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抗热震的陶瓷器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7488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陶瓷器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抗热震的陶瓷器皿。其技术方案包括:陶瓷器皿本体、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陶瓷器皿本体的内部分别由第一釉料层与第二釉料层组成,陶瓷器皿本体的外围固定安装有器皿边沿,器皿边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把手,器皿边沿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把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胚料层、第一釉料层和第二釉料层之间的相互配合,胚料层的材料成分能够提高陶瓷的抗热震性,第一釉料层和第二釉料层材料成分抗热震性能好,通过设置有防腐蚀涂料和陶瓷涂料之间的相互配合,防腐蚀涂料能够避免陶瓷发生腐蚀,陶瓷涂料能够提高陶瓷器皿的耐高温性、耐磨性和耐抗菌性。磨性和耐抗菌性。磨性和耐抗菌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抗热震的陶瓷器皿


[0001]本技术涉及陶瓷器皿
,具体为一种高抗热震的陶瓷器皿。

技术介绍

[0002]陶瓷是陶器与瓷器的统称,是以粘土等天然硅酸盐为主要原料烧成的制品,器皿是指用以盛装物品的物件的总称,而陶瓷器皿就是用陶瓷材料制成的盛装物品的物件,在日常生活中,主要用作碗、碟、杯、盘、盆等用具领域,陶瓷器皿在出窑时需要进行抗热震检测,以检测陶瓷器皿质量是否合格,其中申请号为“CN114651626A”所公开的“一种陶瓷器皿”,其已经解决了一些高度较高重量较大的花盆来说,清理托盘内的水比较麻烦,而且托盘里的水一直堆积不排走的话,外界的空气无法进入花盆底部的植物根系处,造成植物无法呼吸氧气,影响植物花卉的生长的多种弊端,再经过进一步检索发现,申请号为“CN110122110B”所公开的“一种陶瓷器皿”,其通过具体的技术结构设置,切实的解决了现有的陶瓷花盆无法实时查看到花盆的水分残留量,且在阴雨天气无法对多余的雨水进行收集需要人为洒水等技术弊端,但是在实际使用时类似结构的陶瓷器皿还存在诸多缺陷,如:在高温环境下使用的陶瓷器皿,需要经受力及应力循环的作用,有时还会受到环境介质的侵蚀和冲刷以及温度骤变的热震冲击等,大多数的陶瓷器皿存在着抗热震性差的缺点,导致陶瓷器皿容易产生裂痕,影响使用寿命,经过长时间的使用盛放不同的物品,陶瓷器皿内侧会发生腐蚀的情况,外侧会产生损伤划痕并较为脏污,所以需要设计一种高抗热震的陶瓷器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抗热震的陶瓷器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抗热震的陶瓷器皿,包括陶瓷器皿本体、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所述陶瓷器皿本体的内部分别由第一釉料层与第二釉料层组成,所述陶瓷器皿本体的外围固定安装有器皿边沿,所述器皿边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把手,所述器皿边沿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把手,所述陶瓷器皿本体的内壁涂覆有防腐蚀涂料,所述器皿边沿底部的陶瓷器皿本体外围涂覆有陶瓷涂料。
[0005]通过握持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可以方便将陶瓷器皿本体提取起来,在烧制陶瓷器皿本体时,通过加入适当的稀土氧化物,也能够提高陶瓷器皿本体的抗热震性,选取的第一釉料层和第二釉料层材料其中氮化硅具有良好的高温强度,热膨胀系数较小,导热系数高,抗热震性能好的优点,氧化锆具有高温力学性能、高熔点、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等特点,从而能够加强陶瓷器皿本体外表面的热冲击和抗热震的性能,通过在陶瓷器皿本体内壁涂覆防腐蚀涂料,能够防止外界的腐蚀性介质接触涂层下的陶瓷表面,通过在陶瓷器皿本体外侧涂覆陶瓷涂料,能够提高陶瓷器皿的耐高温性、耐磨性和耐抗菌性。
[0006]优选的,所述陶瓷器皿本体的顶部开设有器皿口,且第一釉料层的一侧一体成型
有胚料层。通过器皿口可以方便将物品放置在陶瓷器皿本体内部,选取的胚料层材料成分为锂辉石、高岭土、石英砂、钾长石、钠长石、堇青石和稀土氧化物,其中的堇青石能够提高热导率,降低热膨胀系数的组元,能够有利于提高陶瓷器皿本体的抗热震性。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把手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凹槽,且第一凹槽的内壁开设有第一限位槽。通过将手指弯曲放置在第一凹槽内,能够方便将陶瓷器皿本体提取起来,通过将双手指尖放置在第一限位槽内进行限位,能够避免提取陶瓷器皿本体时手指发生滑动,导致陶瓷器皿本体发生掉落破碎的情况。
