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960186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09: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在油压伺服器的旋转开始时提高油向解除油室的充填速度的车辆用驱动装置。自动变速器具备具有解除油室(26)的油压伺服器,并且具备具有形成在径向上的油路(63c)的套筒(63)、和具有形成在径向上的油路(31f1、31f2、31f3、31f4)的离合器鼓(31)。油路(31f1、31f2、31f3)的内径侧与油路(63c)连通,并且外径侧与解除油室(26)连通,油路(31f4)的内径侧被向大气开放,并且外径侧与解除油室(26)连通。在离合器鼓(31)旋转时,将从油路(63c)供给的油从油路(31f1、31f2、31f3)向解除油室(26)供给,并且从油路(31f4)排出解除油室(26)的空气。气。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用驱动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备对摩擦板进行推压的油压伺服器的车辆用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一般来说,例如,在自动变速器、混合动力驱动装置、电动汽车用驱动装置等车辆用驱动装置中,具备用于变更变速机构的传递路径的离合器及制动器等摩擦接合元件。这样的摩擦接合元件构成为具备摩擦板和对其进行推压的油压伺服器。在这样的油压伺服器中,特别是离合器用的油压伺服器在离合器接合时与旋转传递一起旋转,因此,在与对活塞进行推压的工作油室相反的一侧具备解除工作油室的离心油压的解除油室(参照专利文献1)。
[0003]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

