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抗CD47抗体及使用方法
[0001]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0002]本申请要求于2020年9月28日提交的国际专利申请号PCT/CN2020/118320的优先权,其内容通过引用方式整体并入本文,并要求其优先权。
[0003]本公开涉及结合CD47的抗体和抗体衍生物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4]CD47(也称为IAP、MER6和OA3)是一种膜受体,其具有胞外N末端结构域、五个跨膜结构域和C末端胞内尾部。它结合多种膜整联蛋白和两种可溶性配体,即血小板反应蛋白
‑
1(TSP
‑
1)和信号调节蛋白α(SIRPα)。CD47参与多种细胞过程,包括细胞凋亡、增殖、粘附和迁移。此外,它还在免疫和血管生成应答中发挥关键作用。具体地,CD47作为向巨噬细胞发出的“别吃我”的信号起作用,并有助于在生理条件下维持非恶性细胞的免疫耐受性。广泛范围的肿瘤细胞过表达这种免疫抑制信号传导分子,从而有助于这些肿瘤细胞的存活。考虑到CD47在免疫调节中的重要作用,本领域需要开发靶向CD47的治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结合CD47的抗体,所述抗体包含:a)重链可变区,所述重链可变区包含:(1)重链可变区CDR
‑
H1,所述CDR
‑
H1包含SEQ ID NO:1、11、21、31、41、51和61中任一者的氨基酸序列,或其包含至多约3个氨基酸取代的变体;(2)重链可变区CDR
‑
H2,所述CDR
‑
H2包含SEQ ID NO:2、12、22、32、42、52和62中任一者的氨基酸序列,或其包含至多约3个氨基酸取代的变体;和(3)重链可变区CDR
‑
H3,所述CDR
‑
H3包含SEQ ID NO:3、13、23、33、43、53和63中任一者的氨基酸序列,或其包含至多约3个氨基酸取代的变体;和b)轻链可变区,所述轻链可变区包含:(1)轻链可变区CDR
‑
L1,所述CDR
‑
L1包含SEQ ID NO:4、14、24、34、44、54和64中任一者的氨基酸序列,或其包含至多约3个氨基酸取代的变体;(2)轻链可变区CDR
‑
L2,所述CDR
‑
L2包含SEQ ID NO:5、15、25、35、45、55和65中任一者的氨基酸序列,或其包含至多约3个氨基酸取代的变体;和(3)轻链可变区CDR
‑
L3,所述CDR
‑
L3包含SEQ ID NO:6、16、26、36、46、56和66中任一者的氨基酸序列,或其包含至多约3个氨基酸取代的变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体,其中所述抗体以1
×
10
‑8M或更低的KD结合CD47。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抗体,其中所述抗体以5
×
10
‑9M或更低的KD结合CD47。4.根据权利要求1
‑
3中任一项所述的抗体,其中所述抗体以约1
×
10
‑
11
M至约1
×
10
‑8M之间的KD结合CD47。5.根据权利要求1
‑
4中任一项所述的抗体,其中所述抗体以约1
×
10
‑
10
M至约1
×
10
‑8M之间的KD结合CD47。6.根据权利要求1
‑
5中任一项所述的抗体,其中所述抗体与参考抗CD47抗体交叉竞争,所述参考抗CD47抗体包含:a)重链可变结构域(VH)序列,所述VH序列含有(1)包含SEQ ID NO: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CDR
‑
H1,(2)包含SEQ ID 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CDR
‑
H2,和(3)包含SEQ ID NO:3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CDR
‑
H3;和轻链可变结构域(VL)序列,所述VL序列含有(1)包含SEQ ID NO:4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CDR
‑
L1,(2)包含SEQ ID NO:5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CDR
‑
L2,和(3)包含SEQ ID NO:6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CDR
‑
L3;b)重链可变结构域(VH)序列,所述VH序列含有(1)包含SEQ ID NO:1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CDR
‑
H1,(2)包含SEQ ID NO:1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CDR
‑
H2,和(3)包含SEQ ID NO:13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CDR
‑
H3;和轻链可变结构域(VL)序列,所述VL序列含有(1)包含SEQ ID NO:14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CDR
‑
L1,(2)包含SEQ ID NO:15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CDR
‑
L2,和(3)包含SEQ ID NO:16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CDR
‑
L3:c)重链可变结构域(VH)序列,所述VH序列含有(1)包含SEQ ID NO:2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CDR
‑
H1,(2)包含SEQ ID NO:2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CDR
‑
H2,和(3)包含SEQ ID NO:23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CDR
‑
H3;和轻链可变结构域(VL)序列,所述VL序列含有(1)包含SEQ ID NO:24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CDR
‑
L1,(2)包含SEQ ID NO:25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CDR
‑
L2,和(3)包含SEQ ID NO:26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CDR
‑
L3;d)重链可变结构域(VH)序列,所述VH序列含有(1)包含SEQ ID NO:31所示的氨基酸序
列的CDR
‑
H1,(2)包含SEQ ID NO:3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CDR
‑
H2,和(3)包含SEQ ID NO:33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CDR
‑
