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卡箍式内后视镜结构及安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00551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卡箍式内后视镜结构及安装方法,包括承载组件,包括安装座、球头杆和后盖,所述安装座与球头杆固定连接,所述球头杆的一端伸入后视镜后盖内部;以及调节组件,包括卡箍、基板和拨杆,所述基板与后盖固定连接,所述卡箍安装在基板上,所述拨杆与基板固定连接。采用杠杆卡箍式结构,在杠杆调节力矩下通过弹簧卡箍结合,基板凹槽与球头的包紧力保持稳定调节力矩;利用调节拨杆通过弹簧力传动到球头杆上,不会因为调节力矩的影响而使基板凹槽和球头杆的包紧力产生变化;通过弹簧卡箍,解决了温度变化而使内后视镜基板凹槽与球头杆的过盈包紧力变小或调节拨杆产生联动。头杆的过盈包紧力变小或调节拨杆产生联动。头杆的过盈包紧力变小或调节拨杆产生联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卡箍式内后视镜结构及安装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载内后视镜领域,尤其是一种卡箍式内后视镜结构及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有内后视镜基板结构是杠杆式调节上下左右内后视镜,该结构受力传动单一,受调节力矩影响,力矩越短调节力越大,反之变小;且受温度影响比较大(60℃)时,高温状态下基板与球头杆的配合力变小,内后视镜容易产生松动;内后视镜低温(

