯无聚醚链段。
附图说明
[0033]图1为实施例1中所得共聚产物的1H NMR图。
[0034]图2为实施例1中所得共聚产物的
13
C NMR图。
[0035]图3为实施例1中所得共聚物的差示扫描量热图。
[0036]图4为实施例1中所得共聚物的热失重分析曲线。
[0037]图5为实施例2中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子盐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离子盐催化剂的结构为以下中的一种:式中:阳离子为铵根离子或季鏻盐离子;阴离子X

为F
‑1、Cl
‑1、Br
‑1、I
‑1、NO3‑1、HSO4‑1、CH3COO
‑1、CCl3COO
‑1、CF3COO
‑1、ClO4‑1、BF4‑1、BPh4‑1、N3‑1、PF6‑1、SbF6‑1、对甲基苯甲酸根、对甲基苯磺酸根、o

硝基苯酚氧、m

硝基苯酚氧、p

硝基苯酚氧、2,4

二硝基苯酚氧、3,5

二硝基苯酚氧、2,4,6

三硝基苯酚氧、3,5

二氯苯酚氧、3,5

二氟苯酚氧或五氟酚氧负离子;R、R1、R2、R3和R4是C1~C6烷基、C1~C6烷氧基或苯基,R、R1、R2、R3和R4相同或不同。2.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子盐催化剂制备聚亚硫酸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亚硫酸酯反应通式为:式中:k为0到5的自然数;m为非0的自然数;n为非0的自然数;R5为C1~C4烷基、苯基、C1~C4烷氧基、卤代烷基或—CH2OPh;
聚亚硫酸酯具体反应过程为:反应器中加入催化剂、环氧烷烃与SO2,然后加入链引发剂与溶剂,进行聚合反应,得到聚亚硫酸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SO2压力为0.8~2atm,所述的环氧烷烃与催化剂的摩尔比为50:1~50000:1,所述链引发剂与催化剂的摩尔比为0~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冉征任柏豪吕小兵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