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动车辆的最优经济工作点的确定方法、装置、车辆、介质及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合动力汽车的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动车辆的最优经济工作点的确定方法、装置、车辆、介质及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混合动力汽车有燃油和电池两个能量来源,实现车辆低油耗的关键在于,如何协调发动机和电机的工作,以实现对两种能量的综合利用率最高。然而车辆运行时,发动机和电机可以运行在多个工作点,不同的工作点将会造成不同的能耗,同时上述工作点也会受到不同的驱动模式的限制,因此如何准确得到车辆最优经济工作点,能够最大程度地实现对能量的综合利用率最高,已成为工程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混动车辆的最优经济工作点的确定方法、装置、车辆、介质及设备,根据车辆在当前工作点对应的实际运行参数计算驾驶员轮端需求扭矩,同时计算出车辆在不同驱动模式下可运行的最经济工作点,通过计算当前工作点下的等效燃油消耗功率和车辆在不同驱动模式下的最经济工作点对应的最优等效燃油消耗功率,来确定混动车辆的最优经济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动车辆的最优经济工作点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动车辆至少包括:动力电池、发动机、驱动电机、发电机和离合器,所述发动机可通过所述离合器与车轮端结合或断开,所述驱动电机直连到车轮端,所述驱动电机与动力电池相连,所述发电机与发动机相连,所述发电机与所述动力电池和/或所述驱动电机相连,所述方法包括:获取车辆在当前工作点对应的实际运行参数和等效燃油消耗功率;结合车辆在当前工作点对应的实际运行参数,确定车辆在不同驱动模式下的最经济工作点及最经济工作点对应的最优等效燃油消耗功率;基于车辆在所有驱动模式下的最经济工作点对应的最优等效燃油消耗功率和车辆在当前工作点对应的等效燃油消耗功率,确定混动车辆的最优经济工作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动车辆的最优经济工作点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车辆的驱动模式包括串联模式和并联模式,结合车辆在当前工作点对应的实际运行参数,确定车辆在串联模式和并联模式下的最经济工作点及最经济工作点对应的最优等效燃油消耗功率的步骤包括:确定车辆在对应驱动模式下的多个工作点对应的目标运行参数;基于车辆在当前工作点对应的实际运行参数和车辆在对应驱动模式下的多个工作点对应的目标运行参数,确定车辆在对应驱动模式下的多个工作点对应的等效燃油消耗功率;从车辆在对应驱动模式下的多个工作点对应的等效燃油消耗功率中值最小的一个等效燃油消耗功率确定为最优等效燃油消耗功率,并将最优等效燃油消耗功率对应的一个工作点确定为车辆在对应驱动模式下的最经济工作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动车辆的最优经济工作点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串联模式下的多个工作点的目标运行参数的具体确定方式为:先在发动机的万有特性曲线中找到串联模式下发动机的最经济工作点;以发动机的最经济工作点所对应的发动机目标功率为基准功率点,在发动机的最优燃油经济性曲线等间隔的增加或减少N个功率点,合计得到2N+1个功率点,并将2N+1个功率点确定为串联模式下的多个工作点;确定2N+1个功率点分别对应的发动机目标扭矩、发动机目标转速、发动机目标损失功率、发电机目标扭矩、发电机目标转速、发电机目标损失功率、驱动电机目标扭矩、驱动电机目标损失功率、电池目标充放电损失功率和电池目标SOC;将每一个功率点对应的发动机目标扭矩、发动机目标转速、发动机目标损失功率、发电机目标扭矩、发电机目标转速、发电机目标损失功率、驱动电机目标扭矩、驱动电机目标损失功率、电池目标充放电损失功率和电池目标SOC确定为串联模式下一个工作点的目标运行参数。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动车辆的最优经济工作点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并联模式下的多个工作点的目标运行参数的具体确定方式为:先在发动机的最优燃油经济性曲线上找到并联模式下发动机的最经济工作点;以发动机的最经济工作点所对应的发动机目标扭矩为基准扭矩点,等间隔的增加或减少N个扭矩点,合计得到2N+1个扭矩点,并将2N+1个扭矩点确定为并联模式下的多个工作点;
