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遮罩结构、制备遮蔽层的光罩、以及利用光罩制备金属遮罩结构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984524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09: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金属遮罩结构、制备遮蔽层的光罩、以及利用光罩制备金属遮罩结构的方法。该金属遮罩结构包含板材,且板材至少包含:形成有至少一开槽的图形区;设置于图形区的一侧之非图形区;以及沿着延伸方向延伸而介于图形区与非图形区之间的切割槽。切割槽具有形成于板材之第一表面上的开口、及相对于第一表面凹入的槽内面。所述板材进一步包含沿着延伸方向延伸之至少一肋条结构形成于槽内面上,且该至少一肋条结构不突出开口。至少一肋条结构不突出开口。至少一肋条结构不突出开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金属遮罩结构、制备遮蔽层的光罩、以及利用光罩制备金属遮罩结构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关于一种金属遮罩结构、制备遮蔽层的光罩、以及利用光罩制备金属遮罩结构的方法。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关于一种具有切割槽的金属遮罩结构、制备遮蔽层的光罩、以及利用光罩制备具有切割槽的金属遮罩结构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代科技产业中,需要具有预定图样布置如电路布置或像素布置等的装置或组件。为了制备此些装置或组件,则需要具有预定图样的金属遮罩。承上,使用金属遮罩进行预定图样布置的制备的制程时,可能需要预留多余的部分以用于张网拉伸或焊接至固定框架上,并在固定安置金属遮罩后移除此些多余的部分。因此,可事先在金属遮罩上预先制备部分蚀刻但未蚀穿的半蚀切割槽。藉此,可基于切割槽截断金属遮罩,从而移除金属遮罩多余的部分。
[0003]承上述,制备未蚀穿的半蚀切割槽存在许多障碍。在通过例如母材准备、压膜、曝光、显影、一次蚀刻、二次蚀刻、去膜等程序来制备金属遮罩时,可能会需要增加额外的蚀刻制程来制备切割槽。或者是,可于蚀刻预定图样时同时蚀刻制备切割槽。然而,上述方式可能会非预期地增加了制备金属遮罩的繁琐度,或可能会由于切割槽与预定图样的开槽深度及宽度不同,从而产生蚀刻不足或过度蚀刻的缺陷的产生。因此,期望可发展便于制成半蚀切割槽的技术,且从而形成具有预定规格且不至于蚀刻不足或过度蚀刻的切割槽的金属遮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金属遮罩结构,其包含一板材。该板材至少包含:形成有至少一开槽的图形区;设置于图形区的一侧的非图形区;以及沿着一延伸方向延伸而介于图形区与非图形区之间的切割槽。切割槽具有形成于板材之第一表面上的开口、及相对于第一表面凹入的槽内面。其中,板材进一步包含沿着延伸方向延伸之至少一肋条结构形成于槽内面上,且至少一肋条结构不突出开口。
[0005]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曝光显影材料层以制备遮蔽层的光罩。遮蔽层系配置在蚀刻过程中遮蔽板材的第一表面以制作如上所述的金属遮罩结构,其中,光罩对应于金属遮罩结构的配置位置,至少包含:至少一主遮光部,该至少一主遮光部之每一个各别对应于预定形成之至少一开槽之每一个;至少二子遮光部,该些子遮光部沿着一纵向方向延伸且在垂直于纵向方向之一横向方向上相隔地相邻并列,且共同对应于预定形成的切割槽。该些子遮光部之间之间隔区块之每一个对应于预定形成之至少一肋条结构之每一个。
[0006]本专利技术的再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制备金属遮罩结构的方法,其包含:准备一板材;在板材的第一表面上设置材料层;基于如上所述的光罩对材料层进行曝光显影;使用材料层
经曝光显影后所制成的遮蔽层,利用化学蚀刻方式蚀刻未被遮蔽层遮蔽的板材的部分,从而形成金属遮罩结构或金属遮罩结构的半成品。
[0007]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各实施例所提供的金属遮罩结构、制备遮蔽层的光罩、以及利用光罩制备金属遮罩结构的方法,可以减少或避免蚀刻缺陷的产生。具体而言,藉由并列配置多条预设蚀刻线,可在形成预定图样时同时形成具有肋条结构的切割槽。承上,基于此配置,可在蚀刻预定图样时同时蚀刻切割槽,从而简化切割槽的制备程序。此外,所形成的切割槽可具有预设的宽度尺寸及蚀刻程度,且减少或避免切割槽对应处余留的金属遮罩结构的板材的残厚过小,从而非预期地蚀穿或非预期地截断。因此,可简化并改善制备切割槽的过程及成品。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具有切割槽的金属遮罩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0009]图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示出图1的区块R沿着剖面线X

