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掺杂镧系金属的铜基双金属氧化物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1158037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掺杂镧系金属的铜基双金属氧化物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化学催化领域。包含以下步骤:(1)将镧系金属的无机盐与铜的无机盐溶解在去离子水中;(2)将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与氢氧化钠溶解在去离子水中剧烈搅拌并进行加热;(3)将含有镧系金属及铜金属的盐溶液逐滴滴加到步骤(2)得到的含有氢氧化钠的水溶液中然后继续加热搅拌;(4)反应结束后将步骤(3)得到的材料分别用去离子水、乙醇冲洗并离心然后进行干燥;(5)将步骤(4)得到的材料放入马弗炉中进行焙烧得到相应的镧系金属掺杂的铜基双金属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负载镧系金属的铜基双金属氧化物材料在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领域中展现出优异的C<subgt;2+</subgt;产物选择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化学催化领域,涉及一种掺杂镧系金属的铜基双金属氧化物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1、

2、铜基电催化剂是目前主流研究中认为的惟一一种能够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多碳(二个及以上碳原子数)产物的催化剂。但是,目前常见的铜基催化剂对于多碳产物的选择性仍较低,且析氢副反应严重。以往的研究中发现铜原子的价态及其周边的配位环境对于产物的选择性具有主导性的影响,所以引入具有不同电负性的镧系金属元素可以调节铜原子的价态以及周围的配位环境进而改善对于多碳产物的选择性。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现存的铜基电催化剂对于二氧化碳电还原为多碳产物选择性低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掺杂镧系金属的铜基双金属氧化物材料,其在大电流密度下:抑制了析氢副反应的发生,同时显著提高了对于多碳产物的选择性。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掺杂镧系金属的铜基双金属氧化物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4、步骤1,将镧系金属无机盐前驱体以及铜的无机盐溶于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掺杂镧系金属的铜基双金属氧化物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掺杂镧系金属的铜基双金属氧化物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所述镧系金属包括La、Ce、Pr、Nd、Sm和Eu中的至少一种,相应的无机盐包括对应金属的卤素盐、硝酸盐、硫酸盐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铜的无机盐也是包括卤素盐、硝酸盐、硫酸盐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掺杂镧系金属的铜基双金属氧化物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所述的铜无机盐与镧系金属无机盐前驱体的摩尔比为1:(0.05~0.3),A液中铜的无机盐浓度为0.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掺杂镧系金属的铜基双金属氧化物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掺杂镧系金属的铜基双金属氧化物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所述镧系金属包括la、ce、pr、nd、sm和eu中的至少一种,相应的无机盐包括对应金属的卤素盐、硝酸盐、硫酸盐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铜的无机盐也是包括卤素盐、硝酸盐、硫酸盐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掺杂镧系金属的铜基双金属氧化物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所述的铜无机盐与镧系金属无机盐前驱体的摩尔比为1:(0.05~0.3),a液中铜的无机盐浓度为0.5-2mmol;所述步骤1中,b液中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浓度范围为25-75mmol l-1;所述步骤2中,所述的a液和b液的体积比为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掺杂镧系金属的铜基双金属氧化物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b液中氢氧化钠的浓度优选范围为3-6mol l-1。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军刚王云泉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