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政祐专利>正文

超临界发泡双密度垫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53910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9 08:14
一种超临界发泡双密度垫体,包含本体部及缓冲单元。所述本体部由热塑性材料与第一超临界流体发泡形成,所述本体部的底面具有呈凹状并界定出注料凹槽的第一面段、围绕连接所述第一面段的弧面段及连接于所述弧面段的下鼻端面段。所述第一面段形成至少一个贯穿至所述本体部的顶面的贯孔。所述缓冲单元包括由所述热塑性材料与第二超临界流体发泡形成且密度小于所述本体部的填充于所述注料凹槽并连接所述第一面段的缓冲基底及填充于所述至少一个贯孔并连接所述本体部的至少一个缓冲体。所述缓冲单元的密度小于所述本体部,以提升所述超临界发泡双密度垫体乘坐的舒适性。临界发泡双密度垫体乘坐的舒适性。临界发泡双密度垫体乘坐的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超临界发泡双密度垫体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发泡垫体,特别是涉及一种超临界发泡双密度垫体。

技术介绍

[0002]一种现有的发泡垫体,包括一个高密度垫体部,及一个设置于所述高密度垫体部下方的低密度垫体部。所述低密度垫体部的密度小于所述高密度垫体部。
[0003]当使用者乘坐于所述发泡垫体且位于所述低密度垫体部的相对上方时,所述低密度垫体部能降低所述使用者臀部的压力以提升乘坐的舒适感。然而,制作所述发泡垫体时需分别使用两种模具进行发泡成型,再将所述低密度垫体部结合于所述高密度垫体部,制作流程较为繁琐费时,且制作成本较高。并且,由于使用者的臀部整体实际上仍是接触所述高密度垫体部,因此乘坐的舒适度能有改善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改善前述至少一个缺点的超临界发泡双密度垫体。
[0005]本技术超临界发泡双密度垫体,包含本体部,及缓冲单元,所述本体部由热塑性材料与第一超临界流体发泡形成,所述本体部包括顶面,及相反于所述顶面的底面,所述本体部的底面具有呈凹状并界定出注料凹槽的第一面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临界发泡双密度垫体,包含本体部,及缓冲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部由热塑性材料与第一超临界流体发泡形成,所述本体部包括顶面,及相反于所述顶面的底面,所述本体部的底面具有呈凹状并界定出注料凹槽的第一面段、围绕连接所述第一面段的弧面段,及连接于所述弧面段相反所述第一面段的一侧的下鼻端面段,所述第一面段形成贯穿至所述本体部的顶面并连通所述注料凹槽的至少一个贯孔;所述缓冲单元包括由所述热塑性材料与第二超临界流体发泡形成且密度小于所述本体部的缓冲基底,及连接所述缓冲基底的至少一个缓冲体,所述缓冲基底填充于所述注料凹槽并连接所述第一面段,所述至少一个缓冲体的数量与所述至少一个贯孔相同并填充于所述至少一个贯孔并连接所述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政祐
申请(专利权)人:李政祐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