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力能分级发电协同制冰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96007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09: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压力能分级发电协同制冰系统,包括膨胀发电系统、制冷循环系统以及水循环系统;所述膨胀发电系统包括流量调节阀、膨胀机、换热器、复热器、调压阀等,所述制冷循环系统包括储罐、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等,所述水循环系统主要有蓄水池用于水的循环。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高中压气体进行分级膨胀发电,每次膨胀后均进行复热,可有效提高发电功率同时防止温度过低对系统造成损害,降低设备制造成本。通过利用制冷循环系统中储罐出口气体冷媒、冷凝器出口液体冷媒分别与膨胀后不同温度的低温气体换热,以及将换热降温后蓄水池中的水用于制冰机制冰,最大限度回收低温气体中的冷能,提高系统制冰量的同时提高系统操作弹性。弹性。弹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力能分级发电协同制冰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中高压气体压力能回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压力能分级发电协同制冰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中高压气体需要降压使用的工况有许多,以天然气为例,截至2019年末,中国已投产天然气输气管道长度达76.79万公里,同比增长10%。预计我国2030年用气规模为5000亿立方米,蕴含压力能发电量每年600亿kWh。但目前我国压力能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主要还是以调压阀进行调压为主,造成压力能的大量浪费,同时压力能膨胀发电后低温气体的复热也是一大问题,阻碍着压力能发电项目的发展。
[0003]因此,需要一种既能实现压力能发电又能对低温气体进行复热的系统,同时还需要具备较好的经济效益,实现对压力能的回收。
[0004]一种利用管网天然气压力能发电与制冰的方法与装置(CN102563958B),天然气通过膨胀机膨胀发电后,与冷媒进行换热,冷媒分两路,一路液化后进制冰机,一路进入压缩机进行压缩制冷,实现了压力能发电及制冰的有效结合。但该专利技术仅适用于膨胀发电及压缩机同时开启的工况,两个系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力能分级发电协同制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膨胀发电系统、制冷循环系统以及水循环系统;所述膨胀发电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流量调节阀(2)、第一膨胀机(3)、第一换热器(6)、第二膨胀机(8)、第三换热器(9)、第四换热器(12)、复热器(14)、调压阀(15);还包括第二换热器(7)、第五换热器(13),第二换热器(7)与第一换热器(6)并联于第一膨胀机(3)和第二膨胀机(8)之间,第五换热器(13)与第四换热器(12)并联于第三换热器(9)的输出端;所述制冷循环系统包括蒸发器(16)、压缩机(19)、冷凝器(20)、膨胀阀(22);所述压缩机(19)、冷凝器(20)、膨胀阀(22)依次连接;所述水循环系统主要有蓄水池(26)用于水的循环,蓄水池(26)出口分两路,一路与蒸发器(16)连接用于加水,一路与第四换热器(12)、第一换热器(6)依次连接再返回蓄水池(26)中完成循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力能分级发电协同制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循环系统还包括储罐(25),储罐(25)上出口分两路,分别连接第三换热器(9)和压缩机(19),第三换热器(9)出口与储罐(25)上入口相连;压缩机(19)出口分两路,一路与冷凝器(20)、膨胀阀(22)依次连接,另一路与第五换热器(13)、第二换热器(7)、膨胀阀(22)依次连接,膨胀阀(22)出口与储罐(25)连接;储罐(25)下出口与蒸发器(16)入口相连,蒸发器(16)出口与储罐(25)相连;所述储罐(25)的上出口通过第五电磁阀(17)、第六电磁阀(18)分别与第三换热器(9)、压缩机(19)输入口连接;冷凝器(20)的输出端通过第七电磁阀(21)与膨胀阀(22)连接;第二换热器(7)的输出端通过第九电磁阀(24)与膨胀阀(22)连接;所述压缩机(19)通过第八电磁阀(23)与第五换热器(13)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力能分级发电协同制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循环系统还包括第六换热器(27);所述蒸发器(16)的出口分两路分别连接第三换热器(9)和第六换热器(27),同时第三换热器(9)出口、第六换热器(27)出口与蒸发器(16)入口相连;所述压缩机(19)出口分两路,一路与冷凝器(20)、膨胀阀(22)依次连接,另一路与第五换热器(13)、第二换热器(7)、膨胀阀(22)依次连接,膨胀阀(22)出口与第六换热器(27)入口连接;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文东车雪茵彭光辉蔡振培丁际昭刘刚吴晓敏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广大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