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黄蜀葵花总黄酮有效部位提取物及其产业化大生产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7706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09: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中药有效部位提取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黄蜀葵花总黄酮有效部位提取物及其产业化大生产制备工艺,该制备工艺是从中药黄蜀葵花中提取分离纯化得到的总黄酮有效部位提取物,其总黄酮含量为50wt%~80wt%,金丝桃苷含量为6.4wt%~19.0wt%,异槲皮苷含量为4.4wt%~14.0wt%。该提取分离纯化工艺及大孔树脂自动层析柱应用于数十批黄蜀葵花总黄酮有效部位提取物的产业化大生产中,结果表明,生产工艺稳定、操作简便、过程可控、生产周期短,并可节约成本,所得黄蜀葵花总黄酮有效部位提取物的总黄酮含量高,同批药材所得提取物批次间质量均一稳定。批次间质量均一稳定。批次间质量均一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黄蜀葵花总黄酮有效部位提取物及其产业化大生产制备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有效部位提取
,具体地说是从锦葵科植物黄蜀葵花的干燥花冠——黄蜀葵花中,采用产业化大生产工艺制备得到的黄蜀葵花总黄酮有效部位提取物。

技术介绍

[0002]黄蜀葵花为锦葵科植物黄蜀葵花Abelmoschus manihot(L.)Medic.的干燥花冠,在我国历代医籍中均有记载,其药用历史久远,民间使用亦很普遍,《嘉佑本草》:“其花气味甘、寒、滑、无毒,主治小便淋及催生,治诸恶疮、脓水久不痤者,作末敷之即愈,为疮家要药,消痈疽,浸油涂烫火伤等”。我国古代也有用黄蜀葵花治疗口腔溃疡的记载,《肘后方》:“小儿口疮,烧末敷之”。现代药理学证明,黄蜀葵花中的总黄酮(TFA)具有良好的清热利湿解毒功效,进一步实验显示该药具有明显的抗炎,抑菌,镇痛,促进愈合等药理作用。
[0003]有关黄蜀葵花总黄酮作为药物用途的制备工艺,最早见于在本专利技术人2004年9月16日申请的中国专利“治疗口腔溃疡、胃溃疡、烧烫伤、外伤感染的药物及制备方法”(专利号:200410035741.X)中,该专利首次公开了黄蜀葵花总黄酮提取物在治疗口腔溃疡、胃溃疡、烧烫伤、外伤感染中的药物中的用途及其制备工艺,其授权文本中公开的制备工艺为:将黄蜀葵花加70~80%乙醇适量,提取1~2次,每次1~4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浓缩成60℃时相对密度为1.13~1.16的浓缩液;加适量水水沉24h,抽滤,浓缩至相应体积,通过大孔吸附树脂柱,采用醇水梯度洗脱,水洗脱3个柱体积,10%及30%乙醇各洗脱3个柱体积,70%乙醇洗脱1个柱体积。洗脱液浓缩、干燥、粉碎后得到总黄酮提取物,其总黄酮含量为5~95%。
[0004]上述专利申请后,专利技术人在按照上述专利授权文本中公开的制备工艺进行黄蜀葵花总黄酮有效部位提取物的产业化大生产中发现,在醇提浓缩液的密度为1.13~1.16(60℃)条件下,加适量水水沉后,还需要进一步浓缩至相应体积才可以上样,操作繁复,增加了工序和工时;其次在柱分离纯化步骤中,采用中柱(直径约10cm)分离纯化工艺研究时,树脂高度为26cm左右,加入相当约3kg药材的上柱药液,为保证树脂吸附完全,将上柱药液加入树脂柱后,用特制的不锈钢棒轻轻搅动使树脂和上柱药液混匀,再开始洗脱进行分离纯化;大生产时采用大柱(直径约25cm),树脂高度为70cm左右,加入相当约26kg药材的上柱药液后,人工操作无法将树脂搅动起来达到上柱药液和树脂混匀的效果,若不按中试采用搅匀处理,则会产生上层树脂饱和、中层树脂半饱和、下层树脂吸附较低的现象,但稍微用力搅匀容易造成柱体树脂泄漏或沟流,影响了黄蜀葵花总黄酮提取物的质量,也影响了树脂的分离纯化效果。
[0005]在该专利200410035741.X于2008年授权之后至今,陆续检索到涉及采用大孔树脂分离纯化黄蜀葵花总黄酮提取物及/或制备方法的已授权专利技术专利及文献报道,对这些公开的现有技术进行分析对比,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公开的制备方法均仅限于实验室阶段的研
究数据,尽管上述专利及文献中的提取分离纯化工艺均不相同,但都没有产业化放大生产数据,若按照其各自公开的制备工艺进行黄蜀葵花总黄酮提取物的产业化生产,很难克服上面分析的制备工艺中的不足之处。
[0006]鉴于上述情况,需解决现有提取分离纯化工艺在产业化大生产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将原制备工艺优化改进为更加适合产业化大生产的黄蜀葵花总黄酮有效部位提取物的制备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黄蜀葵花总黄酮制备方法在产业化大生产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黄蜀葵花总黄酮有效部位提取物及其产业化大生产制备工艺,通过优化产业化提取分离纯化工艺的系列工艺参数,结合大孔吸附树脂自动层析柱的配套操作系统,实现了黄蜀葵花总黄酮有效部位提取物的产业化大生产,该工艺可以显著提高黄蜀葵花总黄酮有效部位提取物的含量,降低生产成本,并符合GMP要求。
[000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黄蜀葵花总黄酮有效部位提取物的产业化大生产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将黄蜀葵花用体积分数为70%~90%的乙醇提取1~2次,每次1~4小时,滤过,得到醇提液;(2)醇提液回收乙醇并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8~1.20的清膏,静置,去油,加水至相对密度为1.10~1.12,

