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对有毒蘑菇种类进行常规/实时荧光/数字PCR鉴定的试剂盒和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蘑菇种质鉴定
,具体涉及对有毒蘑菇种类进行常规/实时荧光/数字PCR鉴定的试剂盒和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一些有毒菌类与可食菌类外形相似、且生长季节和生长环境相同,混杂生长在一起,容易被人当成可食菌类采用。而误食野生毒蘑菇可能会造成急性肝损害、急性肾衰竭、肠胃炎等严重后果。
[0003]常见野生毒蘑菇中,鹅膏科(Amanitaceae)鹅膏属(Amanita)部分真菌因含有鹅膏肽类毒素而具有致毒性,如致命鹅膏(Amanita exitialis),俗名“白毒伞”,该种被科学界认为是“剧毒杀手”,可以造成急性肝损害。
[0004]在误食有毒蘑菇急救中存在事发突然、形态学鉴定难等棘手难题,且目前我国对有毒生物危害整体关注与研究较少,没有形成成熟的检测鉴定技术方法、试剂和标准,无法及时诊断出中毒原因,给人民生命安全和健康带来了重大隐患。所以,开展有毒蘑菇快速定性检测技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有毒蘑菇进行PCR鉴定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对有毒蘑菇进行PCR分子鉴定的特异性引物,所述有毒蘑菇包括选自假褐云斑鹅膏、锥鳞白鹅膏、新苦粉孢牛肝菌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有毒蘑菇对应的特异性引物如下表所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实时荧光PCR的特异性TaqMan探针,每种有毒蘑菇对应的TaqMan探针如下表所示:种类探针名称探针序列(5
’→3’
)假褐云斑鹅膏A pse PATTCGATGGACCTGCAAACTCCCAG锥鳞白鹅膏A vir PAGCGCAAGATGCGTTCAAGC新苦粉孢牛肝菌T neo PACCATCCCAACCAACGTATGTC。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PCR扩增反应所需的试剂;优选所述PCR为常规PCR或者实时荧光PCR或者数字PCR;优选所述PCR扩增反应所需的试剂为DNA聚合酶和DNA聚合酶缓冲液。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DNA提取试剂、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5.一种对有毒蘑菇种类进行常规PCR鉴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毒蘑菇包括选自假褐云斑鹅膏、锥鳞白鹅膏、新苦粉孢牛肝菌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如下步骤:1)提取待测样品的基因组DNA;2)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剂盒中的特异性引物对提取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3)检测PCR扩增产物中是否含有目的扩增片段,含有对应目的扩增片段的样品鉴定为相应种类的有毒蘑菇;假褐云斑鹅膏对应的扩增片段大小为380bp,锥鳞白鹅膏对应的扩增片段大小为190bp,新苦粉孢牛肝菌对应的扩增片段大小为240bp。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常规PCR鉴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PCR反应体系为:总体积25μL,含有:2
×
Taq PCR Master mix 12.5μL,浓度均为10μM的上下游引物各1μL,DNA模板1μL,余量为ddH2O;假褐云斑鹅膏PCR扩增程序为:94℃3min;94℃30s,60℃30s,72℃30s,30循环;72℃10min;锥鳞白鹅膏PCR扩增程序为:94℃3min;94℃30s,55℃30s,72℃30s,35循环;72℃
10min;新苦粉孢牛肝菌PCR扩增程序为:94℃3min;94℃30s,60℃30s,72℃30s,30循环;72℃10min;优选所述步骤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帆,张玉,何佳遥,彭萱子,朱水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