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池托盘及蓄电池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8949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04
本申请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蓄电池托盘及蓄电池组件。蓄电池托盘包括主体,在主体上设置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支撑壁,以及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支撑壁,在第一支撑壁的两侧分别设置限位壁,蓄电池承托在第二支撑壁上,并通过限位壁、第一支撑壁以及第二支撑壁围成的限位腔,由于限位壁与第二支撑壁在第一方向上具有间隔,可通过限位壁一方面提高对蓄电池在第一方向的固定的稳定性,另一方面,通过两个限位壁限定蓄电池在两个限位壁之间相对位移,进而有效提高托盘对蓄电池的限位效果。果。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蓄电池托盘及蓄电池组件


[0001]本申请涉及车辆
,具体涉及一种蓄电池托盘及蓄电池组件。

技术介绍

[0002]蓄电池作为整车的主要供电设备,是保障汽车电器设备整车运行的关键部件,而作为蓄电池安装固定的蓄电池托盘结构,为保障蓄电池在正常工况下平稳牢固、在发生碰撞事故情况下保证蓄电池的正常工作尤为重要。
[0003]相关技术中的蓄电池托盘整体为塑料材质,需要靠托盘底部的4颗螺栓沿竖直方向固定安装在车身上,蓄电池靠两根长螺杆Z向调节紧固,但这种蓄电池托盘结构在蓄电池拆装时需拧松两根螺杆并移除限位架,步棸相对繁琐,托盘对蓄电池的限位效果较差,蓄电池容易掉落,车辆具有断电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蓄电池托盘,其可以提高对蓄电池的限位固定效果,提高整体机械强度,降低用电设备断电的风险。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蓄电池托盘,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包括:
[0007]第一支撑壁,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支撑壁与第一安装位装配固定;
[0008]第二支撑壁,沿第二方向延伸,与所述第一支撑壁连接,所述第二支撑壁与第二安装位装配固定,所述第二支撑壁支撑蓄电池的底部,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之间具有第一夹角;
[0009]两个限位壁,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两个所述限位壁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壁的两侧,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限位壁与所述第二支撑壁之间具有间隔距离,所述限位壁、所述第一支撑壁及所述第二支撑壁围成有限位腔,所述蓄电池限位固定于所述限位腔内。
[0010]进一步的,还包括锁紧件,所述第二支撑壁包括连接端及开放端,所述连接端与所述第一支撑壁连接,所述开放端沿所述第二方向远离所述连接端,所述锁紧件设置于所述开放端,所述锁紧件包括面向所述第一支撑壁的第一锁紧面,所述第一锁紧面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
[0011]进一步的,所述锁紧件与所述第二支撑壁之间具有装配部,所述锁紧件通过所述装配部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开放端。
[0012]进一步的,所述装配部包括第一调节孔、第二调节孔及紧固件,所述第一调节孔及所述第二调节孔均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
[0013]所述锁紧件包括与所述第二支撑壁抵接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开设有所述第一调节孔,所述第二支撑壁面向所述第一调节孔开设有所述第二调节孔,所述紧固件穿过所述
第一调节孔与所述第二调节孔,以限定所述锁紧件与所述开放端在所述第一方向及所述第二方向相对位置。
[001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壁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包括面向所述第一锁紧面设置的第一限位面,所述第一限位面与所述第一锁紧面分别抵接于所述蓄电池其中一对相对设置的两个侧面。
[0015]进一步的,所述限位件包括第二限位面,所述第二限位面的一端朝向所述锁紧件,且所述第二限位面与所述第一支撑壁连接,所述第二限位面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限位面连接,所述第二限位面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之间具有第一夹角;
[0016]所述锁紧件包括第二锁紧面,所述第二锁紧面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壁抵接,所述第二锁紧面的另一端朝向所述第一支撑壁,且与所述第一锁紧面连接,所述第二锁紧面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之间具有第二夹角,所述第二限位面、所述第二支撑壁、所述第二锁紧面围成卡接腔,所述卡接腔与所述限位腔连通。
[0017]进一步的,所述限位腔具有开口,所述限位壁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导向部,所述蓄电池通过所述开口沿所述导向部限位固定于所述限位腔内。
[0018]进一步的,所述主体的外周具有环绕所述限位腔设置的止挡边。
[0019]进一步的,所述主体为一体成型的钣金结构。
[0020]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蓄电池组件,包括所述蓄电池托盘,还包括蓄电池,所述蓄电池设置于所述限位腔内。
[0021]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主体上设置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支撑壁,以及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支撑壁,在第一支撑壁的两侧分别设置限位壁,蓄电池承托在第二支撑壁上,并通过限位壁、第一支撑壁以及第二支撑壁围成的限位腔,由于限位壁与第二支撑壁在第一方向上具有间隔,可通过限位壁一方面提高对蓄电池在第一方向的固定的稳定性,另一方面,通过两个限位壁限定蓄电池在两个限位壁之间相对位移,进而有效提高托盘对蓄电池的限位效果。