2~4℃下冷藏20~30小时,滤过;(3)步骤(2)所得滤液通过大孔吸附树脂自动层析柱,上柱药液与树脂的重量比为1.8~2.3:1,进行自动上样,自动混匀;(4)水洗脱3个柱体积,体积分数为15%~25%、30%~40%、60%~70%的乙醇各洗脱3~5个柱体积;(5)步骤(4)所得醇洗脱液回收乙醇并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1.30的稠膏,真空干燥、粉碎、过筛、混匀后即得。
[0009]本专利技术中的制备工艺在不改变本专利技术人2004年申请的中国专利“治疗口腔溃疡、胃溃疡、烧烫伤、外伤感染的药物及制备方法”(专利号:200410035741.X)授权文本中公开的黄蜀葵花总黄酮提取物制备工艺流程的前提下,

针对原专利技术工艺中黄蜀葵花醇提取液浓缩、水沉、又浓缩的繁琐工序,本专利技术筛选优化了黄蜀葵花醇提取液的浓缩密度,在保持黄酮成分含量基本一致的同时提高了除杂效果(本专利技术工艺浓缩密度的去油率与原专利技术工艺密度的去油率相比,高出约4倍);

通过考察筛选不同上柱药液的密度,确定水沉上柱药液的适宜密度,从而去除了原专利技术专利中水沉后再一步的浓缩工序,减少了工时(约4~5个工时);

针对树脂层析柱操作过程中的树脂填充、上样、洗脱等各个主要环节,本专利技术采用市售的自动层析树脂柱设备,实现了自动装柱、自动上样、自动混匀,克服了手工装填大柱的不均匀性、气泡、壁效应或沟流的种种问题,并根据设备特点,本专利技术以总黄酮含量为指标,深入研究了不同上柱药液加入量对树脂总黄酮泄漏率、提取物总黄酮含量的影响,筛选出适合自动层析树脂柱的上柱药液加入量的范围;

针对上述研究后的上柱药液加入量增加,以及树脂泄漏率明显降低的正向变化,若仍按原工艺的不同乙醇浓度梯度洗脱,则洗脱不完全,因此以总黄酮含量及总黄酮柱转移率为指标,对乙醇洗脱液的不同浓度梯度范围
和用量范围工艺参数进行了深入研究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产业化大生产筛选的上柱药液加入量及乙醇洗脱梯度和用量范围,总黄酮含量和柱转移率均明显提高。通过上述工艺参数的筛选研究及自动层析柱的配套操作应用,最终建立了一整套适合黄蜀葵花总黄酮有效部位提取物大生产的产业化生产工艺,经数十批产业化大生产,结果表明,该生产工艺稳定、操作简便、过程可控、生产周期短、并可节约成本,所得黄蜀葵花总黄酮有效部位提取物的总黄酮含量高,同批药材所得提取物批次间的质量更加均一稳定,能够真正将黄蜀葵花总黄酮有效部位提取物的制备工艺实现自动化、产业化、规模化。
[0010]作为优选,步骤(1)中的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黄蜀葵花总黄酮有效部位提取物的产业化大生产制备工艺,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1)将黄蜀葵花用体积分数为70%~90%的乙醇提取1~2次,每次1~4小时,滤过,得到醇提液;(2)醇提液回收乙醇并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8~1.20的清膏,静置,去油,加水至相对密度为1.10~1.12,

2~4℃下冷藏20~30小时,滤过;(3)步骤(2)所得滤液通过大孔吸附树脂自动层析柱,上柱药液与树脂的重量比为1.8~2.3:1,进行自动上样,自动混匀;(4)水洗脱3个柱体积,体积分数为15%~25%、30%~40%、60%~70%的乙醇各洗脱3~5个柱体积;(5)步骤(4)所得醇洗脱液回收乙醇并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1.30的稠膏,真空干燥、粉碎、过筛、混匀后即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工艺,其特征是,步骤(1)中的乙醇体积分数为80%~90%,提取次数为2次,每次加醇重量分别为12~14倍、8~12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工艺,其特征是,步骤(2)中采用清膏中总黄酮转移率及金丝桃苷、异槲皮苷、槲皮素、棉皮苷、槲皮素3
′‑
葡萄糖苷5种黄酮成分的含量作为提取分离纯化工艺的检测指标;清膏中总黄酮转移率≥70%,金丝桃苷含量≥1.19wt%,异槲皮苷含量≥0.87wt%,槲皮素含量≥0.05wt%,棉皮苷含量≥2.04wt%,槲皮素3
′‑
葡萄糖苷含量≥0.97wt%;清膏中总黄酮转移率是清膏总黄酮总重量与药材总黄酮总重量的比值。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制备工艺,其特征是,步骤(2)中醇提液回收乙醇并减压浓缩至60℃下相对密度为1.18~1.20的清膏,静置,去油,加水至20~25℃下相对密度为1.10~1.12,

2~2℃下冷藏24小时,滤过。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工艺,其特征是,步骤(3)中大孔吸附树脂的型号为AB

8、HPD

100、LSA

10、LSA

40、LSA

21、D101中的一种。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玲徐春玲尚立霞徐秀卉张清华郭小藤刘燕陈玲芳宋远征金朱明徐蓉徐鹏鹤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康恩贝制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