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猴耳环愈伤组织的诱导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7996493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组织培养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猴耳环愈伤组织的诱导方法及应用,包括以下步骤:使用消毒液对猴耳环外植体进行消毒灭菌处理,接种至培养基中培养5~30天,获得猴耳环愈伤组织;其中,培养条件包括:光照强度1500~3000Lx、光照时间10~12h/d、培养温度23~27℃以及湿度60~80%RH。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猴耳环愈伤组织的诱导方法,能够诱导猴耳环外植体在5天内快速形成愈伤组织,缩短培养周期;另外,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的诱导方法对猴耳环不同外植体类型进行研究,发现以无菌苗茎尖、茎段、叶柄与叶片为外植体的诱导率高达100%,拓宽了外植体的选择性,为今后诱导完整植株、实现猴耳环规模化量产奠定基础,为该物种优良品种的高效繁育提供了技术支持。效繁育提供了技术支持。效繁育提供了技术支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猴耳环愈伤组织的诱导方法及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组织培养
,涉及一种猴耳环愈伤组织的诱导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猴耳环(Archidendronclypearia),别名围涎树、蛟龙木、鸡心树、洗头树、落地金钱等,为豆科猴耳环属常绿乔木,高达十米,常生于1000米以下的溪边、密林和灌丛中。猴耳环不仅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还是一种重要的药材树种。其根、叶、果实和幼嫩茎枝均可入药,提取物还具有抑菌、镇痛、抗病毒等作用。猴耳环作为一种珍稀林药树种,目前主要通过野外采集猴耳环种子进行播种栽培而得,难以突破传统繁殖方式中种子易失活、繁殖系数低、生长周期长以及病虫害等难题;组织培养技术具有繁殖方式多、繁殖系数高、培养周期短以及效益好等优点,在一定程度上可解决此问题。
[0003]然而,国内研究工作者对猴耳环的快繁技术研究较少。目前,可以发现赵小兰以猴耳环种子实生苗茎段为外植体,通过丛生芽途径诱导猴耳环完整植株,进行离体快繁研究;王立以猴耳环幼苗的腋芽为外植体,对猴耳环组培苗生根及成活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付淑颖则以猴耳环成熟的种胚无菌萌发小苗为外植体,研究不同种类及浓度的植物生长物质对丛芽诱导增殖和植株再生的影响,建立猴耳环离体快繁体系。以上方法都是通过丛生芽途径对直接猴耳环离体快繁进行研究,而丛生芽诱导途经中外植体选取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通过诱导猴耳环愈伤组织建立快速繁殖技术体系,培育性状优良的高品质植株,实现猴耳环的人工规模化育苗和生产显得十分迫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突破现有技术中以直接途经实现猴耳环组织培养的现况,解决现有猴耳环组培技术中存在的外植体选择局限性的问题,提供一种猴耳环愈伤组织的诱导方法,该诱导方法生产成本低,外植体选择性广,繁殖速度快,对环境友好,能够高效培育猴耳环的愈伤组织。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上述猴耳环愈伤组织的诱导方法在培育猴耳环中的应用,通过利用上述方法诱导猴耳环愈伤组织建立快速繁殖技术体系,可培育出性状优良的高品质植株。
[0005]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6]一种猴耳环愈伤组织的诱导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使用消毒液对猴耳环外植体进行消毒灭菌处理,接种至诱导培养基中培养5~30天,获得猴耳环愈伤组织;其中,培养条件包括:光照强度1500~3000Lx、光照时间10~12h/d、培养温度23~27℃以及湿度60~80%RH。
[0007]进一步的,所述诱导培养基为MS培养基、1/2MS培养基、WPM培养基中的至少一种。优选的,所述诱导培养基为MS培养基,所述MS培养基为添加6

