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红釉陶瓷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99985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铁红釉陶瓷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施釉,将含有氧化铁的釉浆施于素烧坯体上并在8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铁红釉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陶瓷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铁红釉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陶瓷红釉是人们喜爱收藏的釉色。红釉分为郎红、祭红、釉里红、矾红、胭脂红、铁红、锰红等特色釉料。大部分红釉是以铜元素着色在还原气氛中烧成所得,烧成工艺及其配方尤为重要。否则其呈色达不到予定要求。
[0003]申请号为CN201410143644.6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陶瓷用大红釉料制成陶瓷产品的方法,包括:将底釉和面釉在陶瓷坯体上上釉,将上好釉的陶瓷坯体采用氧化焰烧制,按每小时升温95

105℃升到300℃,然后按每小时升温145

155℃升到700℃,最后按每小时升温190

210℃升到1250℃,然后停火降温冷却。
[0004]上述陶瓷产品中的面釉采用了包裹型镉硒红作为着色剂,烧制过程中需要进行多次温度的调节,其操作麻烦且当调节不当则会造成陶瓷出现开裂等问题,同时镉硒红具有一定的毒性,制备的陶瓷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不安全的问题。
[0005]在申请号为CN201410444569.7的专利申请文件中公开了一种铁锈红釉料,制备工艺如下:将所述各成分按比例搅拌混合,装炉煅烧,升温第一阶段6.5小时,温度从室温匀速升温至1100℃,升温第二阶段1小时,温度从1100℃匀速升温至1150℃,升温第三阶段2.5小时,温度从1150℃匀速升温至1220℃,升温第四阶段2小时,温度从1120℃匀速升温至1250℃,然后降温,降温第一阶段1小时,由1250匀速降至1240℃,降温第二阶段1.5小时,由1240匀速降至1220℃,降温第三阶段1小时,由1220匀速降至950℃,降温第四阶段4小时,由950匀速降至室温,最后出窑。
[0006]上述铁锈红釉料中是将氧化铁氧化来呈现出铁红色,但是其釉料在进行烧制过程中也是需要进行多次温度的调节,其操作麻烦且容易改变釉料呈现的颜色。
[0007]现针对铁红釉陶瓷需要一种易控制且色彩呈现鲜艳柔和的铁红釉陶瓷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8]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铁红釉陶瓷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缺少一种易控制且色彩呈现鲜艳柔和的铁红釉陶瓷制备方法这一问题。
[000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铁红釉陶瓷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0]S1、施釉,将含有氧化铁的釉浆施于素烧坯体上并在80

100℃温度下或自然干燥至含水质量比为1%以下;
[0011]S2、烧成,干燥后的釉坯置于温度为1220

1250℃的窑炉内烧制10

12h且窑炉的氧气体积浓度控制在2%

4%之间,后在1200

1220℃温度下30

60min再自然冷却。
[0012]进一步,采用80

100目的筛网进行过筛且釉浆的比重为1.55

1.65,粘度为35

40m2/s。
[0013]进一步,所述釉浆的制备如下:
[0014]按一定比例称量好长石、石英、方解石、滑石、氧化锌、氧化铁以及骨灰,后投入湿式球磨机中粉碎研磨48

50h,且按照质量比计算湿式球磨机中的料:球:水=1:1.5~2:0.6;
[0015]再搅拌均化30

40天。
[0016]进一步,所述釉浆的制备中釉浆细度为万孔筛余0.3%

0.5%。
[0017]进一步,所述釉浆中各组分按照质量份数计算包括:
[0018][0019]进一步,所述素烧坯体的制备如下:
[0020]a1、原料加工,将原料加工形成泥料;
[0021]a2、坯体成型,泥浆经过成型、精修后形成坯体,坯体在80

