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橡胶鞋底机外加压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4358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制鞋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橡胶鞋底机外加压成型模具,它包括前模和后模,后模设置有模穴,前模设置有与模穴匹配的模蕊,前模设置有与所述模蕊匹配的凹槽,所述模蕊设置在所述凹槽内,所述模蕊与所述凹槽底部之间设置有增压件,增压件两端分别与所述凹槽底部和所述模蕊固定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将模蕊做成活动型的,模蕊与前模的凹槽之间设置有增压件,合模后,模蕊在增压件的作用下,对模穴中的鞋底施加压力,不需要外界对前模或后模施加压力;因此,只需要配备一台自动化操作的加料、加温设备和多个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模具,即可以实现自动化操作,提高生产效率,制造成本可以比目前的生产成本节约5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制鞋模具
,尤其涉及一种橡胶鞋底机外加 压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一般而言,鞋子可大致区分为鞋底和鞋面两部分,而鞋子的生 产是鞋面和鞋底分开制造,然后将制造好的鞋面与鞋底胶合。目前, 鞋底的制造是利用不同的鞋模,采用注塑工艺制备而得;由于市场 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为了尽量縮短制造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和节 约制造成本,在鞋模上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传统橡胶鞋底的生产鞋 模包括前模、后模和模蕊,模蕊与前模一体成型,鞋模生产橡胶鞋 底的工艺是利用硫化热压机在鞋模外加压,通过人工的拉模、开 模、放料、推入机孔内、加压、排气、加温硫化操作,然后再从机 孔内撬开鞋模,拉取出产品。由于橡胶的成型时间比较长, 一般需 要4 5分钟,在成型的过程中必须保证足够的压力,目前,传统的 塑胶鞋模的保压是通过加压机给前模或后模施加压力实现的,因此, 在成型过程中,鞋模必须放置在加压机上4 5分钟,成型完成后, 再从加压机上取下鞋模,然后开模,取出成型好的鞋底。因此,采 用传统的鞋模生产橡胶材料的鞋底,如果只配置一台加压机,那么 每次生产必须耗时4 5分钟,生产效率低;如果每个鞋模配置一台加压机,必然会增加成本,增加设备的占地面积,而且都是单机操作,自动化程序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自动化程 度高,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制备成本的橡胶鞋底机外加压成型模具。 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来实现的一种橡胶鞋底机外加压成型模具,它包括前模和后模,后模设 置有模穴,前模设置有与模穴匹配的模蕊,前模设置有与所述模蕊 匹配的凹槽,所述模蕊设置在所述凹槽内,所述模蕊与所述凹槽底 部之间设置有增压件,增压件两端分别与所述凹槽底部和所述模蕊 固定连接。所述增压件为弹簧。所述增压件为气囊。所述前模设置有两个模蕊,所述模穴和所述凹槽的个数与所述 模蕊的个数相同,其中,两个所述模蕊是相互独立的。所述前模设置有两个模蕊,所述模穴和所述凹槽的个数与所述 模蕊的个数相同,其中,两个所述模蕊是相互连接的。所述前模设置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与所述凹槽连通,所述模 蕊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与所述模穴连通。所述后模设置有进料口,进料口与所述模穴连通。所述前模或后模还分别设置有储料槽和分料道,储料槽和进料 口通过分料道连通。所述前模设置有导柱或导套,所述后模设置有导套或导柱。所述前模一侧边缘和所述后模的一侧边缘通过前转轴连接,所 述前模设置有扣合块,所述后模设置有扣合在扣合块上的扣合件。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一种橡胶鞋底机外加压成型模具,它包 括前模和后模,后模设置有模穴,前模设置有与模穴匹配的模蕊, 前模设置有与所述模蕊匹配的凹槽,所述模蕊设置在所述凹槽内, 所述模蕊与所述凹槽底部之间设置有增压件,增压件两端分别与所 述凹槽底部和所述模蕊固定连接。本专利技术是将模蕊做成活动型的, 模蕊与前模的凹槽之间设置有增压件,合模后,模蕊在增压件的作 用下,对模穴中的鞋底施加压力,不需要外界对前模或后模施加压 力;因此,只需要配备一台自动化操作的加料、加温设备和多个本 专利技术的模具,即可以实现自动化操作,提高生产效率,制造成本可 以比目前的生产成本节约50%。 