铰链孔检测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4022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1: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铰链孔检测工装,包括分拣部,分拣部形成有输送区、预存区和下落区:检测部安装有待检工件和翻转机构;检测部位于分拣部的工艺下游;球体通过输送区并依次经由预存区、下落区至待检工件的内置管道中;翻转机构具有翻转板、旋转轴、底部固定板和气缸一部;待检工件设置在翻转板上;翻转板底部一侧与旋转轴的一端连接;旋转轴的另一端安装于底部固定板上;气缸一部的输出端穿过底部固定板并连接于翻转板远离旋转轴的一侧;气缸一部驱动翻转板沿旋转轴转动形成翻转板平行贴合或交叉倾斜于底部固定板上;该装置结构优化,操作方便,避免因个人因素不稳定而导致产品不合格现象的出现,进一步提高检测质量,提升产品合格率。升产品合格率。升产品合格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铰链孔检测工装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生产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铰链孔检测工装。

技术介绍

[0002]汽车铰链一般应用在汽车的车门和发动机盖及尾箱盖、油箱盖上,在生产加工中,铰链孔也是需要进行检测的环节,通过对铰链龙精度进行检测,从而分析车门或其他部件与侧围的间隙、高差的影响因素,并依此进行调节整改;目前是工人手工放小球检测,小球很小,一次拿取多个不方便,拿少了还需要多拿几次,不小心的时候,小球会掉落地上,存在漏检测风险;同时检测过程时间长,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大;且检测方案不稳定,不能做到唯一性,角度不同时会影响小球的掉落速度,甚至不掉落,无法达到有效的检测目的;
[0003]中国技术专利(公告号CN206531439U)公开一种固定于整车内外饰主检具上的车门铰链孔检具,包括数个检测件和与其对应的检测套,检测件设有安装端和检测端,安装端与车门铰链孔螺纹连接,安装端设有挡块,用于确定安装端进入车门铰链孔的距离,保证安装端进入车门铰链孔的距离为固有值,检测套设有与检测端对应的检测孔,检测端能够穿过检测孔,检测套精确固定在整车内外饰主检具上,保证检测孔位置为车门铰链孔的理论精度,当检测端中心和检测孔中心重合时,检测端和检测孔的空隙在3mm以上;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同时能够检测出车门铰链孔在不同方向上的偏差值;
[0004]中国技术专利(公告号CN207593212U)公开一种门铰链孔位检测防错装置,包括有从后往前运输的运输带,运输带中间有左右设置的导向板,右侧的导向板右侧设置有安装座,安装座顶部设置有向左发光检测的第一激光传感器,第一激光传感器位于导向板上方,运输带前侧设置有台座,台座顶部有左右设置的夹持板,台座前侧设置右安装块,安装块上方设置有向前发光检测的第二激光传感器,第二激光传感器位于夹持板上方,该装置实现自动检测,高效快速;
[0005]因此,结合现有技术中汽车零件铰链孔采用手工放钢珠小球检测,存在费时费力,检测方案质量不稳定,无法达到检测目的的问题,设计一款结构优化,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检测质量,进一步提升产品合格率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优化,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检测质量,进一步提升产品合格率的铰链孔检测工装。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8]铰链孔检测工装,该检测工装与外部控制器连接,包括:
[0009]分拣部,所述分拣部形成有输送区、预存区和下落区:
[0010]检测部,所述检测部安装有待检工件和翻转机构;
[0011]所述检测部位于分拣部的工艺下游;其中
[0012]球体通过所述输送区并依次经由预存区、下落区至待检工件的内置管道中;
[0013]所述翻转机构具有翻转板、旋转轴、底部固定板和气缸一部;
[0014]所述待检工件设置在翻转板上;
[0015]所述翻转板底部一侧与旋转轴的一端连接;
[0016]所述旋转轴的另一端安装于底部固定板上;
[0017]所述气缸一部的输出端穿过底部固定板并连接于翻转板远离旋转轴的一侧;
[0018]所述气缸一部驱动翻转板沿旋转轴转动形成翻转板平行贴合或交叉倾斜于底部固定板上。
[0019]进一步的,所述输送区包括:
[0020]筒体一部;
[0021]固定盘,所述固定盘上表面呈倾斜状;
[0022]转动盘,所述固定盘设置在转动盘上方;
[0023]所述固定盘与转动盘位于筒体一部内腔底部;
[0024]所述球体经由固定盘滑落至转动盘上的凹槽内;且
[0025]所述转动盘下方设置有连接轴;
[0026]还包括:
[0027]传送带和电机;
[0028]所述传送带分别与连接轴和电机相连接;
[0029]所述电机驱动传送带运动形成连接轴同步转动以实现转动盘转动。
[0030]进一步的,所述预存区包括:
[0031]筒体二部;
[0032]分拣板,两组所述分拣板分布设置在筒体二部底部开口处的两侧;
[0033]第一气缸,两组所述第一气缸分别与两组分拣板形成驱动连接;其中
[0034]所述筒体二部上分布安装有第一位置传感器和第二位置传感器;
[0035]所述第一位置传感器位于筒体二部底部开口处用于检测待下落球体的信号;
[0036]所述第二位置传感器位于第一位置传感器的上方用以检测最后落入筒体二部内部的球体信号。