确定2N+1个扭矩点分别对应的发动机目标转速、发动机目标扭矩、发动机目标损失功率、驱动电机目标扭矩、驱动电机目标损失功率、电池目标充放电损失功率和电池目标SOC;将每一个扭矩点对应的发动机目标转速、发动机目标扭矩、发动机目标损失功率、驱动电机目标扭矩、驱动电机目标损失功率、电池目标充放电损失功率和电池目标SOC确定为并联模式下一个工作点的目标运行参数。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混动车辆的最优经济工作点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车辆的驱动模式还包括纯电模式,结合车辆在当前工作点对应的实际运行参数,确定车辆在纯电模式下的最经济工作点及最经济工作点对应的最优等效燃油消耗功率的步骤包括:根据车辆在当前工作点对应的实际运行参数,确定驾驶员轮端需求扭矩和电池目标SOC;基于驾驶员轮端需求扭矩,确定车辆在纯电模式下的驱动电机目标扭矩、驱动电机目标损失功率和电池目标充放电损失功率;将驱动电机目标扭矩、驱动电机目标损失功率、电池目标充放电损失功率和电池目标SOC对应的一个工作点确定为车辆在纯电模式下的最经济工作点,并基于车辆在当前工作点对应的实际运行参数、驱动电机目标扭矩、驱动电机目标损失功率、电池目标充放电损失功率和电池目标SOC确定车辆在纯电模式下的最经济工作点对应的最优等效燃油消耗功率。6.根据权利要求3、4或5所述的混动车辆的最优经济工作点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车辆在当前工作点对应的实际运行参数包括:车速、油门踏板信号、环境温度、海拔高度和电池温度,根据车辆在当前工作点对应的实际运行参数,确定驾驶员轮端需求扭矩和电池目标SOC的步骤包括:根据车速和油门踏板信号,确定驾驶员轮端需求扭矩;根据环境温度、海拔高度和电池温度,确定不同驱动模式对应的电池目标SOC;相同环境温度、海拔高度和电池温度条件下,不同驱动模式对应的电池目标SOC不同。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动车辆的最优经济工作点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车辆在当前工作点对应的实际运行参数还包括:电池实时SOC和驱动电机当前转速,基于车辆在当前工作点对应的实际运行参数和车辆在串联模式下的工作点对应的目标运行参数,确定车辆在串联模式下的工作点对应的等效燃油消耗功率的步骤包括:通过公式:J
串
=P
fuel串
(t)+s
串
(t)*P
batt串
(t)来计算串联模式下的工作点对应的等效燃油消耗功率J
串
,s
串
(t)为串联模式下的工作点对应的等效因子,其值根据预先设定的电池实时SOC、串联模式下的工作点对应的电池目标SOC和串联模式下的等效因子的预定关系表查表得出;P
fuel串
(t)为串联模式下的工作点对应的燃油消耗功率,P
fuel串
(t)=(串联模式下的工作点对应的发动机目标转速*串联模式下的工作点对应的发动机目标扭矩)/9550+串联模式下的工作点对应的发动机目标损失功率;P
batt串
(t)为串联模式下的工作点对应的电能消耗功率,P
batt串
(t)=(串联模式下的工作点对应的发电机目标转速*串联模式下的工作点对应的发电机目标扭矩)/9550+串联模式下的工作点对应的发电机目标损失功率+(驱动电机当前转速*串联模式下的工作点对应的
驱动电机目标扭矩)/9550+串联模式下的工作点对应的驱动电机目标损失功率+串联模式下的工作点对应的电池目标充放电损失功率。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动车辆的最优经济工作点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车辆在当前工作点对应的实际运行参数还包括:电池实时SOC和驱动电机当前转速,基于车辆在当前工作点对应的实际运行参数和车辆在并联模式下的工作点对应的目标运行参数,确定车辆在并联模式下的工作点对应的等效燃油消耗功率的步骤包括:通过公式:J
并
=P
fuel并
(t)+s
并
(t)*P
batt并
(t)来计算并联模式下的工作点对应的等效燃油消耗功率J
并
,s
并
(t)为并联模式下的工作点对应的等效因子,其值根据预先设定的电池实时SOC、并联模式下的工作点对应的电池目标SOC和并联模式下的等效因子的预定关系表查表得出;P
fuel并
(t)为并联模式下的工作点对应的燃油消耗功率,P
fuel并
(t)=(并联模式下的工作点对应的发动机目标转速*并联模式下的工作点对应的发动机目标扭矩)/9550+并联模式下的工作点对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斌,汪泊舟,蔡健伟,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