苄氨基嘌呤0.0~1.0mg/l,2,4

二氯苯氧乙酸0.0~2.0mg/l且pH为5.8~6.0、含蔗糖和琼脂的培养基。
[0008]进一步的,所述消毒液包括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质量分数为0.1%的氯化汞溶
液、质量分数为0.5%~5%的次氯酸钠溶液中的至少一种。优选的,所述消毒液包括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和质量分数为0.1%的氯化汞溶液。
[0009]进一步的,所述消毒灭菌处理包括以下操作中的至少一种:使用75%酒精的处理20~40s、使用质量分数为0.1%的氯化汞处理7~13min、使用质量分数为0.5%~5%的次氯酸钠处理2~20min。优选的,所述消毒灭菌处理操作包括:使用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处理20~40s,再使用质量分数为0.1%的氯化汞溶液处理7~13min。
[0010]进一步的,所述猴耳环外植体为猴耳环的茎尖、茎段、叶片、叶柄、子叶、根系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的,所述外植体为猴耳环实生苗或无菌苗的茎尖、茎段、叶柄、叶片、子叶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上述猴耳环愈伤组织的诱导方法在培育猴耳环中的应用,通过利用上述方法诱导猴耳环愈伤组织建立快速繁殖技术体系,可培育出性状优良的高品质植株。
[001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诱导方法可以显著提高猴耳环愈伤组织培养的存活率,其生产成本低,外植体选择性广,繁殖速度快,对环境友好,能够高效培育猴耳环的愈伤组织,有望实现猴耳环规模化量产,为该物种高效繁育提供了技术支持。
附图说明
[0013]图1:本专利技术所述诱导方法培养出的猴耳环愈伤组织图。
[0014]图2:本专利技术所述诱导方法培养出的猴耳环愈伤组织图。
[0015]图3:实施例1中组别4培养出的猴耳环愈伤组织图。
[0016]图4:实施例1中组别4培养出的猴耳环愈伤组织图。
[0017]图5:实施例2中组别6培养出的猴耳环愈伤组织图。
[0018]图6:实施例2中组别6培养出的猴耳环愈伤组织图。
[0019]图7:实施例3中组别2培养出的猴耳环愈伤组织图。
[0020]图8:实施例3中组别3培养出的猴耳环愈伤组织图。
[0021]图9:实施例3中组别5培养出的猴耳环愈伤组织图。
[0022]图10:实施例3中组别5培养出的猴耳环愈伤组织图。
[0023]图11:实施例3中组别6培养出的猴耳环愈伤组织图。
[0024]图12:实施例3中组别6培养出的猴耳环愈伤组织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但本专利技术不限于此。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所有器具均经过灭菌处理,所涉及的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本领域常用的方法,所涉及的试剂,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普通商业途径获得,对具体商业途径不作限定。
[0026]需提前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所选用的猴耳环外植体采自惠州种植基地的猴耳环枝条,经中国科学院华南国家植物园华南植物鉴定中心鉴定为豆科含羞草亚科猴耳环属植物猴耳环,拉丁学名为Archidendronclypearia(Jack)I.C.Nielsen[Pithecellobiumclypearia(Jack)Benth]。
[0027]本专利技术所述猴耳环愈伤组织的诱导方法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步骤如下:使用消毒液
对猴耳环外植体进行消毒灭菌处理,接种至培养基中培养5~30天,获得猴耳环愈伤组织;其中,培养条件为:光照强度1500~3000Lx、光照时间10~12h/d、培养温度23~27℃以及湿度60~80%RH。
[0028]更具体地,以一年生猴耳环茎尖为例,其优选的步骤如下:
[0029](1)取材并处理:将采摘的一年生猴耳环茎尖,用剪刀剪掉多余的侧枝,用洗衣粉浸泡清除表面灰尘后,流水冲洗20~40min,冲洗结束后使用超声波清洗仪清洗10~20min;处理完毕后将其放入到带有滤纸的培养皿中备用。
[0030](2)制备培养基:采用含有蔗糖和琼脂的MS培养基,加入6

苄氨基嘌呤(以下简称6

BA)0.5mg/l,2,4

二氯苯氧乙酸,(以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猴耳环愈伤组织的诱导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使用消毒液对猴耳环外植体进行消毒灭菌处理,接种至诱导培养基中培养5~30天,获得猴耳环愈伤组织;其中,培养条件包括:光照强度1500~3000Lx、光照时间10~12h/d、培养温度23~27℃以及湿度60~80%RH。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猴耳环愈伤组织的诱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诱导培养基为MS培养基、1/2MS培养基、WPM培养基中的至少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猴耳环愈伤组织的诱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诱导培养基为MS培养基,其中添加6

苄氨基嘌呤0.0~1.0mg/l,2,4

二氯苯氧乙酸0.0~2.0mg/l且pH为5.8~6.0。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一安杨佩容林福宇杨晓珊陈嘉杰李小玲黄丽纯李凤如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态合堂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