阀腔封堵装置和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02987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了一种阀腔封堵装置和方法,阀腔封堵装置包括阀体、阀座、主体和柔性密封环,阀体内具有阀腔,阀座安装于阀腔并将阀腔分隔为第一腔和第二腔,阀座设有朝向第一腔的密封环面,密封环面具有中心孔,第一腔通过中心孔和第二腔连通,密封环面用于与阀瓣配合密封,柔性密封环的内周面套设于主体并与主体可拆卸相连,主体和柔性密封环均位于第二腔内,柔性密封环的外周面和第二腔的内周壁挤压密封。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阀腔封堵装置具有避免阀门二次污染的优点。次污染的优点。次污染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阀腔封堵装置和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阀门
,具体地,涉及一种阀腔封堵装置和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阀门经长期使用后,阀瓣和阀座的密封面会发生磨损,严密性降低。由此需要依靠研磨来修复密封面。截止阀在研磨密封面时,会产生研磨碎屑/粉末,相关技术中的截止阀的研磨碎屑易留存于阀腔内,由此难以清理,易对阀门造成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一种阀腔封堵装置,该阀腔封堵装置具有避免阀门二次污染的优点。
[0004]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还提出一种阀腔封堵方法。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阀腔封堵装置包括阀体、阀座、主体和柔性密封环,所述阀体内具有阀腔,所述阀座安装于所述阀腔并将所述阀腔分隔为第一腔和第二腔,所述阀座设有朝向所述第一腔的密封环面,所述密封环面具有中心孔,所述第一腔通过所述中心孔和所述第二腔连通,所述密封环面用于与阀瓣配合密封;所述柔性密封环的内周面套设于所述主体并与所述主体可拆卸相连,所述主体和所述柔性密封环均位于所述第二腔内,所述柔性密封环的外周面和所述第二腔的内周壁挤压密封。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阀腔封堵装置,当研磨密封环面时,研磨碎屑向第二腔落入,由于柔性密封件对第二腔的封堵,柔性密封件阻挡了研磨碎屑向第二腔的深处下落,由此保护了第二腔,避免了第二腔的污染。
[0007]另外,主体和柔性密封环能够承接研磨碎屑,由此避免了研磨碎屑四散于阀腔内,减少了阀腔清理的难度,避免了研磨碎屑对阀腔的二次污染,从而避免了阀门的二次污染。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体具有朝向所述密封面的第一端面,所述第一端面的边沿设有朝所述主体内侧凹入的容纳槽,所述柔性密封环具有与所述第一端面平齐的第二端面,所述第二端面设有朝向所述容纳槽的斜面,所述斜面在所述柔性密封环的周向上延伸并和所述容纳槽连通。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体为柱形,所述主体的外周面设有外螺纹,所述柔性密封环的内周面设有内螺纹,所述柔性密封环通过所述内螺纹和所述外螺纹的配合和所述主体相连。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柔性密封环的内周面设有朝向所述柔性密封环的外周面凹入的卡槽,所述主体的外周面设有配合于所述卡槽内的卡块。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腔为柱形,所述柔性密封环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腔的直径,所述柔性密封环包括橡胶密封环和硅胶密封环中的任意一者。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体的所述第一端面设有适于人手把持的凸件。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凸件包括把手、手柄、挂钩和吊耳中的任意一者。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阀腔封堵方法,基于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阀腔封堵装置,包括以下步骤:
[0015]将柔性密封环套设于主体并与其相连。
[0016]将柔性密封环和主体塞入第二腔内,柔性密封环的外周面和第二腔的内周壁挤压密封。
[0017]使用砂布研磨密封环面,并产生研磨碎屑。
[0018]研磨碎屑向第二腔落入,柔性密封环和主体收集研磨碎屑。
[0019]由此,柔性密封环和主体实现了对于第二腔的封堵,以及对于研磨碎屑的收集。
[0020]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阀腔封堵方法的其它技术优势和上述实施例的阀腔封堵装置的技术优势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002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柔性密封环和主体收集研磨碎屑的过程包括:研磨碎屑通过斜面滑落并汇集于容纳槽。