附图说明
[0022]图1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蓄电池托盘的一个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2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蓄电池托盘的中主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3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蓄电池托盘的中主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4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蓄电池托盘的中主体与锁紧件装配前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6]图5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蓄电池托盘在装配蓄电池后部分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7]图6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蓄电池托盘在装配后的一个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7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蓄电池组件在装配后的一个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9]其中:
[0030]100、主体;
[0031]11、第一支撑壁;111、限位件;1、第一限位面;2、第二限位面;
[0032]12、第二支撑壁;121、连接端;122、开放端;133、第二调节孔;
[0033]13、限位壁; 131、导向部;
[0034]14、限位腔; 141、开口;
[0035]15、止挡边;
[0036]16、卡接腔;
[0037]17、装配孔;
[0038]200、锁紧件;
[0039]21、第一锁紧面;22、安装座;221、第一调节孔;23、紧固件;24、第二锁紧面;25、防转部;26、安装孔;27、加强筋;
[0040]300、第一方向;400、第二方向;500、第三方向;α、第一夹角;β、第二夹角;
[0041]Y1、可调节压紧过盈配合区域;
[0042]10、蓄电池;20、第一安装件;30、第二安装件;40、锁紧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43]以下将参照附图和优选实施例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中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应当理解,优选实施例仅为了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是为了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44]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专利技术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蓄电池托盘,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00),所述主体(100)包括:第一支撑壁(11),沿第一方向(300)延伸,第一支撑壁(11)用于与第一安装位装配固定;第二支撑壁(12),沿第二方向(400)延伸,与所述第一支撑壁(11)连接,所述第二支撑壁(12)用于与第二安装位装配固定,所述第二支撑壁(12)支撑蓄电池(10)的底部,所述第一方向(300)与所述第二方向(400)之间具有第一夹角;两个限位壁(13),沿所述第二方向(400)延伸,两个所述限位壁(13)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壁(11)的两侧,在所述第一方向(300)上,所述限位壁(13)与所述第二支撑壁(12)之间具有间隔距离,所述限位壁(13)、所述第一支撑壁(11)及所述第二支撑壁(12)围成有限位腔(14),所述蓄电池(10)限位固定于所述限位腔(14)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托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锁紧件(200),所述第二支撑壁(12)包括连接端(121)及开放端(122),所述连接端(121)与所述第一支撑壁(11)连接,所述开放端(122)沿所述第二方向(400)远离所述连接端(121),所述锁紧件(200)设置于所述开放端(122),所述锁紧件(200)包括面向所述第一支撑壁(11)的第一锁紧面(21),所述第一锁紧面(21)沿所述第一方向(300)延伸。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电池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件(200)与所述第二支撑壁(12)之间具有装配部,所述锁紧件(200)通过所述装配部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开放端(12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蓄电池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部包括第一调节孔(221)、第二调节孔(133)及紧固件(23),所述第一调节孔(221)及所述第二调节孔(133)均沿所述第二方向(400)延伸;所述锁紧件(200)包括与所述第二支撑壁(12)抵接的安装座(22),所述安装座(22)开设有所述第一调节孔(221),所述第二支撑壁(12)面向所述第一调节孔(221)开设有所述第二调节孔(133),所述紧固件(23)穿过所述第一调节孔(221)与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振纲蒋煜任佳智韩冲冲车跃光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