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轨道机车及其排障器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车辆
,尤其涉及一种轨道机车及其排障器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排障器设置在轨道车辆前端牵引梁的下方,主要作用是清除轨道上的障碍物,可有效提高列车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目前,既有机车车辆的排障器仅通过螺栓紧固件与车体连接,虽然可以实现排障器的快速拆装、检修便利,但是在现有结构下,用于排障器安装的螺栓紧固件不仅承受排障器自身重量带来的轴向力,而且当排障器与轨道上的障碍物发生碰撞时安装螺栓同时承受由此带来的横向剪切力,发生碰撞时产生的瞬时横向剪切力远大于安装螺栓的抗剪力和所承受的轴向力,因此更容易造成安装螺栓的失效。
[0003]现有机车车辆排障器主要引用EN 15227《铁路应用—铁路车辆的防撞性要求》及TJ/JW 102《交流传动机车司机室防撞性暂行技术规范》进行设计,在上述2个标准中都对排障器提出了防撞性要求。在EN 15227中,排障器的防撞性要求与机车最大运行速度相关,只有当机车最大运行速度≥160km/h时,排障器底部中央须承受正面300kN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机车的排障器结构,包括排障板(5)、排障器上翼板(3),所述排障器上翼板(3)与排障板(5)的上边沿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障板(5)朝向排障器上翼板(3)的一侧设置有承载座(1),所述承载座(1)的一侧与排障板(5)固定连接,所述承载座(1)的另一侧与车体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障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障板(5)的外表面为U形弧面,沿排障板(5)的轴线方向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贯通排障板(5)的上边沿;所述排障器上翼板(3)有2段,2段排障器上翼板(3)分别设置于所述开口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障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座(1)包括承载座立边(101),所述承载座立边(101)远离排障器上翼板(3)的一端与排障板(5)可拆卸连接,所述承载座立边(101)朝向排障板(5)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缺口(1015),所述第一缺口(1015)贯通承载座立边(101)的底部,所述第一缺口(1015)两侧壁上均设有承载座销轴孔(101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障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障板(5)朝向排障器上翼板(3)的一侧设置有若干排障器加强筋(9)拼接成的网格状筋板,排障板(5)上开口的两侧设置有挡块(6),所述挡块(6)与排障器加强筋(9)及排障器上翼板(3)远离排障板(5)的一侧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排障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块(6)远离排障板(5)的一侧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童小山,何永强,刘雅玲,张兴,潘登,胡坤镜,刘宏也,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