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凯专利>正文

飞行器动力提供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03887 阅读:2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飞行器动力提供系统,包括控制装置、高频电源、及至少一对与飞行器主体形成同步移动体系的电磁线圈,高频电流流入所述电磁线圈,产生快速交变电磁场,使所述的两个电磁线圈彼此间相互驱动对方朝同一方向运动,所述的两个电磁线圈直径相同,缠绕匝数相同,同轴正对、平行靠近设置,相互之间的距离是电源振荡波长的四分之一,且在圆周上的同一相对位置的相位差为90度,每个电磁线圈由若干匝线圈缠绕形成,每圈的周长一致,且为波长的4倍以上整数倍或者二分之一倍。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出的技术方案,飞行器利用电磁力作为动力,可以轻易克服地球引力,在地球或太空自由飞翔。人类可以依据这个原理制造出真正适合星际航行的宇宙飞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飞行器
,尤其涉及飞行器的动力提供
,适用于宇宙 飞船、航天飞机、直升飞机等各类飞行器,属于物理学和航空航天科技领域。
技术介绍
人类专利技术飞行器以来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目前的飞行器种类繁多,地球上的飞 行器的飞行原理主要靠空气动力。而在地球外没有空气,飞行器主要是火箭,靠向后 喷射燃料产生反冲力,这种动力原理效率极低,携带的燃料质量大,飞船可用质量小, 飞行速度不很高,不适应星际航行。针对这些问题,科学家们研究了很多种办法,例 如,太阳风帆,它是利用太阳发射出的高能粒子和光撞击在面积很大的太阳帆上产生 推力,这种方法的缺点是面积太大,容易受到太空陨石撞击,方向不能随意控制,离 太阳越远,推力越小,也不适合星际航行。还有利用地球磁场力的电磁飞机,但是, 如果想远离地球,就不行了。人们甚至想过用核动力火箭,向后发射粒子或微形核弹, 产生反冲力,这对飞船的材料要求非常高,技术工程浩大,效率低下,虽然核能量非 常大,但是还是需要很大的质量来产生反冲力,也不是合适的办法。以上的飞行器都 是以牛顿第三定律为基础原理,到目前为止,人类还没有研究出任何一种飞行器可以 在宇宙空间高速高效飞行。人们曾发现有飞碟存在,但是到目前为止尚未确认,仍然 是个谜,即使有飞碟存在,它是属于外星科技的产物,而不属于人类。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使飞行器能在宇宙空间高速高效飞行,本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为飞行器提供动力 的技术及动力系统,它可以使飞行器轻易克服地球引力,飞行速度可以达到每秒数千 甚至上万公里,而不需要依靠像火箭一样的反冲力,不需要机翼,不需要叶片,不需 要空气,也不需要借助任何天体的引力、磁力等外力,可以轻而易举的垂直起降,在 地球或太空自由飞翔,其自身的能量消耗和质量消耗很少,它是利用电磁力作为动力 的飞行器。人类可以依据这个原理制造出真正适合星际航行的宇宙飞船。为了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飞行器动力提供系统,其 特征是包括控制装置、高频电源、及至少一对与飞行器主体形成同步移动体系的电 磁线圈,高频电流流入所述电磁线圈,产生快速交变电磁场,使所述的两个电磁线圈3彼此间相互驱动对方朝同一方向运动,所述的两个电磁线圈直径相同,缠绕匝数相同, 同轴正对、平行靠近设置,相互之间的距离是电源振荡波长的四分之一,且在圆周上 的同一相对位置的相位差为90度,每个电磁线圈由若干匝线圈缠绕形成,每圈的周 长一致,且为波长的4倍以上整数倍或者二分之一倍。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高频电源发出的极高频振荡电流通过两个相对平行靠 近的电磁线圈产生快速交变电磁场,相互驱动这对电磁线圈朝同一方向运动。因为电 磁场以光速传播,存在时间推迟效应,所以,当两个电磁线圈之间的距离是所通过的 电流波长的四分之一,并且线圈同一位置的相位差90度,那么,这两个线圈之间会 因为传播过来的电磁场相互激励,产生朝向同一方向的电磁力,这就是飞行器的动力 来源。上述动力技术的原理对物理学的牛顿第三定律和动量守恒定律提出了新的挑 战,属于一个崭新的理论。它直接将电能转化为飞行器的动能,飞行效率极高,速 度极快,不受空间和宇宙天体的限制,基于这一理论,将会使人类的科学技术发生翻 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它不仅会在物理学基础领域引导产生大量的新理论,新概念,而 且还在航空航天、太空探索、天文、电子、军事、民用等高科技领域产生质的飞跃, 直至推动人类文明向更高层次发展。 