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程中易于操作的巷道围岩不同部位表面变形观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98221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09: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工程中易于操作的巷道围岩不同部位表面变形观测方法,S1、巷道围岩不同部位布置带刻度标尺;S2、再通过三维激光实现对巷道围岩进行检测;S3、再将刻度标尺的数据信息进行录入;S4、通过记录的数据信息搭建变形模型;S5、对数据变形线性图形进行分析;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分析巷道围岩不同部位表面变形随时间变化特征,确定煤岩易于失稳关键部位,从而加强关键部位钻孔卸压及二次支护,避免了整个巷道选择相同参数带来的巷道局部失稳进而产生整体失稳形成的安全隐患,做到安全、高效、快速施工,在通过三维激光实现扫描,提高数据的精准度。的精准度。的精准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程中易于操作的巷道围岩不同部位表面变形观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煤矿巷道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工程中易于操作的巷道围岩不同部位表面变形观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煤炭开采进入深部,深部软岩巷道广泛存在,由于巷道埋置深,围岩岩性差,受原始地应力、构造应力和采动应力多重影响,矿压显现强烈,常规支护难以保持围岩稳定,采用钻孔卸压改变围岩高应力集中范围与程度,在此基础上选择合理二次支护保持围岩稳定有广泛工程应用背景。同时,深部软岩巷道围岩各部位松动破碎不均匀,应合理确定深部软岩巷道围岩易于“失稳”关键部位,加强重点部位钻孔卸压及二次支护,避免由于巷道围岩关键部位“失稳”造成整体“失稳”。本专利技术基于工程易得巷道表面变形及其随时间变化特征,以巷道开挖至围岩表面变形呈现二次蠕变快慢为评价指标对围岩不同部位“失稳”难易程度进行判别,确定易于“失稳”关键部位,加强该部位钻孔卸压及二次支护。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工程中易于操作的巷道围岩不同部位表面变形观测方法,旨在改善深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程中易于操作的巷道围岩不同部位表面变形观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以下方法步骤:S1、巷道围岩不同部位布置带刻度标尺:在巷道的围岩的不同部位进行安装刻度标尺,通过刻度标尺实现对巷道的围岩部位进行检测;S2、再通过三维激光实现对巷道围岩进行检测:在通过刻度标尺对巷道围岩进行科技检测,然后再将数据信息进行传输,实现对数据信息进行计算处理;S3、再将刻度标尺的数据信息进行录入:将刻度标尺记录的数据信息进行录入到计算机中,然后配合三维激光采集的数据信息和刻度标尺记录的数据信息进行比较处理;S4、通过记录的数据信息搭建变形模型:将比较计算处理后的数据信息录入到变形模型中,有效的形成数据变形线性图形;S5、对数据变形线性图形进行分析:通过分析一次蠕变特征来推定二次蠕变及加速蠕变程度,以系数作为评价指标对深部软弱围岩不同部位稳定性进行评价,进而判定是否需要选择不同部位钻孔卸压及二次支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程中易于操作的巷道围岩不同部位表面变形观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的刻度标尺安装通过支架实现对标尺进行安装连接,并且将支架固定安装在巷道的边缘,且使得标尺的一端贴合在巷道的壁面上,实现对巷道的壁面进行检测处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工程中易于操作的巷道围岩不同部位表面变形观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尺活动连接在所述支架的内部,并且所述支架内部活动安装有若干所述标尺,且所述标尺之间成等距离进行排列分布,便于实现对巷道的壁面进行均匀性的检测处理。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工程中易于操作的巷道围岩不同部位表面变形观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巷道围岩在受到围岩岩性差、受原始地应力、构造应力和采动应力多重影响的地方进行安装所述支架和所述标尺,且所述支架和所述标尺拆卸性的安装组合,便于对不同部位进行检测处理。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程中易于操作的巷道围岩不同部位表面变形观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的三维激光对巷道围岩进行扫描,实现对获取巷道的三维图形,并且根据三维图像实现对巷道围岩的变形进行大小进行检测处理,便于实现与所述标尺采集的数据信息进行比对。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程中易于操作的巷道围岩不同部位表面变形观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的数据信息的计算处理用于实现对采集的数据信息进行接收、模数转换处理、滤除杂波处理和放大增益处理,保持数据信息的传输稳定性,所述S3中的比较处理用于实现对三维激光采集的数据信息和标尺采集的数据进行有效的比较处理,剔除异常数据信息。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程中易于操作的巷道围岩不同部位表面变形观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模型的搭建是通过组合后的标尺数据和是三维激光数据进行组合拟合成巷道围岩的变形曲线图,且不同时刻巷道表面变形u
t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阳吴德义刘纪良万志能陈诚梁振敏谢益盛叶茂林杨洋
申请(专利权)人:淮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