[0037]进一步的,所述下落区包括:
[0038]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
[0039]所述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分布于筒体二部底部开口处两侧的下方;
[0040]所述第一气缸推开分拣板形成球体经由筒体二部底部开口处向两侧滚落至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中;其中
[0041]所述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上分别设置有第三位置传感器和第四位置传感器以实现监测球体位置信号;以及
[0042]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驱动连接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
[0043]所述第二气缸驱动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向待检工件方向移动。
[0044]进一步的,所述气缸一部上设有两组限位传感器用以监测其拉伸、收缩的运动位置信号。
[0045]进一步的,所述待检工件内置管道的下端出口处连接有导出管;
[0046]所述导出管下方设置有回收箱;
[0047]所述待检工件和导出管出口处分别设置有光电信号接收器;其中
[0048]所述球体经由待检工件内置管道并通过导出管滑落至回收箱内;
[0049]所述光电信号接收器接收待检工件内置管道内部检测信号并反馈至控制器、以及启动报警器报警。
[0050]所述待检工件内置管道的上端出口处设置有进球孔;
[0051]所述第二气缸驱动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移动至与进球孔相连接以实现球体通过进球孔落入待检工件的内置管道中。
[005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技术的铰链孔检测工装,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53]本技术提供的铰链孔检测工装,该装置结构优化,操作方便,配备此工具后明显降低人工检测时间,且避免了因个人因素的不稳定,导致产品不合格现象的出现,进一步提高检测质量,提升产品合格率。
附图说明
[005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5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铰链孔检测工装中分拣部的结构示意图;
[0056]图2为图1的剖视图;
[0057]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铰链孔检测工装中检测部(翻转前)的结构示意图;
[0058]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铰链孔检测工装,该检测工装与外部控制器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分拣部(1),所述分拣部(1)形成有输送区(11)、预存区(12)和下落区(13):检测部(2),所述检测部(2)安装有待检工件(21)和翻转机构(22);所述检测部(2)位于分拣部(1)的工艺下游;其中球体通过所述输送区(11)并依次经由预存区(12)、下落区(13)至待检工件(21)的内置管道中;所述翻转机构(22)具有翻转板(221)、旋转轴(222)、底部固定板(223)和气缸一部(224);所述待检工件(21)设置在翻转板(221)上;所述翻转板(221)底部一侧与旋转轴(222)的一端连接;所述旋转轴(222)的另一端安装于底部固定板(223)上;所述气缸一部(224)的输出端穿过底部固定板(223)并连接于翻转板(221)远离旋转轴(222)的一侧;所述气缸一部(224)驱动翻转板(221)沿旋转轴(222)转动形成翻转板(221)平行贴合或交叉倾斜于底部固定板(223)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孔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区(11)包括:筒体一部(111);固定盘(112),所述固定盘(112)上表面呈倾斜状;转动盘(113),所述固定盘(112)设置在转动盘(113)上方;所述固定盘(112)与转动盘(113)位于筒体一部(111)内腔底部;所述球体经由固定盘(112)滑落至转动盘(113)上的凹槽(114)内;且所述转动盘(113)下方设置有连接轴(115);还包括:传送带(116)和电机(117);所述传送带(116)分别与连接轴(115)和电机(117)相连接;所述电机(117)驱动传送带(116)运动形成连接轴(115)同步转动以实现转动盘(113)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孔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存区(12)包括:筒体二部(121);分拣板(122),两组所述分拣板(122)分布设置在筒体二部(121)底部开口处的两侧;第一气缸(123),两组所述第一气缸(123)分别与两组分拣板(122)形成驱动连接;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达明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恒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