H3;和轻链可变结构域(VL)序列,所述VL序列含有(1)包含SEQ ID NO:34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CDR
‑
L1,(2)包含SEQ ID NO:35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CDR
‑
L2,和(3)包含SEQ ID NO:36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CDR
‑
L3;e)重链可变结构域(VH)序列,所述VH序列含有(1)包含SEQ ID NO:4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CDR
‑
H1,(2)包含SEQ ID NO:4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CDR
‑
H2,和(3)包含SEQ ID NO:43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CDR
‑
H3;和轻链可变结构域(VL)序列,所述VL序列含有(1)包含SEQ ID NO:44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CDR
‑
L1,(2)包含SEQ ID NO:45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CDR
‑
L2,和(3)包含SEQ ID NO:46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CDR
‑
L3;f)重链可变结构域(VH)序列,所述VH序列含有(1)包含SEQ ID NO:5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CDR
‑
H1,(2)包含SEQ ID NO:5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CDR
‑
H2,和(3)包含SEQ ID NO:53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CDR
‑
H3;和轻链可变结构域(VL)序列,所述VL序列含有(1)包含SEQ ID NO:54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CDR
‑
L1,(2)包含SEQ ID NO:55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CDR
‑
L2,和(3)包含SEQ ID NO:56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CDR
‑
L3;或g)重链可变结构域(VH)序列,所述VH序列含有(1)包含SEQ ID NO:6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CDR
‑
H1,(2)包含SEQ ID NO:6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CDR
‑
H2,和(3)包含SEQ ID NO:63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CDR
‑
H3;和轻链可变结构域(VL)序列,所述VL序列含有(1)包含SEQ ID NO:64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CDR
‑
L1,(2)包含SEQ ID NO:65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CDR
‑
L2,和(3)包含SEQ ID NO:66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CDR
‑
L3。7.根据权利要求1
‑
6中任一项所述的抗体,其中所述抗体包含:a)重链可变区,所述重链可变区包含CDR
‑
H1结构域、CDR
‑
H2结构域和CDR
‑
H3结构域,其中所述CDR
‑
H1结构域、所述CDR
‑
H2结构域和所述CDR
‑
H3结构域分别含有包含在参考重链可变区中的CDR
‑
H1结构域、CDR
‑
H2结构域和CDR
‑
H3结构域,所述参考重链可变区包含选自由SEQ ID NO:7、17、27、37、47、57和67组成的组的氨基酸序列;和b)轻链可变区,所述轻链可变区包含CDR
‑
L1结构域、CDR
‑
L2结构域和CDR
‑
L3结构域,其中所述CDR
‑
L1结构域、所述CDR
‑
L2结构域和所述CDR
‑
L3结构域分别含有包含在参考轻链可变区中的CDR
‑
L1结构域、CDR
‑
L2结构域和CDR
‑
L3结构域,所述参考轻链可变区包含选自由SEQ ID NO:8、18、28、38、48、58和68组成的组的氨基酸序列。8.根据权利要求1
‑
7中任一项所述的抗体,其中所述抗体包含:重链可变结构域(VH)序列,所述VH序列含有(1)包含SEQ ID NO: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CDR
‑
H1,(2)包含SEQ ID 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CDR
‑
H2,和(3)包含SEQ ID NO:3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CDR
‑
H3;和轻链可变结构域(VL)序列,所述VL序列含有(1)包含SEQ ID NO:4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CDR
‑
L1,(2)包含SEQ ID NO:5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CDR
‑
L2,和(3)包含SEQ ID NO:6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CDR
‑
L3。9.根据权利要求1
‑
7中任一项所述的抗体,其中所述抗体包含:重链可变结构域(VH)序列,所述VH序列含有(1)包含SEQ ID NO:1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CDR
‑
H1,(2)包含SEQ ID NO:1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CDR
‑
H2,和(3)包含SEQ ID NO:13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CDR
‑
H3;和轻链可变结构域(VL)序列,所述VL序列含有(1)包含SEQ ID NO:14所示的氨基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锦堂,曾琪铃,姜伟东,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复宏汉霖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上海复宏汉霖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