9139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4]然而,例如,有时因车辆的停止中或变速机构的制动器的接合等而使具备上述解除油室的油压伺服器的旋转停止,之后,通过车辆的起步或变速使该油压伺服器开始旋转。但是,由于在旋转的停止中不产生离心力,因此油从油压伺服器的解除油室排出而空气流入。并且,在油压伺服器开始旋转时,在解除油室未被充分地充填有油的情况下,因在工作油室的油产生的离心油压,活塞被推压而推压摩擦板,有可能产生不希望的拖拽。为了防止这样的拖拽的产生,也考虑进行用于确保油的充填时间的控制,例如,延迟变速完成时间直到解除油室被油充分地充填为止等,但也有可能产生例如发生暂停(hesitation)那种无法得到驾驶员要求的输出的现象。
[0005]因此,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油压伺服器的旋转开始时提高油向解除油室的填充速度的车辆用驱动装置。
[0006]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是一种车辆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第一摩擦板;第一油压伺服器,具备:第一活塞构件,对所述第一摩擦板进行推压;第一工作油室,由所述第一活塞构件和第一缸体形成;第一解除油室,由在所述第一活塞构件的推压方向上配置在与所述第一缸体相反的一侧的第一解除构件和所述第一活塞构件形成;第一旋转构件,具有形成在径向上的第一径向孔;以及第二旋转构件,具有形成在径向上的第二径向孔和形成在径向上的第三径向孔,并且配置于所述第一旋转构件的外径侧且所述第一油压伺服器的内径侧;所述第二径向孔的内径侧与所述第一径向孔连通,并且所述第二径向孔的外径侧与所述第一解除油室连通,所述第三径向孔的内径侧向大气开放,并且所述第三径向孔的外径侧与所述第一解除油室连通,在所述第一旋转构件以及所述第二旋转构件旋转时,将从所述第一径向孔供给的油从所述第二径向孔向所述第一解除油室供给,并且从所述第三径向孔排出所述第一解除油室的空气。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高油压伺服器的旋转开始时的油向解除油室的充填速度。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自动变速器的骨架图。
[0009]图2的(a)是本实施方式的自动变速器的接合表,图2的(b)是该自动变速器的速度线图。
[0010]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自动变速器的局部的剖视图。
[0011]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解除油室的油路构造的示意性剖视图。
[0012]附图标记说明
[0013]1:自动变速器(车辆用驱动装置)、20:油压伺服器(第一油压伺服器)、21s:缸体部(第一缸体)、22:活塞(第一活塞构件)、25:工作油室(第一工作油室)、26:解除油室(第一解除油室)、29:摩擦板(第一摩擦板)、30:油压伺服器(第二油压伺服器)、31:离合器鼓(第二旋转构件)、31C:解除板部(第一解除构件)、31f1、31f2、31f3:油路(第二径向孔)、31f4:油路(第三径向孔)、31s:缸体部(第二缸体)、32:活塞(第二活塞构件)、33:解除板(第二解除构件)、35:工作油室(第二工作油室)、36:解除油室(第二解除油室)、39:摩擦板(第二摩擦板)、63:套筒(第一旋转构件)、63c:油路(第一径向孔)、DP:行星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以下,参照附图对车辆用驱动装置的一例即本实施方式的自动变速器进行说明。该自动变速器是适用于FF(前置发动机
·
前轮驱动)等发动机横置的车辆的多级式(有级式)自动变速器,图1和图3以在图的右方配置有未图示的发动机的方式进行描绘。以下,为了方便说明,将发动机侧即图1中右侧称为前方侧,将其相反的一侧即图1中左侧称为后方侧。
[0015][自动变速器的概略结构][0016]如图1所示,自动变速器1在由变速箱以及外壳壳体构成的壳体6的内部收纳液力变矩器2、变速机构3、副轴4、以及差动齿轮5而构成。
[0017]液力变矩器2以及变速机构3以与未图示的发动机曲轴同轴的变速机构3的输入轴7为中心地配置。副轴4与输入轴7平行地配置,差动齿轮5与输入轴7以及副轴4平行地配置。
[0018]液力变矩器2具有:液力变矩器本体2a,其具有泵轮、涡轮、以及导轮,将油作为工作流体并将发动机输出轴10的旋转向输入轴7传递;以及锁止离合器2b,其与液力变矩器本体2a并列配置,将变速机构3的输入轴7与发动机输出轴10机械地紧固。
[0019]如后所述,变速机构3具备:行星齿轮DP,其配置于前方侧,对输入轴7的旋转进行减速并生成减速旋转;以及行星齿轮单元PU,其配置于后方侧,生成在规定的变速比下进行了变速后的旋转,并与输出齿轮8连接。
[0020]副轴4具有与上述输出齿轮8啮合的大径齿轮11、与差动齿轮5的齿圈14啮合的小径齿轮12a、以及支承大径齿轮11和小径齿轮12a的轴12,使输出齿轮8的旋转减速并向齿圈14传递。
[0021]差动齿轮5具有:差速器壳体13,其与上述齿圈14一体且内置小齿轮13a、13a;以及侧齿轮15a、15a,其与小齿轮13a、13a啮合,并与左右的驱动轴15、15连接,将齿圈14的旋转向左右的驱动轴分配。
[0022][变速机构][0023]接着,对变速机构3进行说明。变速机构3的各旋转元件相对于输入轴7配置为同心状。因此,在以下的说明中,输入轴7的轴心的方向是指“轴向”。
[0024]行星齿轮DP是所谓的双小齿轮行星齿轮,其具备太阳齿轮S1、行星架CR1、齿圈R1,在行星架CR1上以相互啮合的形式具有与太阳齿轮S1啮合的多个内小齿轮P2、和与齿圈R1啮合的多个外小齿轮P1。
[0025]行星齿轮单元PU是所谓的拉威挪型行星齿轮,具备太阳齿轮S2、S3、行星架CR2、以及齿圈R2,在行星架CR2上以相互啮合的形式具有与太阳齿轮S2啮合的多个短小齿轮P4、和与太阳齿轮S3以及齿圈R2啮合的多个长小齿轮P3。
[0026]上述行星齿轮DP的太阳齿轮S1相对于壳体6止转地安装。行星架CR1与输入轴7驱动连结,与输入轴7一体地旋转,并且与第四离合器C

4驱动连结。齿圈R1分别与第一离合器C

1以及第三离合器C

3驱动连结。
[0027]上述行星齿轮单元PU的太阳齿轮S2经由第一离合器C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第一摩擦板;第一油压伺服器,具备:第一活塞构件,对所述第一摩擦板进行推压;第一工作油室,由所述第一活塞构件和第一缸体形成;第一解除油室,由在所述第一活塞构件的推压方向上配置在与所述第一缸体相反的一侧的第一解除构件和所述第一活塞构件形成;第一旋转构件,具有形成在径向上的第一径向孔;以及第二旋转构件,具有形成在径向上的第二径向孔和形成在径向上的第三径向孔,并且配置于所述第一旋转构件的外径侧且所述第一油压伺服器的内径侧;所述第二径向孔的内径侧与所述第一径向孔连通,并且所述第二径向孔的外径侧与所述第一解除油室连通,所述第三径向孔的内径侧被向大气开放,并且所述第三径向孔的外径侧与所述第一解除油室连通,在所述第一旋转构件以及所述第二旋转构件旋转时,将从所述第一径向孔供给的油从所述第二径向孔向所述第一解除油室供给,并且从所述第三径向孔排出所述第一解除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铃木淳史德永宪洋山仓真二郎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爱信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