[0008]优选的,所述第二把手的底部开设有第二凹槽,且第二凹槽的内壁开设有第二限位槽。通过将手指弯曲放置在第二凹槽内,能够方便将陶瓷器皿本体提取起来,通过将双手指尖放置在第二限位槽内进行限位,能够避免提取陶瓷器皿本体时手指发生滑动,导致陶瓷器皿本体发生掉落破碎的情况。
[0009]优选的,所述陶瓷器皿本体的外围黏贴有粘贴垫,且粘贴垫的外围黏贴有硅胶垫。利用粘贴垫能够方便将硅胶垫黏贴在陶瓷器皿本体底部的外围,利用硅胶垫可以对陶瓷器皿本体的底部以及外围进行防护,避免搬运移动时磕碰到陶瓷器皿本体的底部导致发生破碎。
[0010]优选的,所述陶瓷器皿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器皿底座,陶瓷器皿本体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延伸至器皿边沿顶部的防溢圈。通过器皿底座起到支撑且方便进行放置的作用,避免陶瓷器皿本体直接放置在地面,其底部会逐渐发生磨损的情况,利用防溢圈能够在盛放液体时起到防溢出的作用,同时能够在搬运时避免发生晃动溢出。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通过设置有胚料层、第一釉料层和第二釉料层之间的相互配合,胚料层的材料成分为锂辉石、高岭土、石英砂、钾长石、钠长石、堇青石和稀土氧化物,其中的堇青石能够提高热导率,降低热膨胀系数的组元,能够有利于提高陶瓷的抗热震性,通过加入适当的稀土氧化物,能够提高陶瓷的抗热震性,第一釉料层和第二釉料层的材料成分为锂辉石、石英砂、长石、瓷石、氮化硅和氧化锆,其中氮化硅具有良好的高温强度,热膨胀系数较小,导热系数高,抗热震性能好的优点,氧化锆具有高温力学性能、高熔点、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等特点,从而能够加强陶瓷器皿的热冲击的性能。
[0013]2、通过设置有防腐蚀涂料和陶瓷涂料之间的相互配合,通过在陶瓷器皿本体内壁涂覆防腐蚀涂料,经过长时间的使用,能够防止外界的腐蚀性介质接触涂层下的陶瓷表面,避免陶瓷发生腐蚀,通过在陶瓷器皿外侧涂覆陶瓷涂料,能够提高陶瓷器皿的耐高温性、耐磨性和耐抗菌性,同时能够提高陶瓷器皿的硬度,使其不易产生划痕。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外观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器皿边沿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的器皿底座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陶瓷器皿本体;101、器皿口;102、器皿边沿;103、胚料层;104、第一釉料层;105、第二釉料层;2、第一把手;201、第一凹槽;202、第一限位槽;3、第二把手;301、第二
凹槽;302、第二限位槽;4、防腐蚀涂料;5、陶瓷涂料;6、粘贴垫;601、硅胶垫;7、器皿底座;8、防溢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文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0020]实施例一
[0021]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高抗热震的陶瓷器皿,包括陶瓷器皿本体1、第一把手2和第二把手3,陶瓷器皿本体1的内部分别由第一釉料层104与第二釉料层105组成,陶瓷器皿本体1的外围固定安装有器皿边沿102,器皿边沿10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把手2,器皿边沿102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把手3,陶瓷器皿本体1的内壁涂覆有防腐蚀涂料4,器皿边沿102底部的陶瓷器皿本体1外围涂覆有陶瓷涂料5;
[0022]陶瓷器皿本体1的顶部开设有器皿口101,且第一釉料层104的一侧一体成型有胚料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抗热震的陶瓷器皿,包括陶瓷器皿本体(1)、第一把手(2)和第二把手(3),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器皿本体(1)的内部分别由第一釉料层(104)与第二釉料层(105)组成,所述陶瓷器皿本体(1)的外围固定安装有器皿边沿(102),所述器皿边沿(10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把手(2),所述器皿边沿(102)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把手(3),所述陶瓷器皿本体(1)的内壁涂覆有防腐蚀涂料(4),所述器皿边沿(102)底部的陶瓷器皿本体(1)外围涂覆有陶瓷涂料(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抗热震的陶瓷器皿,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器皿本体(1)的顶部开设有器皿口(101),且第一釉料层(104)的一侧一体成型有胚料层(10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向阳李质彬
申请(专利权)人:醴陵市湘成陶瓷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