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转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992905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移动转向装置,属于机器人的技术领域,其中,包括支撑机构、移动机构和转向机构,移动机构安装在支撑机构上,且移动机构的下端设有滚轮;转向机构包括第一支撑座、第一驱动件、第一主动轮和第一从动轮,第一支撑座位于支撑机构的一侧,并与支撑机构连接,第一驱动件安装在第一支撑座上,第一主动轮套接于第一驱动件的输出轴;第一从动轮安装于支撑机构上,第一从动轮与第一主动轮啮合,第一从动轮设有安装部,滚轮位于安装部内,滚轮的旋转方向与第一从动轮的旋转方向相交;第一驱动件驱动第一从动轮旋转,从而使移动机构的滚轮在水平方向上实现顺时针或逆时针的转向;转向和移动在作业时互不干扰,配合起来地协调性较强。协调性较强。协调性较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移动转向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机器人的
,具体涉及一种移动转向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机械人一般具备移动的功能,现有的机器人的移动转向单元主要采用全向轮或麦克纳姆轮;全向轮跑动加速度增益小,转向反应较慢,难以满足快速转向的需求;麦克纳姆轮的移动速度较慢。而且现有的转向机构与移动机构协调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转向装置,实现了移动转向装置的快速转向,且转向与移动相互独立,提高移动转向装置的协调性。
[0004]其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移动转向装置,包括:
[0006]支撑机构,
[0007]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安装在所述支撑机构上,且所述移动机构的下端设有滚轮;
[0008]转向机构,所述转向机构包括第一支撑座、第一驱动件、第一主动轮和第一从动轮,所述第一支撑座位于所述支撑机构的一侧,并与所述支撑机构连接,所述第一驱动件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座上,所述第一主动轮位于所述第一支撑座上,且套接于所述第一驱动件的输出轴;...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移动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机构,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安装在所述支撑机构上,且所述移动机构的下端设有滚轮;转向机构,所述转向机构包括第一支撑座、第一驱动件、第一主动轮和第一从动轮,所述第一支撑座位于所述支撑机构的一侧,并与所述支撑机构连接,所述第一驱动件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座上,所述第一主动轮位于所述第一支撑座上,且套接于所述第一驱动件的输出轴;其中,所述第一从动轮安装于所述支撑机构上,所述第一从动轮与所述第一主动轮啮合,所述第一从动轮设有安装部,所述滚轮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安装部内,且所述滚轮的旋转方向与所述第一从动轮的旋转方向相交。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机构还包括编码器、第二从动轮和支撑套,所述支撑套位于所述第一支撑座的下端,且所述第二从动轮位于所述第一支撑座的上端;所述第二从动轮与所述第一从动轮啮合,所述第二从动轮套接于所述编码器的传动轴上,且所述编码器的传动轴的端部穿过所述第一支撑座,并位于所述支撑套内。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包括第二驱动件、传动组件、转轴和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下端安装在所述支撑机构上,所述传动组件位于所述支撑板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二驱动件相对设置;所述第二驱动件的输出端穿过所述支撑板的第一端,并与所述传动组件的上端连接;所述传动组件的下端套接在所述转轴的第二端,所述转轴的第三端穿过所述支撑板的第四端,并与所述滚轮的轴心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二主动轮、第三从动轮和传动带,所述第二主动轮位于所述支撑板的一侧,所述第二主动轮套接在所述第二驱动件的输出端上,且所述第二主动轮的外端与所述传动带的第五端转动配合,所述传动带的第六端与所述第三从动轮的外端传动配合,所述第三从动轮套接在所述转轴上。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还包括第一垫片、支撑件以及第一轴承,所述支撑件的下端安装在所述支撑机构上,并与所述支撑板相对设置,所述滚轮位于所述支撑件与所述支撑板之间;所述支撑件设有供所述转轴穿过的通孔,所述第一轴承套接于所述转轴的端部,并安装在所述通孔内;所述第一垫片安装在所述支撑件的外端,并套接在所述转轴上。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伟杰陈俊毅吴俊乐朱熙徐悦陈鸿彪莫明诚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