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罗非鱼的孵化、育苗方法与生产设备。罗非鱼的孵化、育苗生产线由水泵,主进水管,孵化桶,集苗箱,集水槽,回流管,蓄水池等装置连接组成。罗非鱼工厂化孵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亲鱼交配:亲鱼交配在网箱内进行,放入亲鱼,当水温达到20度以上时就可交配产卵。(2)人工取卵:从雌鱼口腔中取卵,经过清洗后,转入孵化车间。(3)生产线孵化:打开生产线的主进水阀门,开起水泵。鱼卵转入孵化桶内,调节孵化桶进水管阀门大小,水流使卵在桶中下部翻腾,鱼苗孵出后,流入集苗箱,收集鱼苗进行苗种培育。本发明专利技术能进行罗非鱼苗的大批量、多季节、全天候生产,满足不同季节的苗种培育的需要,充分发挥技术设备和渔业科技在育苗生产中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产品的繁殖技术与设备、尤其是罗非鱼的孵化、育苗方法 与生产设备。
技术介绍
罗非鱼是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的一个优良品种,其产量高,抗病力强, 食性广,易于养殖。在我国已形成产业化和出口创汇,尤其在我国南部养殖 十分广泛。目前罗非鱼的苗种繁育方法,主要是通过雌、雄亲鱼在池塘里自 然繁殖,鱼苗孵出后再用抄网在池塘内进行人工捕捞。这样操作带有盲目性,人工很难把池塘内的鱼苗抄捕干净;亲鱼在池塘内还有吃卵、吃鱼苗的习性; 前期没有抄净的鱼苗长大后也会吃鱼苗,并且与鱼苗和成鱼争傳、争水、争 肥,严重影响产苗的效率和质量。另一方面,鱼苗繁殖期只能局限在夏季较 短时间。这样的鱼苗繁殖育种方式占用池塘面积大,生产季节短,受天气影 响较大,生产效率低,苗种大小不齐,不能满足对不同季节、不同规格鱼种 培育的大批量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目前罗非鱼鱼苗生产过程中仅仅依靠天然自产,生产效率低、生产季节短、科技含量少的现状,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罗非鱼孵化方法和生产线设备,能够进行多季节、全天候、大批量、自动控制孵化的工厂化生产。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釆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罗非鱼工厂化孵化生产线,其特征在于由水泵,主进水管,孵化桶,集苗箱,集水槽,回流管,蓄水池等装置 连接组成。水泵设置在蓄水池内,连接主进水管。 蓄水池收集回流水,循环供水。主进水管上安装有进水阀门并与孵化桶进水管连接,在孵化桶进水管上 部安装有能调节水流大小的阀门;孵化桶底部为圆锥形或半球形并固定在离地1米左右的高度,便于搡作。 孵化桶的进水釆用注流式,即进水管从上部进入孵化桶,管口与其底部距离2-5亳米。出水管开在距离桶上端35亳米左右处,倾斜向下。集苗箱置于集水槽上方,侧面开有出水孔并以密纱网封合,防止卵和鱼 苗流出。集水槽收集从集苗箱流出的水,并通过回流管流向蓄水池。 单个孵化桶、集苗箱组成一个孵化功能完整的孵化单元;若干个孵化单元并联在一起组成单条生产线;若干个单条生产线并联在一起形成相应规模的孵化车间。一种罗非鱼工厂化孵化方法,其特征包括以下步骤(1) 、亲鱼交配亲鱼交配在网箱内进行,每平方米网箱放3-4公斤亲 鱼,当水温达到20度以上时就可交配产卵。(2) 人工取卵从雌鱼口腔中取卵,经过清洗后,转入孵化车间。(3) 、生产线孵化打开生产线上主进水管上的进水阀门,开起水泵。 鱼卵放入孵化桶内,调节孵化桶进水管阀门大小,水流使卵在桶中下部翻腾, 鱼苗孵出后,流入集苗箱,收集鱼苗进行苗种培育。