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次风管烟室处密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4120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1: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三次风管烟室处密封结构,属于回转窑技术领域,包括三次风管和插接端,所述三次风管一端连通有烟室口,所述三次风管与烟室口之间设置有密封组件,所述密封组件包括六个相互插接的第一密封环和六个相互插接的第二密封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置的密封组件可装配在烟室口与三次风管之间,密封组件的第一弧板会位于第二密封环的第二弧槽处,而第二密封环的第二弧板同样会位于第一弧槽处,从而构成迷宫状密封结构,以便保证三次风管与烟室口之间的密封性,避免气体泄漏的同时还可保证三次风管在热膨胀过程中与烟室口之间进行相应移动,保证热膨胀时也能咬合,冷态时也不顶死,确保现场使用效果。确保现场使用效果。确保现场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次风管烟室处密封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回转窑
,具体是一种三次风管烟室处密封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新型干法窑已占水泥行业主流,新型干法窑逐步走向大型化,蓖冷机也由二代、三代演变到第四代蓖冷机;其发展的特点是不断提高冷却效率和热回收效率,从而获得不断提高的窑产量和不断降低的热耗,相应的二、三次风温也不断提高,随着第四代篦冷机的技改应用,三次风温从1100℃以内,达到了1300℃左右,造成风管衬体承受着高温热膨应力、飞沙料的磨蚀、硫碱侵蚀等压力。
[0003]申请号:202022533584.2;公开了一种回转窑三次风管,该回转窑三次风管包括隔热层和砖衬层,所述隔热层和砖衬层均呈环状,所述砖衬层位于所述隔热层的内部;所述砖衬层包括第一砖区和第二砖区,所述第一砖区位于所述第二砖区的上方,并且所述第一砖区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砖区的厚度。该回转窑三次风管有效地解决三次风管底部砖更换材料浪费的问题;同时也减少三次风管耐火砖承重过大的问题。
[0004]现有技术中的三次风管与烟室口之间的连接处容易因风管的热膨应力而发生破裂损坏,从而导致风管漏气,针对上述情况,我们推出了一种三次风管烟室处密封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次风管烟室处密封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7]包括三次风管和插接端,所述三次风管一端连通有烟室口,所述三次风管与烟室口之间设置有密封组件,所述密封组件包括六个相互插接的第一密封环和六个相互插接的第二密封环,所述第一密封环靠近烟室口的表面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弧板,每个所述第一弧板之间设置有第一弧槽,所述第一密封环和第二密封环一端均固定设置有插接端,所述第一密封环和第二密封环另一端均设置有对接端,所述第二密封环靠近三次风管的表面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弧板,每个所述第二弧板之间设置有第二弧槽。
[000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弧板、第一弧槽、第二弧板和第二弧槽之间构成迷宫状结构。
[0009]进一步的,所述插接端的外口尺寸与对接端的内口尺寸相吻合。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密封环外壁螺纹连接第一固定螺栓,所述第一密封环通过第一固定螺栓与三次风管端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密封环外壁螺纹连接第二固定螺栓,所述第二密封环通过第二固定螺栓与烟室口端头固定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密封环与第一弧板之间为注塑一体化成型,第二密封环与第二弧板之间为注塑一体化成型。
[0012]本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三次风管烟室处密封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改进及优点:
[0013]其一:本技术,设置的密封组件可装配在烟室口与三次风管之间,密封组件的第一弧板会位于第二密封环的第二弧槽处,而第二密封环的第二弧板同样会位于第一弧槽处,从而构成迷宫状密封结构,以便保证三次风管与烟室口之间的密封性,避免气体泄漏的同时还可保证三次风管在热膨胀过程中与烟室口之间进行相应移动,保证热膨胀时也能咬合,冷态时也不顶死,确保现场使用效果。
[0014]其二:本技术,密封组件的两个密封环可通过固定螺栓与三次风管及烟室口固定连接,便于后续的拆卸安装。
附图说明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解释:
[0016]图1是本技术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密封组件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本技术第一密封环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是本技术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0]图5是本技术密封组件在冷态状态下的间隙结构示意图;
[0021]图6是本技术密封组件在热态状态下的间隙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说明:1、三次风管;2、密封组件;201、第一密封环;202、第一弧板;203、第一弧槽;204、第一固定螺栓;3、烟室口;301、第二密封环;302、第二弧板;303、第二弧槽;304、第二固定螺栓;4、插接端。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附图1至图6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本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三次风管烟室处密封结构,如图1

图6所示,包括三次风管1和插接端4,三次风管1一端连通有烟室口3,三次风管1与烟室口3之间设置有密封组件2,密封组件2包括六个相互插接的第一密封环201和六个相互插接的第二密封环301,第一密封环201靠近烟室口3的表面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弧板202,每个第一弧板202之间设置有第一弧槽203,第一密封环201和第二密封环301一端均固定设置有插接端4,第一密封环201和第二密封环301另一端均设置有对接端,第二密封环301靠近三次风管1的表面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弧板302,每个第二弧板302之间设置有第二弧槽303,第一弧板202、第一弧槽203、第二弧板302和第二弧槽303之间构成迷宫状结构,本申请的密封组件2可装配在烟室口3与三次风管1之间,而密封组件2的六个第一密封环201可相互通过插接端4和对接端进行拼接成一个圆环,并固定在三次风管1一端,而六个第二密封环301可按照相同方式拼接成一个圆环固定在烟室口3,第一密封环201的第一弧板202会位于第二密封环301的第二弧槽303处,而第二密封环301的第二弧板302同样会位于第一弧槽203处,从而构成迷宫状密封结构,以便保证三次风管1与烟室口3之间的密封性,避免气体泄漏的同时还可保证三次风管1在热膨胀过程中与烟室口3之间进行相应移动,保证热膨胀时也能咬合,冷态时也
不顶死,确保现场使用效果,冷热态密封组件2的间隙状态可参考图5和图6。
[0025]插接端4的外口尺寸与对接端的内口尺寸相吻合,可保证密封组件2的拼装牢固性。
[0026]第一密封环201外壁螺纹连接第一固定螺栓204,第一密封环201通过第一固定螺栓204与三次风管1端头固定连接,第二密封环301外壁螺纹连接第二固定螺栓304,第二密封环301通过第二固定螺栓304与烟室口3端头固定连接,密封组件2的两个密封环可通过固定螺栓与三次风管1及烟室口3固定连接,便于后续的拆卸安装。
[0027]第一密封环201与第一弧板202之间为注塑一体化成型,第二密封环301与第二弧板302之间为注塑一体化成型,可有效提高其结构强度,保证使用寿命。
[0028]工作原理:首先密封组件2的六个第一密封环201可相互通过插接端4和对接端进行拼接成一个圆环,并固定在三次风管1一端,而六个第二密封环301可按照相同方式拼接成一个圆环固定在烟室口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次风管烟室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三次风管(1)和插接端(4),所述三次风管(1)一端连通有烟室口(3),所述三次风管(1)与烟室口(3)之间设置有密封组件(2),所述密封组件(2)包括六个相互插接的第一密封环(201)和六个相互插接的第二密封环(301),所述第一密封环(201)靠近烟室口(3)的表面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弧板(202),每个所述第一弧板(202)之间设置有第一弧槽(203),所述第一密封环(201)和第二密封环(301)一端均固定设置有插接端(4),所述第一密封环(201)和第二密封环(301)另一端均设置有对接端,所述第二密封环(301)靠近三次风管(1)的表面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弧板(302),每个所述第二弧板(302)之间设置有第二弧槽(30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次风管烟室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志华凌招弟
申请(专利权)人:池州德特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