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开利公司专利>正文

制冷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97621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09:51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制冷系统。制冷系统包括:主流路,所述主流路中包括:压缩机,第一换热器,节流装置和第二换热器;以及回油系统,所述回油系统包括:引射器系统,所述引射器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引射器,所述引射器系统配置成借助于压缩机出口的高压制冷剂来从所述制冷系统的富油层区域抽取混有油的制冷剂;子油箱,所述子油箱与所述引射器系统的输出端口连接并接收所述引射器系统的输出流体;以及主油箱,所述主油箱从所述子油箱接收流体,并将接收的所述流体输送至压缩机轴承室,以用于润滑压缩机轴承。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制冷系统能够保证油温可控,回油稳定,从而保证油润滑轴承的正常工作。承的正常工作。承的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制冷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制冷系统领域,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给压缩机供润滑油的回油系统的制冷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对于使用油润滑轴承的压缩机而言,油需要保持适当的温度及压力以保证适当的润滑(油粘稠度)和其在制冷剂中的溶解度。在传统压缩机中,由于电机和齿轮系统作为产生热量的热源,油温度将过高。常见的解决方案是采用板式换热器来冷却部分的油来保持其处于适合的温度区间。在一些新设计的高速直驱压缩机应用中,由于电机转轴直接连接以驱动压缩机叶轮,齿轮箱被省略,这反而导致了油温不足。当油温过低,润滑油在制冷剂中溶解度增高,油箱中混有的大量制冷剂在蒸发过程中会进一步带走大量的热,从而加剧油温过低的问题。另一方面,当油温过低,润滑油在制冷剂中溶解度过高,也将导致油压差无法建立,油泵无法正常运行提供足够的压差以供回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的目的在于解决或至少缓解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
[0004]提供了一种制冷系统,其包括:主流路,所述主流路中包括:压缩机,第一换热器,节流装置和第二换热器;以及回油系统,其中,所述回油系统包括:引射器系统,所述引射器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引射器,所述引射器系统配置成借助于压缩机出口的高压制冷剂来从所述制冷系统的富油层区域抽取混有油的制冷剂;子油箱,所述子油箱与所述引射器系统的输出端口连接并接收所述引射器系统的输出流体;以及主油箱,所述主油箱从所述子油箱接收流体,并将接收的所述流体输送至压缩机轴承室,以用于润滑压缩机轴承。
[0005]可选地,在所述的制冷系统的实施例中,所述子油箱将来自所述引射器系统的流体分离成制冷剂气相和富油制冷剂液相,并将分离出的液相输送至所述主油箱,以及将分离出的气相输送至压缩机第一级吸气室。
[0006]可选地,在所述的制冷系统的实施例中,所述子油箱中设置有加热器。
[0007]可选地,在所述的制冷系统的实施例中,所述主油箱中设置有加热器和油泵,所述油泵将所述主油箱中的流体输送至所述压缩机轴承室。
[0008]可选地,在所述的制冷系统的实施例中,所述子油箱为一容器,所述引射器系统的输出端口连接至所述子油箱顶部。
[0009]可选地,在所述的制冷系统的实施例中,所述子油箱处于高于所述主油箱的水平高度,所述子油箱底部设置有连接至所述主油箱的流体通道。
[0010]可选地,在所述的制冷系统的实施例中,所述制冷系统的富油层区域为所述制冷
系统中的蒸发器中内部液位处附近。
[0011]可选地,在所述的制冷系统的实施例中,所述引射器系统由一个引射器组成,所述引射器的高压流体入口连接至所述压缩机出口,所述引射器的吸入流体入口连接至所述第二换热器中内部液位处附近,所述引射器的流体出口连接至所述子油箱。
[0012]可选地,在所述的制冷系统的实施例中,所述引射器系统由第一引射器和第二引射器组成,所述第一引射器和第二引射器的高压流体入口连接至所述压缩机出口,所述第一引射器的吸入流体入口连接至所述第二换热器中内部液位处附近,所述第一引射器的流体出口连接至所述第二引射器的吸入流体入口,所述第二引射器的流体出口连接至所述子油箱。