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能进行罗非鱼苗的大批量、多季节、全天候生产, 满足不同季节的苗种培育的需要,充分发挥技术设备和渔业科技在育苗生产 中的作用,对促进罗非鱼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附图说明图l是孵化生产线原理图,图中箭头所示为水流方向。图2是孵化桶和集苗箱示意图,图中箭头所示为水流方向。在图1中1水泵、2进水阀门、3主进水管、4孵化桶进水管阀门、5孵化桶进水管、6孵化桶、7孵化桶出水管、8集苗箱、9集水槽、10回流管、ll蓄水池。在图2中4孵化桶进水管阀门、6孵化桶、7孵化桶出水管、8集苗箱、12网栅出水孔。具体实施例方式亲鱼网箱内交配亲鱼交配在网箱内进行,网箱长方形,长宽之比为 3 : 1,面积18平方米,深1米,网目大小1毫米。网箱设置在池塘内,池塘 面积5亩。网箱高出水面0.3米,网箱与网箱之间距为1.2米。雌、雄亲鱼 按2:1进行配比,每平方米网箱放3. 5公斤亲鱼,当水温达到20度以上时 交配产卵,3天后釆卵。受精卵的釆集集采时,用手支开雌鱼鳃盖,用水冲出口腔中的卵粒。卵粒经过清洗,除去杂质后,转入孵化车间。生产线孵化(参阅附图)采集了16个网箱,约52万粒卵,开起了两条 生产线。打开生产线上主进水管3上的进水阀门2,开起水泵l,蓄水池ll 的水经进水管3、孵化桶进水管5、孵化桶6、孵化桶出水管7、流入集苗器 8并经网栅出水孔12进入集水槽9后经回流管10回流蓄水池11。每个孵化 桶放入2万粒左右的鱼卵,调节孵化桶进水管阀门4大小,水流使卵在桶中 下部翻腾。开起温度控制器,使孵化水温在28度,鱼苗孵出后流入集苗箱, 收集起鱼苗,转入池塘进行苗种培育。权利要求1、一种罗非鱼工厂化孵化生产线,其特征在于由水泵,主进水管,孵化桶,集苗箱,集水槽,回流管,蓄水池等装置连接组成。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罗非鱼工厂化孵化生产线,其特征在于(1) 孵化桶进水管上部安装有能调节水流大小的阀门;(2) 集苗箱置于集水槽上方,侧面开有出水孔并以密纱网封合。3、 一种罗非鱼工厂化孵化方法,其特征包括以下步骤(1) 、亲鱼交配亲鱼交配在网箱内进行,每平方米网箱放3-4公斤亲 鱼,当水温达到20度以上时就可交配产卵;(2) 人工取卵从雌鱼口腔中取卵,经过清洗后,转入孵化车间;(3) 、生产线孵化。打开生产线上主进水管上的进水阀门,开起水泵。 鱼卵转入孵化桶内,调节孵化桶进水管阀门大小,水流使卵在桶中下部翻腾, 鱼苗孵出后,流入集苗箱,收集鱼苗进行苗种培育。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罗非鱼的孵化、育苗方法与生产设备。罗非鱼的孵化、育苗生产线由水泵,主进水管,孵化桶,集苗箱,集水槽,回流管,蓄水池等装置连接组成。罗非鱼工厂化孵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亲鱼交配亲鱼交配在网箱内进行,放入亲鱼,当水温达到20度以上时就可交配产卵。(2)人工取卵从雌鱼口腔中取卵,经过清洗后,转入孵化车间。(3)生产线孵化打开生产线的主进水阀门,开起水泵。鱼卵转入孵化桶内,调节孵化桶进水管阀门大小,水流使卵在桶中下部翻腾,鱼苗孵出后,流入集苗箱,收集鱼苗进行苗种培育。本专利技术能进行罗非鱼苗的大批量、多季节、全天候生产,满足不同季节的苗种培育的需要,充分发挥技术设备和渔业科技在育苗生产中的作用。文档编号A01K61/00GK101558747SQ20091002757公开日2009年10月21日 申请日期2009年5月22日 优先权日2009年5月22日专利技术者杰 何, 跑 徐, 健 朱, 朱志强 申请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罗非鱼工厂化孵化生产线,其特征在于: 由水泵,主进水管,孵化桶,集苗箱,集水槽,回流管,蓄水池等装置连接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跑,何杰,朱健,朱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