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选煤厂煤泥水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6589628 阅读: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0 21: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煤泥水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选煤厂煤泥水分离装置,包括架体,所述架体表面固定连接有储存桶,所述架体内部开设有若干组孔洞,所述孔洞内部固定连接有接管,所述架体表面靠近地表重心方向固定连接有抽取泵,离心结构设置在储存桶上,所述离心结构包括转动连接在储存桶上的电机一,所述电机一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同步带。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辅助件的设置,当煤泥水被导入升降盘轴心区后,在升降盘高速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作用下,结合高度渐降的弧形块产生导流作用,实现煤泥水的逐级精细分离,密度大、粒径粗的煤泥颗粒受强离心力作用,迅速迁移并沉降于最外层的弧形块区域,弧形块高度逐层降低,煤泥水液层厚度同步减薄,增强分离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煤泥水处理,具体为一种选煤厂煤泥水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1、我国煤炭清洁利用主要依赖湿法分选技术,该工艺每处理1吨原煤需消耗3~5m³水资源。分选过程中,原生煤泥(开采夹带)与次生煤泥(机械破碎产生)持续进入水体,形成高浓度悬浮液——煤泥水。煤泥水的核心污染物为粒径<50μm的微煤粉、粘土颗粒以及残留的有机药剂。

2、此类废水具有强稳定性(静置数月亦难自然沉降)与高污染性(其悬浮物浓度高达9000~40000mg/l,超出排放标准20~130倍)。若未经有效处理直接排放,将导致水体富营养化、重金属积累并带来生态毒性风险。

3、现有的在处理中,细颗粒煤泥(-0.5mm含量占比常达30%)因表面负电荷产生的静电斥力及水化膜形成的位阻效应,难以通过常规沉淀或过滤工艺实现有效凝聚沉降,这一问题导致循环水中煤泥浓度不断升高,显著降低了水煤分离效果,为维持系统运行和处理效果,往往需要反复、大量投加絮凝药剂,不仅造成药剂浪费,也使得处理成本居高不下。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选煤厂煤泥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选煤厂煤泥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包括传动连接在同步带(202)上的处理筒体(210),所述处理筒体(210)内部相对设置有限制杆(211),所述处理筒体(210)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二(212),所述电机二(212)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齿轮(213),所述齿轮(213)表面啮合有锥形齿(214),所述锥形齿(214)表面固定连接有螺纹杆(215),所述处理筒体(210)表面等距开设有若干组排水孔(216),所述处理筒体(210)表面处于排水孔(216)下方相对开设有排渣孔洞(217),所述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选煤厂煤泥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选煤厂煤泥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包括传动连接在同步带(202)上的处理筒体(210),所述处理筒体(210)内部相对设置有限制杆(211),所述处理筒体(210)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二(212),所述电机二(212)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齿轮(213),所述齿轮(213)表面啮合有锥形齿(214),所述锥形齿(214)表面固定连接有螺纹杆(215),所述处理筒体(210)表面等距开设有若干组排水孔(216),所述处理筒体(210)表面处于排水孔(216)下方相对开设有排渣孔洞(217),所述螺纹杆(215)表面螺纹连接有辅助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选煤厂煤泥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件包括螺纹连接在螺纹杆(215)表面的往复杆(2151),所述往复杆(2151)端部固定连接有升降盘(2152),所述升降盘(2152)表面相对设置有若干组弧形块(2153),每个所述弧形块(2153)表面靠近升降盘(2152)均一侧开设有若干组疏水孔(215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选煤厂煤泥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弧形块(2153)以所述升降盘(2152)为轴心环状分布,且所述弧形块(2153)在靠近所述升降盘(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宏岭刘锋王传真王洪阳张团结杨乐陈讲乐谢开华张启明丁林
申请(专利权)人:淮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