100℃温度下或自然干燥至含水质量比为1%以下;
[0022]a3、素烧,将干燥后的坯体置于温度为750

800℃的窑炉内素烧8

10h,后自然冷却。
[0023]进一步,所述a1步骤中具体是:
[0024]按照一定比例称量好高岭土、长石、石英以及粘土,后投入湿式球磨机中粉碎研磨20

22h形成坯浆,且按照质量比计算湿式球磨机中的料:球:水=1:1.5~2:0.7;
[0025]将制得的坯浆压制脱水至含水质量为25%

30%的泥饼,后均化陈腐1

2个月;
[0026]再均化泥饼,并在真空练泥机中反复抽真空练泥2

3次。
[0027]进一步,所述坯浆的细度为万孔筛余0.3%

0.5%,且其比重为1.5

1.6。
[0028]进一步,所述坯浆中的各组分按照质量份数计算包括:
[0029][0030]本专利技术还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铁红釉陶瓷,由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铁红釉陶瓷制备方法进行制备。
[0031]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32]1、本铁红釉陶瓷制备方法中以氧化铁来作为显色剂,且在烧制过程中进行将温度
控制在1220

1250℃,并控制氧气浓度为2%

4%,来快捷的制备表面呈现鲜艳柔和的铁红釉陶瓷;
[0033]2、工艺简单、成本低、易控制且合格率高。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35]实施例1
[0036]一、素烧坯体成型加工
[0037]1、坯泥的原料加工
[0038]1.1、称量高岭土25份、长石20份、石英20份以及粘土10份,后投入至湿式球磨机内粉碎加工;其中,湿式球磨机内的料:球:水的质量占比为1:1.5:0.7。
[0039]1.2、湿式球磨机内对物料球磨20h;此时,坯浆细度为3%

5%(万孔筛余),比重为1.5

1.6。
[0040]1.3、将球磨好的坯浆转入浆池中,后不断搅拌防止发生沉淀;并采用抽浆泵将浆池内的坯浆抽入压滤机中,压制脱水形成泥饼,泥饼的含水质量占比为25%

30%;后拖至泥库中均化陈腐1个月,使泥饼中的水分分布均匀且其中包含的腐殖酸钠醇化,来增加坯料的可塑性。
[0041]1.4、经均化泥饼,在真空练泥机中反复抽真空练泥2次,其中,所述真空练泥机中的真空度为95%;使泥料空气排除,减少气孔,水份均匀、结构致密,提高了可塑性。并且练泥后的坯泥中水份质量占比为20%

30%。
[0042]2、坯体成型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铁红釉陶瓷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施釉,将含有氧化铁的釉浆施于素烧坯体上并在80

100℃温度下或自然干燥至含水质量比为1%以下;S2、烧成,干燥后的釉坯置于温度为1220

1250℃的窑炉内烧制10

12h且窑炉的氧气体积浓度控制在2%

4%之间,后在1200

1220℃温度下保温30

60min再自然冷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红釉陶瓷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1步骤之前,采用80

100目的筛网进行过筛且釉浆的比重为1.55

1.65,粘度为35

40m2/s。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铁红釉陶瓷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釉浆的制备如下:按一定比例称量好长石、石英、方解石、滑石、氧化锌、氧化铁以及骨灰,后投入湿式球磨机中粉碎研磨48

50h,且按照质量比计算湿式球磨机中的料:球:水=1:1.5

2:0.6;再搅拌均化30

40天。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铁红釉陶瓷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釉浆的制备中釉浆细度为万孔筛余0.3%

0.5%。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铁红釉陶瓷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釉浆中各组分按照质量份数计算包括:长石
ꢀꢀꢀꢀꢀ
40

60份;石英
ꢀꢀꢀꢀꢀ
10

30份;方解石
ꢀꢀꢀ5‑
15份;滑石
ꢀꢀꢀꢀꢀ5‑
15份;氧化锌
ꢀꢀꢀ1‑
5份;氧化铁
ꢀꢀꢀ
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磊施占杰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