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鳢的育种和养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97708 阅读:2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杂交鳢的育种和养殖方法,包括亲鱼选择、激素注射、亲鱼配对、鱼卵收集、鱼卵孵化和鱼苗暂养步骤,选用乌鳢作为亲鱼父本,以斑鳢作为母本,确定精确的激素配伍和注射方法对父本和母本亲鱼进行激素注射催产后一对一单配对繁殖,收集受精卵,鱼卵孵化后鱼苗经暂养即可出售和运输。本发明专利技术杂交鳢出苗率高、生长速度快、抗逆性强、耐运输,对我国鳢科鱼类的推广养殖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淡水鱼杂交繁育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杂交鳢的育种 和养殖方法。
技术介绍
世界上鳢科鱼类共有33种,在中国分布的共有11种乌鳢、 斑鳢、月鳢、纹鳢、缘鳢、点鳢、甲鳢、眼鳢、夜鳢、线鳢、宽额鳢。 在这ll种鳢科鱼类中,乌鳢和斑鳢人工养殖最多。乌鳢和斑鳢肉质 细腻,肉味鲜美,刺少肉多,营养丰富,具有强健身体,补血收敛, 利湿去瘀,病后及手术后食用,具有生肌补血,加速伤口愈合的作用, 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但由于多年的养殖,无论是乌鳢还是斑鳢品种都出现了生长速 度慢、病害严重、不耐长途运输等种质退化缺点,制约了鳢科鱼类的 养殖推广。申请号为02112675.5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鳢科鱼类的人工育 种与养殖方法,具体包括水池选择一亲鱼选育、培育一人工催产一 产卵受精一鱼卵孵化一仔鱼培育。所述专利通过人工育种的方法将自 然界中一年产卵一次的鳢鱼达到产卵不分季节、繁殖率、成活率高。 但该技术没有涉及繁育优良的鳢科鱼类种苗的技术方案,不能从根本 上解决鳢鱼生长速度慢、病害严重、不耐长途运输等种质退化的缺点。如何通过更为优良的育种和养殖方法优选鳢鱼品种,目前尚无相关技术报道。 专利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杂交鳢的育种和养殖方法,包括亲鱼选择、激素注射、亲鱼配对、鱼卵收集、鱼卵孵化和鱼苗暂养步骤,其特征在于: 所述亲鱼选择是父本选用乌鳢,母本选用斑鳢; 所述激素注射的方法是雌鳢分两针注射,间隔时间为12小时,第一针按每千克鱼体 重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100~1000IU、促黄体素释放激素A↓[2]1~10μg;第二针按每千克鱼体重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500~2000IU、促黄体素释放激素A↓[2]5~50μg、马来酸地欧酮3~40mg;雄鳢注射一针,注射剂量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100~2000IU、促黄体素释放激素A↓[2]2~30μg; 所述亲鱼配对是将父母本亲鱼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记兴卓孝磊陈言峰林永贺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