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马铃薯变温热处理茎尖脱毒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99041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马铃薯变温热处理茎尖脱毒方法,包括以下处理步骤:对马铃薯的芽进行光热不同期的变温热处理后,再进行茎尖剥离得到脱毒的马铃薯微茎尖;光热不同期的变温热处理是指在对马铃薯的芽进行培养处理的过程中,按照低温光照和高温黑暗的条件进行循环变温热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将高温处理阶段过程设置为暗周期,常温阶段为光周期,以保证马铃薯的芽在光照下的生长状态良好,经过前处理使得茎尖病毒真空范围扩大。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变温热处理结合茎尖培养可使达到较高的脱毒率,剥离的茎尖变大,剥离速度提升,成活率和脱毒率增高,拓展了马铃薯通过简单热处理脱毒的应用范围,使马铃薯茎尖脱毒完善技术更加完善,更有利于生产实践。践。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马铃薯变温热处理茎尖脱毒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马铃薯茎尖脱毒方法,属于作物病毒病脱毒


技术介绍

[0002]马铃薯茎尖分生组织培养脱毒技术是最早开始研究并应用的马铃薯脱毒技术,它能获得良好的脱毒效果,并且到目前为止仍应用广泛。该技术是从植株上剥离微小的茎尖进行组织培养,从而获得脱毒植株的方法。
[0003]茎尖脱毒技术已基本成熟,脱毒效果好、速度快,但它仍存在显著缺陷:在显微镜下剥离茎尖使其暴露在空气中,增加了被污染的风险;需要切取的茎尖微小,观察和操作都比较困难,剥离茎尖的效率较低。因此一些关于茎尖脱毒技术与其他脱毒方法结合的研究开始出现,目前国内外研究方向主要有茎尖脱毒技术的优化,探究不同因素对茎尖脱毒技术的影响和茎尖脱毒技术与其他脱毒方法的结合。
[0004]茎尖剥离结合化学药剂方法较单纯的茎尖培养脱毒技术来说,对切除茎尖的长度要求更低,剥离的茎尖可以大于1mm,提高剥离茎尖的效率,减少以往茎尖长度过短引起的褐化和玻璃化的风险,提高了成苗率。
[0005]茎尖培养结合热处理脱毒法是目前业界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马铃薯变温热处理茎尖脱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处理步骤:对马铃薯的芽进行光热不同期的变温热处理后,再进行茎尖剥离得到脱毒的马铃薯微茎尖;所述光热不同期的变温热处理是指在对马铃薯的芽进行培养处理的过程中,按照低温光照和高温黑暗的条件进行循环变温热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铃薯变温热处理茎尖脱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温热处理的条件为:18

20℃,10

14h光照;36

39℃,10

14h黑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马铃薯变温热处理茎尖脱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温热处理的光照强度为2000

3000LUX。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马铃薯变温热处理茎尖脱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热不同期的变温热处理的培养处理时间为一个月及以上。5.根据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马铃薯变温热处理茎尖脱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马铃薯的芽进行变温热处理时所选用的芽为马铃薯组培苗的芽。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马铃薯变温热处理茎尖脱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马铃薯组培苗是将携带病毒的马铃薯发芽块茎上的芽剪下,利用培养基进行培养后获得的病毒感染的组培苗。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马铃薯变温热处理茎尖脱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培养基进行培养包括依次进行的组织培养和继代扩繁;所述组织培养需先将携带PVY...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玉芝尹燕罗思捷熊兴耀胡新喜林原雷紫芊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