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核燃料芯块旋转前进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03127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核燃料芯块旋转前进装置,所述核燃料芯块旋转前进装置设置底板,所述底板中部安装支片,所述支片左侧的底板上安装固定轮支架,支片右侧的底板上安装导轮支架,所述固定轮支架上安装固定轮,导轮支架上安装导轮,所述固定轮前侧安装固定轮驱动电机,所述导轮前侧安装导轮驱动电机,所述底板后侧安装相机支架,所述相机支架上安装线阵相机;所述核燃料芯块旋转前进装置可增减垫块的数量来调节支片高度,使被检测芯块的中心线始终高于导轮轴线和固定轮轴线所构成的平面,导轮和固定轮以相同方向旋转时,驱动电机变频运转使被检测芯块平稳地旋转和前进,通过线阵相机自主工作得到完整清晰的被检测芯块柱面图,达到检测芯块的目的。达到检测芯块的目的。达到检测芯块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核燃料芯块旋转前进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自动检测
,具体为一种核燃料芯块旋转前进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核能开发中,核电站利用核燃料芯块中U
235
裂变释放的巨大热量进行发电,核燃料芯块在制造中,所有芯块都需要进行100%表面外观检查,当芯块表面出现超标的裂纹、掉块、油污、肉眼可见的宏观夹杂物等时被判废剔除。绝大部分芯块表面缺陷出现在柱面,大部分端面的缺陷也可能延伸到柱面,因此,各国核燃料元件厂的芯块外观自动检测往往针对芯块柱面进行。
[0003]目前国内核燃料元件生产厂家引进了国外芯块外观缺陷自动检测装置,该装置在对核燃料芯块进行外观自动检测时,推杆将25行芯块推到26根同向旋转的圆柱棒中间,芯块在摩擦力的作用下近乎原地旋转360
°
,面阵相机分若干区域移动,对所有芯块柱面进行照相,计算机图像识别软件对芯块柱面缺陷进行识别,按照技术指标要求判断是否合格,当出现不合格芯块后,真空吸盘在机械手的带动下移动到不合格芯块上方并吸住该芯块,然后移动到废品桶上方,关闭真空,该不合格芯块掉入废品桶中。然后,推杆将检测合格的芯块推到成品料盘中。该装置只能使芯块原地旋转,进行自动检测时,需要面阵相机不停地移动到芯块正上方进行拍照;检测效率为200块/分钟,远低于配套加工生产的磨削生产线400块/分钟的产能,不能满足大规模生产需要。并且该装置为离线检测,不能整合到生产线在线检测中。待检芯块需预先装进不锈钢V型盘内,推杆再将芯块推到专用检测旋转柱盘中,拍照时面阵相机移动,检测完后推杆将芯块推入到成品盘中,整个装置需要较大的安装空间和复杂的机械结构。为此申请人根据这一实际需求,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核燃料芯块旋转前进装置,解决核燃料芯块在制造中需要自动检测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核燃料芯块旋转前进装置,通过设置一块底板,在底板中部安装支片,支片左侧的底板上安装固定轮支架,支片右侧的底板上安装导轮支架,固定轮支架上安装固定轮,导轮支架上安装导轮,固定轮前侧安装固定轮驱动电机,导轮前侧安装导轮驱动电机;在底板后侧安装相机支架,相机支架上安装线阵相机;核燃料芯块旋转前进装置通过增减垫块的数量来调节支片高度,使被检测芯块的中心线始终高于导轮轴线和固定轮轴线所构成的平面,导轮和固定轮以相同方向旋转时,驱动电机变频运转使被检测芯块平稳地旋转和前进,通过线阵相机自主工作得到完整清晰的被检测芯块柱面图,通过计算机计算分析,达到检测芯块的目的。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核燃料芯块旋转前进装置,包括有相机支架、导轮、导轮驱动电机、底板、支片、固定轮支架、固定轮驱动电机、固定轮、芯块、线阵相机、导轮支架和导轮角度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核燃料芯块旋转前进装置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中部设置支片,所述支片左
侧的底板上安装固定轮支架,所述固定轮支架上安装固定轮,所述固定轮前端安装固定轮驱动电机;所述支片右侧的底板上导轮支架,所述导轮支架上安装导轮,所述导轮前侧安装导轮驱动电机;所述底板后侧安装相机支架,所述相机支架上安装线阵相机,所述导轮支架内设置有导轮角度调节器。