[0013]可选地,在所述的制冷系统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引射器的流体出口和所述第二引射器的吸入流体入口还连接至压缩机第一级吸气室。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制冷系统能够保证油温可控,回油稳定,从而保证油润滑轴承的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0015]参照附图,本申请的公开内容将变得更易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这些附图仅仅用于说明的目的,而并非意在对本申请的保护范围组成限制。此外,图中类似的数字用以表示类似的部件,其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制冷系统的示意图;以及图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制冷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者可能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正面、背面、顶部、底部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
[0017]参考图1,其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制冷系统的示意图。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制冷系统包括:主流路。主流路中包括:压缩机1,第一换热器2,节流装置3和第二换热器4。尽管未示出,但主流路中可包括其他制冷系统中的部件。在一些实施例中,压缩机1为高速直驱压缩机,即其中的电机转轴直接连接至压缩机叶轮而未设置齿轮箱,在这类压缩机中,由于没有齿轮箱,发热量远远小于带有齿轮箱的传统压缩机。压缩机例如可包括压缩机入口12,压缩机出口11,压缩机轴承室13和压缩机第一级吸气室14。在该制冷系统工作时,第一换热器2和第二换热器4中的一者作为蒸发器而另一者作为冷凝器,而节流装置3可为膨胀阀,例如机械膨胀阀或电子膨胀阀。
[0018]制冷系统还包括回油系统,回油系统旨在将制冷系统中的润滑油(常存在于循环的制冷剂中)引导至压缩机轴承室13,以用于润滑压缩机轴承。回油系统包括:引射器系统,引射器系统包括一个引射器或多个引射器,引射器系统配置成借助于压缩机出口的高压制冷剂来从制冷系统的富油层区域抽取混有油的制冷剂。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引射器系统由单个引射器5组成,其包括高压流体入口55,吸入流体入口56和流体出口57。引射器的高
压流体入口55连接至压缩机出口11,以接收高压流体,吸入流体入口56连接至制冷系统的富油层区域,例如蒸发器4或者制冷系统中其他富含液相制冷剂的位置,如经济器或分离器等(如存在),并且流体出口57连接至子油箱6。回油系统还包括子油箱6以及主油箱7,子油箱6与引射器系统的输出端口连接并接收引射器系统的输出流体,主油箱7接收子油箱输出的流体,并将富油流体输送至压缩机轴承,例如输送至压缩机轴承室13,以用于润滑压缩机轴承。通过子油箱6和主油箱7的两个油箱的布置能够使油浓度更高且状态更稳定,包括其温度和粘稠度等。
[0019]在一些实施例中,子油箱6中包括加热器61,加热器61可为电阻加热器,其可嵌入子油箱6的壁中或直接插入子油箱6中。加热器61用于加速蒸发混合液体中的部分制冷剂,以提高润滑油的纯度。在一些实施例中,子油箱6将来自引射器系统的流体分离成制冷剂气相和富油制冷剂液相,并将分离出的富含润滑油的液相通过流路62输送至主油箱7,以及将分离出的制冷剂气相通过流路63输送至压缩机第一级吸气室14。通过该布置,可将一部分制冷剂输送至压缩机第一级吸气室14,以便使剩下的将输送以润滑压缩机轴承的含油制冷剂具有更高的油浓度,且通过减少制冷剂含量,降低由于制冷剂蒸发带走热量而进一步降低油温的风险,由此保证油润滑轴承的正常工作并延长其寿命。
[0020]在一些实施例中,主油箱7中设置有加热器71和油泵72。加热器71可为电阻加热器,其可嵌入主油箱7的壁中或直接插入主油箱7中。主油箱中的加热器71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冷系统,其包括:主流路,所述主流路包括:压缩机,第一换热器,节流装置和第二换热器;以及回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系统包括:引射器系统,所述引射器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引射器,所述引射器系统配置成借助于压缩机出口的高压制冷剂来从所述制冷系统的富油层区域抽取混有油的制冷剂;子油箱,所述子油箱与所述引射器系统的输出端口连接并接收所述引射器系统的输出流体;以及主油箱,所述主油箱从所述子油箱接收流体,并将接收的所述流体输送至压缩机轴承室,以用于润滑压缩机轴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子油箱将来自所述引射器系统的流体分离成制冷剂气相和富油制冷剂液相,并将分离出的液相输送至所述主油箱,以及将分离出的气相输送至压缩机第一级吸气室。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子油箱中设置有加热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油箱中设置有加热器和油泵,所述油泵将所述主油箱中的流体输送至所述压缩机轴承室。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子油箱为一容器,所述引射器系统的输出端口连接至所述子油箱顶部。6.根据权利要求5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薇曹俊邓凯李岳袁丹妮
申请(专利权)人:开利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