30℃)时,基板凹槽收缩与球头过盈量大,上下调节内后视镜时基板受力大(调节力矩4.3N.m),导致拨杆受力产生随动。该结构可分为PP材料基板和POM材料基板,PP材料基板受温度影响大,基板与球头过盈容易导致基板磨损,此结构材料成本低,强度弱;POM材料基板与球头过盈受磨损较小,但因为受温度影响,内后视镜调节力矩不稳定,调节时容易产生松动或拨杆联动。
[0003]所存在问题,一是杠杆式基板结构受温度影响大,高温时内后视镜容易松动,低温时调节内后视镜容易产生拨杆联动;二是杠杆式基板结构成本低,结构简单,但调节力矩时基板凹槽与球头的包紧力不稳定;三室PP或POM材料的杠杆式基板结构强度弱,与球头过盈配合受磨损后,调节力矩变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05]鉴于上述和/或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
[0006]因此,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单一杠杆式基板结构受温度影响,在高温状态下调节内后视镜不松动,在低温状态下调节内后视镜不产生拨杆联动的问题和杠杆式基板结构调节力矩时,基板凹槽与球头的包紧力不稳定的问题,以及PP或POM材料的杠杆式基板结构强度弱,与球头过盈配合受磨损后,调节力矩变小问题。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卡箍式内后视镜结构,包括,
[0008]承载组件,包括安装座、球头杆和后盖,所述安装座与球头杆固定连接,所述球头杆的一端伸入后视镜后盖内部;以及,
[0009]调节组件,包括卡箍、基板和拨杆,所述基板与后盖固定连接,所述卡箍安装在基板上,所述拨杆与基板固定连接。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卡箍式内后视镜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基板包括板体、凹槽开片和弹簧槽,所述板体与后盖固定连接,所述卡箍固定在凹槽开片上,所述球头杆与凹槽开片连接,所述卡箍与凹槽开片固定连接,所述拨杆与弹簧槽固定连接。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卡箍式内后视镜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后盖包括上固定槽、中固定槽和下固定槽,所述上固定槽、中固定槽和下固定槽自上而下设置于后盖中
部,所述上固定槽和中固定槽与基板固定连接,所述下固定槽与拨杆固定连接;
[0012]所述后盖还包括球杆孔和拨杆孔,所述球杆孔设置在后盖的背面,所述球头杆穿过球杆孔与凹槽开片连接,所述拨杆孔设置于后盖下端。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卡箍式内后视镜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板体包括固定柱和定位板,所述固定柱安装在上固定槽中,所述定位板设置在中固定槽内。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卡箍式内后视镜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拨杆包括调节拨片、旋转柱和弹簧拨片,所述调节拨片穿过拨杆孔伸出后盖下端,所述旋转柱安装在下固定槽内,所述弹簧拨片与旋转柱固定连接。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卡箍式内后视镜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中部放置在弹簧槽内,所述弹性件两端分别放置在由两个弹簧拨片组成的V形槽内。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卡箍式内后视镜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球头杆包括杆体、杆头和接线腔,所述杆体和杆头固定连接,所述杆体上端与安装座固定连接,所述杆头伸入凹槽开片内,所述接线腔设置在杆体和杆头内部。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卡箍式内后视镜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还包括镜面组件,包括镜片托板、连接板和镜片,所述镜片托板一端与后盖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镜片与连接板固定连接。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卡箍式内后视镜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还包括电性组件,包括连接线和插座箱,所述连接线一端与插座箱连接,另一端经过基板上的导向槽穿过凹槽开片和球头杆连接外部,所述插座箱固定安装在后盖内。
[0019]一种卡箍式内后视镜的安装方法,包括,
[0020]S1:卡箍套接在凹槽开片上;
[0021]S2:球头杆压装在基板的球碗内;
[0022]S3:板体上端的固定柱对齐上固定槽,基板的板体中部的定位板对齐中固定槽,基板压装在后盖内;
[0023]S4:弹性件放置在弹簧槽内;
[0024]S5:拨杆压装在后盖下方;
[0025]S6:插座箱固定在后盖;
[0026]S7:镜片托板、连接板和镜片组装后与后盖压装完成。
[002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采用杠杆卡箍式结构,在杠杆调节力矩下通过弹簧卡箍结合,基板凹槽与球头的包紧力保持稳定调节力矩;利用调节拨杆通过弹簧力传动到球头杆上,不会因为调节力矩的影响而使基板凹槽和球头杆的包紧力产生变化;通过弹簧卡箍,解决了温度变化而使内后视镜基板凹槽与球头杆的过盈包紧力变小或调节拨杆产生联动。
附图说明
[002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0029]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的卡箍式内后视镜结构及安装方法中整体结构爆炸示意图;
[0030]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的卡箍式内后视镜结构及安装方法中调节组件和后盖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的卡箍式内后视镜结构及安装方法中基板和卡箍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的卡箍式内后视镜结构及安装方法中调节组件和球头杆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的卡箍式内后视镜结构及安装方法中后盖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6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的卡箍式内后视镜结构及安装方法中拨杆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7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的卡箍式内后视镜结构及安装方法中力矩调节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8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的卡箍式内后视镜结构及安装方法中弹簧力传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卡箍式内后视镜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组件(100),包括安装座(101)、球头杆(102)和后盖(103),所述安装座(101)与球头杆(102)固定连接,所述球头杆(102)的一端伸入后视镜后盖(103)内部;以及,调节组件(200),包括卡箍(201)、基板(202)和拨杆(203),所述基板(202)与后盖(103)固定连接,所述卡箍(201)安装在基板(202)上,所述拨杆(203)与基板(202)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箍式内后视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202)包括板体(202a)、凹槽开片(202b)和弹簧槽(202c),所述板体(202a)与后盖(103)固定连接,所述卡箍(201)固定在凹槽开片(202b)上,所述球头杆(102)与凹槽开片(202b)连接,所述卡箍(201)与凹槽开片(202b)固定连接,所述拨杆(203)与弹簧槽(202c)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箍式内后视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103)包括上固定槽(103a)、中固定槽(103b)和下固定槽(103c),所述上固定槽(103a)、中固定槽(103b)和下固定槽(103c)自上而下设置于后盖(103)中部,所述上固定槽(103a)和中固定槽(103b)与基板(202)固定连接,所述下固定槽(103c)与拨杆(203)固定连接;所述后盖(103)还包括球杆孔(103d)和拨杆孔(103e),所述球杆孔(103d)设置在后盖(103)的背面,所述球头杆(102)穿过球杆孔(103d)与凹槽开片(202b)连接,所述拨杆孔(103e)设置于后盖(103)下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卡箍式内后视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202a)包括固定柱(202a

1)和定位板(202a

2),所述固定柱(202a

1)安装在上固定槽(103a)中,所述定位板(202a

2)设置在中固定槽(103b)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卡箍式内后视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拨杆(203)包括调节拨片(203a)、旋转柱(203b)和弹簧拨片(203c),所述调节拨片(203a)穿过拨杆孔(103e)伸出后盖(103)下端,所述旋转柱(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巍谭辉廖丽娜徐林邦陈科光
申请(专利权)人: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