[0006]进一步的,所述核燃料芯块旋转前进装置设置有导轮,所述导轮结构为双曲线滚花设计结构,材质为奥氏体不锈钢。
[0007]进一步的,所述核燃料芯块旋转前进装置设置有相机支架和线阵相机,所述相机支架为自动化相机支架,所述线阵相机自备补光光源。
[0008]进一步的,所述核燃料芯块旋转前进装置设置有导轮支架,所述导轮支架内设置有导轮角度调节器,导轮角度调节器通过改变导轮两端不同的安装高度来实现导轮的角度调节。
[0009]进一步的,所述核燃料芯块旋转前进装置设置有支片,所述支片由多组垫块组成,所述支片顶面为倾斜面。
[0010]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核燃料芯块旋转前进装置,通过设置一块底板,在底板中部安装支片,支片左侧的底板上安装固定轮支架,支片右侧的底板上安装导轮支架,固定轮支架上安装固定轮,导轮支架上安装导轮,固定轮前侧安装固定轮驱动电机,导轮前侧安装导轮驱动电机;在底板后侧安装相机支架,相机支架上安装线阵相机;核燃料芯块旋转前进装置通过增减垫块的数量来调节支片高度,使被检测芯块的中心线始终高于导轮轴线和固定轮轴线所构成的平面,导轮和固定轮以相同方向旋转时,驱动电机变频运转使被检测芯块平稳地旋转和前进,通过线阵相机自主工作得到完整清晰的被检测芯块柱面图,通过计算机计算分析,达到检测芯块的目的,带来的好处是:1、核燃料芯块旋转前进装置的设计结构简单,可操作性强,能实现芯块一边旋转一边前进,检测效率大幅度提高;2、核燃料芯块旋转前进装置实现固定轮、导轮和线阵相机的联动,能使芯块柱面得到充分的暴露,线阵相机可以得到芯块柱面清晰完整的照片;3、核燃料芯块旋转前进装置配置开放性接口,能够配置在磨削自动线上,实现芯块直径在线100%检测,适合大规模在线生产检验。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导轮结构示意图。
[0012]图中标记为:1、相机支架;2、导轮;3、导轮驱动电机;4、底板;5、支片;6、固定轮支架;7、固定轮驱动电机;8、固定轮;9、芯块;10、线阵相机;11、导轮支架;12、导轮角度调节器。
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

3所示:所示为一种核燃料芯块旋转前进装置,包括有相机支架1、导轮2、导
轮驱动电机3、底板4、支片5、固定轮支架6、固定轮驱动电机7、固定轮8、芯块9、线阵相机10、导轮支架11和导轮角度调节器12,其特征在于,如图1所示,所示核燃料芯块旋转前进装置设置有底板4,底板4为一块大平面底板,所示底板4中部设置支片5,支片5由多组垫块组成,所示支片5顶面为倾斜面,所示支片5左侧的底板4上安装固定轮支架6,所示固定轮支架6上安装固定轮8,所示固定轮8前端安装固定轮驱动电机7,固定轮驱动电机7通过同步带与固定轮8的转轴相连接;所示支片5右侧的底板4上导轮支架11,所示导轮支架11上安装导轮2,所示导轮2前侧安装导轮驱动电机3,导轮驱动电机3通过同步带与导轮2的转轴相连接;如图2所述,所示底板4后侧安装相机支架1,相机支架1位于底板4中部,所示相机支架1为自动化相机支架,所示相机支架1上安装线阵相机10,所示线阵相机10自备补光光源,所示导轮支架11内设置有导轮角度调节器12,导轮角度调节器12通过改变导轮2两端不同的安装高度来实现导轮2的角度调节;如图3所示,所示导轮2结构为双曲线滚花设计结构。
[0014]核燃料芯块旋转前进装置使用时需在外部设置辐射隔离箱,因芯块9又硬又脆,易掉边掉角,其表面粗糙度Ra≤3.2μm,芯块9的清洁度要求很高,不得与油脂、含卤族元素的材料、铜锡等低熔点金属接触,故所有与芯块9直接接触的材料均采用奥氏体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核燃料芯块旋转前进装置,包括有相机支架(1)、导轮(2)、导轮驱动电机(3)、底板(4)、支片(5)、固定轮支架(6)、固定轮驱动电机(7)、固定轮(8)、芯块(9)、线阵相机(10)、导轮支架(11)和导轮角度调节器(12),其特征在于:所述核燃料芯块旋转前进装置设置有底板(4),所述底板(4)中部设置支片(5),所述支片(5)左侧的底板(4)上安装固定轮支架(6),所述固定轮支架(6)上安装固定轮(8),所述固定轮(8)前端安装固定轮驱动电机(7);所述支片(5)右侧的底板(4)上导轮支架(11),所述导轮支架(11)上安装导轮(2),所述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宫大为谢俊翔代小林何永琦刘柏君
申请(专利权)人: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