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缩机回油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压缩机回油系统
,尤其是一种压缩机回油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商用螺杆式冷水机组冷冻油随冷媒系统同步循环,回油系统可靠性直接影响机组噪音、振动及运行寿命等,目前,行业上水冷螺杆机组油箱内置压缩机排气口下方并采用引射回油方式进行辅助回油,回油系统存在以下问题:
[0003]1)机组油箱内置于压缩机排气端下方,油箱温度受排气温度影响,导致机组润滑效果不佳;
[0004]2)机组采用引射辅助回油,引射脏堵、过滤器脏堵、焊接同心度等异常导致引射回油失效;
[0005]3)机组停机、低环温启动等情况下无法快速建立有效供油压差,导致轴承润滑失效,影响机组使用寿命;
[0006]4)机组供油温度不可控,润滑油温度无法保证在最佳范围内,影响润滑油粘度,易造成油品氧化变质;
[0007]5)低温环境下,机组开机需要进行油加热,直接开机极易出现跑油现象,大量冷冻油进入蒸发器,导致机组吸气带液。
[0008]综上所述,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缩机回油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液路循环系统、冷油系统、回油系统、供油系统、第一辅助回油系统和第二辅助回油系统;所述主液路循环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节流电子膨胀阀和蒸发器,所述压缩机的上端排气口通过管路与冷凝器的上端连通,冷凝器的底部集液包通过管路与节流电子膨胀阀的一端连通,节流电子膨胀阀的另一端通过管路与蒸发器底部的积液包连通,蒸发器的顶部出口通过管路与压缩机的吸气口连通;所述冷油系统包括冷凝器、冷却电子膨胀阀、板式换热器和蒸发器,所述冷凝器的小集液包通过管路与冷却电子膨胀阀的一端连通,冷却电子膨胀阀的另一端通过管路与板式换热器的一端连通,板式换热器的另一端通过管路与蒸发器的壳体中部连通;所述回油系统包括冷凝器、回油电磁阀、板式换热器和储油罐,所述冷凝器的一端通过管路与回油电磁阀的一端连通,回油电磁阀的另一端通过管路与板式换热器的一端连通,板式换热器的另一端通过管路与储油罐连通;所述供油系统包括储油罐和压缩机,所述储油罐通过管路与压缩机连通,冷冻油通过压差从储油罐中供给给压缩机;所述第一辅助回油系统包括蒸发器、取液泵和压缩机,所述蒸发器的壳体中下部通过管路与取液泵的一端相连,取液泵的另一端通过管路与压缩机吸气端相连;所述第二辅助回油系统包括储油罐、取气电磁阀、取液泵和压缩机,所述储油罐通过管路与取气电磁阀的一端连通,取气电磁阀的另一端通过管路与取液泵的一端连通,取液泵的另一端通过管路与压缩机的吸气端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回油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液路循环系统中,低温低压的气态冷媒经压缩机压缩后从上端排气口排出,进入冷凝器中,经与冷却水换热后,形成高温高压的液态冷媒,并从冷凝器中的底部集液包流出,经节流电子膨胀阀进行节流降压,然后进入蒸发器底部的积液包中,冷媒在蒸发器蒸发并与冷冻水进行换热,蒸发后气态冷媒从蒸发器顶部出口进入压缩机的吸气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回油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玉香,吴迪,李敏,王璐,高理富,曹会彬,江曼,王大庆,吴旭东,姚睿,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