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OD炉余热回收发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02384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8: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AOD炉余热回收发电系统,包括有AOD炉、余热回收管、除尘器、汽包、过滤箱、发电装置以及过滤器;该余热回收管为弯曲地设置,且余热回收管的内壁与外壁之间夹设有汽化腔;该过滤器的输入端与发电装置的输出端通过第二给水管道连通。通过余热回收管为弯曲地设置,有效增加了水蒸气在余热回收管中循环的长度,使得水蒸气能吸收更多的热量,不仅提高了热量回收率,还可以提高水蒸气的质量,并配合设置有过滤箱,过滤掉了水蒸气中夹带的杂质,降低了长期使用过程中水蒸气夹带的杂质对发电装置内部元器件的损坏,以及过滤器的设置能进一步过滤掉给水在循环过程中产生的杂质,避免杂质对发电装置造成损坏。避免杂质对发电装置造成损坏。避免杂质对发电装置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AOD炉余热回收发电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冶金行业环保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AOD炉余热回收发电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钢铁行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原材料工业,也是高耗能、高污染工业。钢铁行业每年都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在当今社会能源紧缺的情况下,需要特别注意能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所以降低能源消耗及减少环境污染是钢铁行业发展的方向。能耗低且环境污染小的生产工艺不但可以提高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还可以增加社会效益,为钢铁企业在竞争中占有先机。钢铁行业节能潜力巨大。为此,国内、外大型企业纷纷改进技术,利用AOD炉烟气余热回收系统等开展节能降耗和能源综合利用。AOD炉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将烟气的余热资源充分回收,使之转化为可以利用的蒸汽,兼顾节能和环保两重功用。
[0003]现有的余热回收发电系统中采用余热将水汽化为水蒸气,由于余热回收管道长度不够,因此无法将热量全部吸收利用,并且蒸汽在进入发电装置时,会带有水汽,长时间的工作过程中,容易对发电装置内部元器件造成影响,影响发电装置的使用寿命,且在给水的多次循环利用后,容易带有杂质,也会对发电装置造成影响;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余热回收发电系统作出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AOD炉余热回收发电系统,其能有效解决现有之余热回收发电系统热量回收不够完全、长时间使用蒸汽中的水分会损坏发电装置内部器件以及影响发电装置寿命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0006]一种AOD炉余热回收发电系统,包括有AOD炉、余热回收管、除尘器、汽包、过滤箱、发电装置以及过滤器;该余热回收管的输入端与AOD炉的输出端连通,余热回收管为弯曲地设置,且余热回收管的内壁与外壁之间夹设有汽化腔;该除尘器的输入端与余热回收管的输出端连接;该汽包与汽化腔的下端之间通过第一给水管道连通,汽包与汽化腔的上端通过第一蒸汽管道连通;该过滤箱的输入端与汽包之间通过第二蒸汽管道连通;该发电装置的输入端与过滤箱的输出端之间通过第三蒸汽管道连通;该过滤器的输入端与发电装置的输出端通过第二给水管道连通,且过滤器的输出端与汽包之间通过第三给水管道连通。
[0007]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余热回收管的下端设置有一吸气罩,该吸气罩与AOD炉的输出端正对。
[0008]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给水管道为4个,4个第一给水管道等间隔连通汽化腔下端。
[0009]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蒸汽管道为4个,4个第一蒸汽管道等间隔连通汽化腔的上端。
[0010]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除尘器的输出端依次连通有风机以及烟囱。
[0011]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发电装置包括有蒸汽机、发电机、冷凝器、冷却塔以及除氧器;该蒸汽机的输入端与过滤箱的输出端连通;该发电机与蒸汽机的输出端连接;该冷凝器的输入端与蒸汽机的输出端连通;该冷却塔设置有水冷管,该水冷管伸入冷凝器中;该除氧器的输入端连通冷凝器的输出端,该除氧器的输出端与前述过滤器的输入端连通。
[0012]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水冷管上设置有一循环水泵。