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分析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电磁线圈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电磁线圈电磁场分析图。图4、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圆弧长等于二分之一波长状态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动力电磁线圈在飞行器内的截面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动力电磁线圈在飞行器底部的排布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人们早己经知道,通电导体自身会产生磁场,并且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作用的 基本原理,物理学中有左手安培定则和右手定则可以确定它们的状态,两个相互靠近 的通电的导体之间因此会产生力的相互作用,如果导体内的电流方向相同,导体会相 互吸引,如果导体内的电流方向相反,导体会相互排斥,这个理论对于直流电和普通 交流电都是适用的。因为电磁场以光速传播,存在时间推迟效应的物理特点,那么对 于相距一定距离的导体,如果导体通高频交流电,导体之间的受力状态会发生改变,由此启发推导出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如图l所示,将高频电源发出的极高频振荡电流同时通过两个相对平行靠近的导 体,使其产生相应交变电磁场,两个导体之间的距离S刚好是所通过的振荡电流波长入的四分之一,电流频率Fl与F2完全一致,并且两导体在同一相对位置的相位差e刚好是90度,即满足以下基本条件S= 1/4入, F1=F2 0 =90。在这种特定情况下,我们按照每1/4振荡电流周期来逐步仔细分析整个周期电磁 场和导体的受力状态,如图1所示,导体内的电流以实线表示,磁场环境以虚线表示, 导体受力方向以箭头表示,导体Ll的相位比导体L2的相位提前90度,选取导体上 的任意一点作分析,我们以导体L2的振荡电流为零的时侯当作初始时间,这时导体 L1的产生电磁场传到到导体L2时的磁场强度为0,所以导体L2的受力为0,同时,导 体Ll的电流为反向最大,L2所产生的磁场传播到Ll时刚好是正向最大,使导体Ll 产生向上的升力;当时间到l/4周期时,L1的电流为0,受力为0,同时,L2的电流 为正向最大,由L1传播到L2的磁场是正向最大,L2受磁场力的方向朝上最大;当时 间到l/2周期时,导体L1的正向电流最大,由L2传播到L1的磁场是反向最大,使 导体L1产生向上的力,同时,L2的电流为0, L2不受力;当时间到3/4周期时,Ll 振荡电流为O,由L2传播到Ll的磁场为0, Ll不受力,同时,由L1传播到L2的磁 场是反向最大,L2的电流刚好是反向最大,所以,L2受力方向朝上,当时间到一个 周期时,导体Ll的产生电磁场传到到导体L2时的磁场强度为0,所以导体L2的受 力为0,同时,导体Ll的电流为反向最大,L2所产生的磁场传播到Ll时刚好是正 向最大,使导体Ll产生向上的升力。依此类推,每个周期过程都如以上所述,由以 上分析发现,Ll和L2始终只受向上的力,而没有向下的反作用力,力的大小也是 周期变化的,如果导体L1的相位比导体L2提前90度,两个导体的受力方向朝向上, 如果导体Ll相位比导体L2落后90度,两个导体的受力方向朝向下,这就是飞行器 的动力基本原理。以上的分析只是对单根导体而言,要想获得很大的动力,就要对导体提供很大的 电流,如果将导体缠绕多圈,每一圈的周长是波长的整数倍,如图2和图3所示,(图 3中的波浪线代表电流的大小,Ll与L2的相位差90度)导体上每一圈的相同位置上就会成倍增强,如果缠绕N圈,磁场强度就会增加N倍, 这样,动力就会大幅增加,动力效率也就可以大幅提高。需要指出的是导体缠绕多匝 成为电磁线圈,它的电磁效应与普通的电感线圈有着本质的区别,普通的电感线圈 匝数越多,磁场强度就会越强,但是对高频交流电的阻碍作用越强,即感抗越大,这 一普通的理论只针对频率较低的情况下适用,但是对于超高频的电流就不适用了,本 专利技术的电磁线圈的电磁效应只是针对特定的条件,即每一圈的周长是波长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飞行器动力提供系统,其特征是:包括控制装置、高频电源、及至少一对与飞行器主体形成同步移动体系的电磁线圈,高频电流流入所述电磁线圈,产生快速交变电磁场,使所述的两个电磁线圈彼此间相互驱动对方朝同一方向运动,所述的两个电磁线圈直径相同,缠绕匝数相同,同轴正对、平行靠近设置,相互之间的距离是电源振荡波长的四分之一,且在圆周上的同一相对位置的相位差为90度,每个电磁线圈由若干匝线圈缠绕形成,每圈的周长一致,且为波长的4倍以上整数倍或者二分之一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凯
申请(专利权)人:赵凯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