X

所截取的剖面示意图。
[0010]图3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示出图2的切割槽的放大示意图。
[0011]图4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实施例示出金属遮罩结构的切割槽与开槽的尺寸的放大示意图。
[0012]图5A及图5B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不同实施例示出切割槽对应于开槽的相对端的表面上形成的示意图。
[0013]图6及图7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不同实施例的态样的切割槽的各区段的相对尺寸的示意图。
[0014]图8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制备具有切割槽的金属遮罩结构的流程示意图。
[0015]图9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制备具有切割槽的金属遮罩结构的步骤S100的示意图。
[0016]图10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制备具有切割槽的金属遮罩结构的步骤S200的示意图。
[0017]图1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制备具有切割槽的金属遮罩结构的步骤S300的示意图。
[0018]图12A及图12B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制备具有切割槽的金属遮罩结构的步骤S400的示意图。
[0019]图13A及图13B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金属遮罩结构的成品或半成品的示意图。
[0020]图14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金属遮罩结构的制备制程中所使用的光罩对应完成的金属遮罩结构的配置的示意图。
[0021]图15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实例的蚀刻线配置及其对应完成的切割槽的照片的示意图。
[0022]其中,附图标记:
[0023]10:金属遮罩结构
[0024]10

:半成品
[0025]15:板材
[0026]100:图形区
[0027]110:开槽
[0028]120:开槽
[0029]200:非图形区
[0030]300、300

、300”、350:切割槽
[0031]315、325、335:部分
[0032]310、320、330:区段
[0033]400:材料层
[0034]500:遮蔽层
[0035]1000:方法
[0036]A:范围
[0037]D1:延伸方向
[0038]D2:横切方向
[0039]D3:厚度方向
[0040]D1

:纵向方向
[0041]D2

:横向方向
[0042]d1:长轴方向
[0043]d2:短轴方向
[0044]H1、H2、H3:区段深度
[0045]K:间隔区块
[0046]M110:主遮光部
[0047]M310、M320、M330:子遮光部
[0048]N、N1、N2:基准面
[0049]G110、G310、G320、G330:沟槽
[0050]O:中心
[0051]OP:开口
[0052]P1、P2、P3:区段宽度
[0053]P1

、P2

、P3

:宽度
[0054]PM:光罩
[0055]Pt:间距
[0056]Q:化学蚀刻剂
[0057]R:区块
[0058]RB: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遮罩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含一板材,且该板材至少包含:一图形区,形成有至少一开槽;一非图形区,设置于该图形区的一侧;以及一切割槽,沿着一延伸方向延伸而介于该图形区与该非图形区之间,且具有形成于该板材的一第一表面上的一开口、及相对于该第一表面凹入的一槽内面;其中,该板材进一步包含沿着该延伸方向延伸的至少一肋条结构形成于该槽内面上,且其中,该至少一肋条结构不突出该开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遮罩结构,其特征在于,基于该至少一肋条结构分隔的该切割槽的该槽内面的部分各别形成为一凹入曲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遮罩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板材具有相反于该第一表面的一第二表面,且该槽内面垂直距离该第二表面之间的板材厚度≥6μm。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金属遮罩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槽内面垂直距离该第二表面之间的板材厚度为8μm

9μm。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遮罩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板材具有相反于该第一表面的一第二表面,且该板材的该第一表面垂直距离该第二表面之间的板材厚度介于10

150μm。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遮罩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开口垂直于该延伸方向具有一开口宽度,而该些开槽于该第一表面上平行于该些开槽的一短轴方向各别具有一预设宽度,且该开口宽度大于该预设宽度。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金属遮罩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板材具有相反于该第一表面的一第二表面,且该些开槽于该第二表面上平行于该些开槽的该短轴方向各别具有一加大预设宽度,且其中,该加大预设宽度大于该预设宽度。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金属遮罩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开口宽度介于80

120μm之间,且该预设宽度介于20

50μm之间。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遮罩结构,其特征在于,基于该至少一肋条结构将该切割槽分隔为至少二区段,且该些区段至少包含相邻的一第一区段及一第二区段,其中该切割槽分别对应于该第一区段及该第二区段垂直于该延伸方向平行于该第一表面最大的区段宽度相同,且该切割槽分别对应于该第一区段及该第二区段垂直于该第一表面最大的区段深度相同。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遮罩结构,其特征在于,基于该至少一肋条结构将该切割槽分隔为至少二区段,且该些区段至少包含相邻的一第一区段及一第二区段,其中,该切割槽对应于该第一区段及该第二区段垂直于该延伸方向平行于该第一表面分别具有最大的一第一区段宽度及一第二区段宽度,且该切割槽对应于该第一区段及该第二区段垂直于该第一表面分别具有最大的一第一区段深度及一第二区段深度,且其中,该第一区段相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乔铃林启维
申请(专利权)人:达运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