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3为图2中A-A向的剖视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合模状态分解示意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开模状态结构示意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开模状态分解示意图。附图标记1——前模 2——后模 3——模穴45凹槽6增压件7进料口8出料口9储料槽10分料道11导柱12导套13一前转轴14扣合块15一扣合件16限程螺丝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以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专利技术不受 下述实施方式的限定。见图1-6, 一种橡胶鞋底机外加压成型模具,它包括前模1和后 模2,后模2设置有模穴3,前模1设置有与模穴3匹配的模蕊4, 前模1设置有与所述模蕊4匹配的凹槽5,所述模蕊4设置在所述凹 槽5内,所述模蕊4与所述凹槽5底部之间设置有增压件6,增压件 6两端分别与所述凹槽5底部和所述模蕊4固定连接。前模1用来装夹模蕊4,模蕊4用来成型和顶出产品,后模2 用来成型产品,模穴3的形状是配合所须的鞋底花纹形状而形成的。 在加热的情况下,增压件6能产生压力,使模蕊4压紧后模2,从而 令导入的橡胶原料成型为鞋底。增压件6为弹簧或气囊。本实施例所述前模1设置有两个模蕊4,所述模穴3和所述凹槽 5的个数与所述模蕊4的个数相同,其中,两个所述模蕊4是相互独 立的。本实施例所述前模1设置有两个模蕊4,所述模穴3和所述凹槽 5的个数与所述模蕊4的个数相同,其中,两个所述模蕊4是相互连接的。本实施例所述前模1设置有进料口 7,所述进料口 7与所述凹槽 5连通,所述模蕊3设置有出料口 8,所述出料口 8与所述模穴3连 通。橡胶原料通过进料口7、出料口 8从上而下注塑进模穴3中。本实施例所述后模2设置有进料口 7,进料口 7与所述模穴3 连通。橡胶原料通过进料口 7从下而上注塑进模穴3中。进料口7、出料口 8也可以设置在前模1、后模2的侧面,橡胶 原料通过进料口 7、出料口 8从侧面注塑进模穴3中。进料口 7、出 料口8的数量可根据需要而设置,数量不限。本实施例所述前模1或后模2还分别设置有储料槽9和分料道 10,储料槽9和进料口 7通过分料道10连通。橡胶原料从储料槽9 注入,经由分料道IO,流入进料口7。进料方式不局限于此种情况。本实施例所述前模1设置有导柱11或导套12,所述后模2设置 有导套12或导柱11。导柱11和导套12起到定位、导向的作用。本实施例所述前模1 一侧边缘和所述后模2的一侧边缘通过前 转轴13连接,也可以是上下合模的连接方式,连接方式不限于此两 种。本实施例所述前模1设置有扣合块14,所述后模1设置有扣合 在扣合块14上的扣合件15。合模时,扣合件15与扣合块14相扣合, 可牢固地固定前模l、后模2。前模1上还设有限程螺丝16。限程螺丝16的精度达到O.lcm, 通过调整限程螺丝16的精度,开模时,限程螺丝16可限制模蓝4的弹出行程。本专利技术是将模蕊4做成活动型的,模蕊4与前模1的凹槽5之间设置有增压件6,合模后,模蕊4在增压件6的作用下,对模穴3中的鞋底施加压力,不需要外界对前模1或后模2施加压力;因此,只需要配备一台自动化操作的加料、加温设备和多个本专利技术的模具, 即可以实现自动化操作,提高生产效率,制造成本可以比目前的生产成本节约50%。以上所述实施方式,只是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并非来限制 本专利技术实施范围,故凡依本专利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 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本专利技术专利申请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橡胶鞋底机外加压成型模具,它包括前模(1)和后模(2),后模(2)设置有模穴(3),前模(1)设置有与模穴(3)匹配的模蕊(4),其特征在于前模(1)设置有与所述模蕊(4)匹配的凹槽(5),所述模蕊(4)设置在所述凹槽(5)内,所述模蕊(4)与所述凹槽(5)底部之间设置有增压件(6),增压件(6)两端分别与所述凹槽(5)底部和所述模蕊(4)固定连接。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橡胶鞋底机外加压成型模具,其 特征在于所述增压件(6)为弹簧。3、 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橡胶鞋底机外加压成型模具,它包括前模(1)和后模(2),后模(2)设置有模穴(3),前模(1)设置有与模穴(3)匹配的模蕊(4),其特征在于:前模(1)设置有与所述模蕊(4)匹配的凹槽(5),所述模蕊(4)设置在所述凹槽(5)内,所述模蕊(4)与所述凹槽(5)底部之间设置有增压件(6),增压件(6)两端分别与所述凹槽(5)底部和所述模蕊(4)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新军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鑫艺来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