[0013]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冷凝器与除氧器之间设置有第一水泵,除氧器与过滤器之间设置有第三水泵,第三水泵与第三给水管道连通。
[0014]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过滤器中设置有过滤网以及反渗透膜,其中过滤网为间隔设置的3个,该反渗透膜设置在过滤器的输出端侧旁。
[0015]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0016]通过余热回收管为弯曲地设置,有效增加了水蒸气在余热回收管中循环的长度,使得水蒸气能吸收更多的热量,不仅提高了热量回收率,还可以提高水蒸气的质量,并配合设置有过滤箱,过滤掉了水蒸气中夹带的杂质,降低了长期使用过程中水蒸气夹带的杂质对发电装置内部元器件的损坏,以及过滤器的设置能进一步过滤掉给水在循环过程中产生的杂质,避免杂质对发电装置造成损坏,进一步提升了发电装置的使用寿命。
[0017]为更清楚地阐述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工作流程图。
[0019]附图标识说明:
[0020]10、AOD炉
ꢀꢀꢀꢀꢀꢀꢀꢀꢀꢀꢀꢀꢀꢀꢀ
20、余热回收管
[0021]201、汽化腔
ꢀꢀꢀꢀꢀꢀꢀꢀꢀꢀꢀꢀꢀ
21、吸气罩
[0022]30、除尘器
ꢀꢀꢀꢀꢀꢀꢀꢀꢀꢀꢀꢀꢀꢀ
40、汽包
[0023]41、第一给水管道
ꢀꢀꢀꢀꢀꢀꢀꢀ
42、第一蒸汽管道
[0024]50、过滤箱
ꢀꢀꢀꢀꢀꢀꢀꢀꢀꢀꢀꢀꢀꢀ
60、发电装置
[0025]61、第三蒸汽管道
ꢀꢀꢀꢀꢀꢀꢀꢀ
62、蒸汽机
[0026]63、发电机
ꢀꢀꢀꢀꢀꢀꢀꢀꢀꢀꢀꢀꢀꢀ
64、冷凝器
[0027]641、第一水泵
ꢀꢀꢀꢀꢀꢀꢀꢀꢀꢀꢀ
65、冷却塔
[0028]651、水冷管
ꢀꢀꢀꢀꢀꢀꢀꢀꢀꢀꢀꢀꢀ
652、循环水泵
[0029]66、除氧器
ꢀꢀꢀꢀꢀꢀꢀꢀꢀꢀꢀꢀꢀꢀ
661、第二水泵
[0030]70、过滤器
ꢀꢀꢀꢀꢀꢀꢀꢀꢀꢀꢀꢀꢀꢀ
71、第二给水管道
[0031]72、第三给水管道
ꢀꢀꢀꢀꢀꢀꢀꢀ
73、过滤网
[0032]74、反渗透网
ꢀꢀꢀꢀꢀꢀꢀꢀꢀꢀꢀꢀ
80、风机
[0033]90、烟囱。
具体实施方式
[0034]请参照图1所示,其显示出了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其中包括有
AOD炉10、余热回收管20、除尘器30、汽包40、过滤箱50、发电装置60以及过滤器70。
[0035]该余热回收管20的输入端与AOD炉10的输出端连通,余热回收管20为弯曲地设置,且余热回收管20的内壁与外壁之间夹设有汽化腔20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余热回收管20的下端设置有一吸气罩21,该吸气罩21与AOD炉10的输出端正对。
[0036]该除尘器30的输入端与余热回收管20的输出端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除尘器30的输出端依次连通有风机80以及烟囱90。
[0037]该汽包40与汽化腔301的下端之间通过第一给水管道41连通,汽包50与汽化腔201的上端通过第一蒸汽管道42连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给水管道41为4个,4个第一给水管道41等间隔连通汽化腔201下端,4个等间隔设置的第一给水管道41可以保证给水能均匀分布在汽化腔201中,避免给水积在同一地方,从而影响给水吸热效率;所述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AOD炉余热回收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AOD炉、余热回收管、除尘器、汽包、过滤箱、发电装置以及过滤器;该余热回收管的输入端与AOD炉的输出端连通,余热回收管为弯曲地设置,且余热回收管的内壁与外壁之间夹设有汽化腔;该除尘器的输入端与余热回收管的输出端连接;该汽包与汽化腔的下端之间通过第一给水管道连通,汽包与汽化腔的上端通过第一蒸汽管道连通;该过滤箱的输入端与汽包之间通过第二蒸汽管道连通;该发电装置的输入端与过滤箱的输出端之间通过第三蒸汽管道连通;该过滤器的输入端与发电装置的输出端通过第二给水管道连通,且过滤器的输出端与汽包之间通过第三给水管道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OD炉余热回收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回收管的下端设置有一吸气罩,该吸气罩与AOD炉的输出端正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OD炉余热回收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给水管道为4个,4个第一给水管道等间隔连通汽化腔下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OD炉余热回收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蒸汽管道为4个,4个第一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平周信永王宏忠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开能环保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