[002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使用砂布研磨密封环面后,还包括:通过凸件将载有研磨碎屑的主体和柔性密封环从阀腔中取出;在取出主体和柔性密封环时,控制两者处于水平状态。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阀腔封堵装置的示意图。
[0024]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阀腔封堵装置的又一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1、阀体;11、阀腔;111、第一腔;112、第二腔;2、阀座;21、密封环面;22、中心孔;3、主体;31、容纳槽;4、柔性密封环;41、斜面;5、凸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7]下面结合图1

图2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阀腔封堵装置和方法。
[0028]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阀腔封堵装置包括阀体1、阀座2、主体3和柔性密封环4,阀体1内具有阀腔11,阀座2安装于阀腔11并将阀腔11分隔为第一腔111和第二腔112,阀座2设有朝向第一腔111的密封环面21,密封环面21具有中心孔22,第一腔111通过中心孔22和第二腔112连通,密封环面21用于与阀瓣配合密封。柔性密封环4的内周面套设于主体3并与主体3可拆卸相连,主体3和柔性密封环4均位于第二腔112内,柔性密封环4的外周面和第二腔112的内周壁挤压密封。
[0029]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阀腔封堵装置,主体3作为柔性密封件的支撑体,便于带动柔性密封件进出第二腔112。当研磨密封环面21时,研磨碎屑向第二腔112落入,由于柔性密封件对第二腔112的封堵,柔性密封件阻挡了研磨碎屑向第二腔112的深处下落,由此保护了第二腔112,避免了第二腔112的污染。
[0030]另外,主体3和柔性密封环4能够承接研磨碎屑,由此避免了研磨碎屑四散于阀腔11内,减少了阀腔11清理的难度,避免了研磨碎屑对阀腔11的二次污染,从而避免了阀门的二次污染。
[0031]可以理解地,由于柔性密封环4的外周面和第二腔112的内周壁挤压,由此两者之间的压力增大,从而增大了两者之间的摩擦力。该摩擦力保证了柔性密封环4位置的稳定。
[0032]可以理解地,第一腔111位于第二腔112的上方。
[0033]为了便于理解,图1中的箭头A所示为阀腔封堵装置的上下方向/竖向。
[0034]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主体3具有朝向密封面的第一端面,第一端面的边沿设有朝主体3内侧凹入的容纳槽31,柔性密封环4具有与第一端面平齐的第二端面,第二端面设有朝向容纳槽31的斜面41,斜面41在柔性密封环4的周向上延伸并和容纳槽31连通。
[0035]由此,研磨碎屑向柔性密封件落入时,研磨碎屑先落入斜面41,斜面41将研磨碎屑导流至容纳槽31,容纳槽31实现了对研磨碎屑的收集,由此避免了研磨碎屑的四散,便于集中清理研磨碎屑。
[0036]可以理解地,容纳槽31为在柔性密封环4周向上延伸的环槽,斜面41为在柔性密封环4周向上延伸的环形面。
[0037]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主体3为柱形,主体3的外周面设有外螺纹,柔性密封环4的内周面设有内螺纹,柔性密封环4通过内螺纹和外螺纹的配合和主体3相连。
[003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阀腔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和阀座,所述阀体内具有阀腔,所述阀座安装于所述阀腔并将所述阀腔分隔为第一腔和第二腔,所述阀座设有朝向所述第一腔的密封环面,所述密封环面具有中心孔,所述第一腔通过所述中心孔和所述第二腔连通,所述密封环面用于与阀瓣配合密封;和主体和柔性密封环,所述柔性密封环的内周面套设于所述主体并与所述主体可拆卸相连,所述主体和所述柔性密封环均位于所述第二腔内,所述柔性密封环的外周面和所述第二腔的内周壁挤压密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腔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具有朝向所述密封面的第一端面,所述第一端面的边沿设有朝所述主体内侧凹入的容纳槽,所述柔性密封环具有与所述第一端面平齐的第二端面,所述第二端面设有朝向所述容纳槽的斜面,所述斜面在所述柔性密封环的周向上延伸并和所述容纳槽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腔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为柱形,所述主体的外周面设有外螺纹,所述柔性密封环的内周面设有内螺纹,所述柔性密封环通过所述内螺纹和所述外螺纹的配合和所述主体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腔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密封环的内周面设有朝向所述柔性密封环的外周面凹入的卡槽,所述主体的外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肖王苗苗席京彬吴志军刘汝卫王庆武魏文斌杨鹏屈灵娇朱润泽张崇琨陈志高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核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