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降解纤维均匀上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94839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9 08:07
一种可降解纤维均匀上油装置,涉及高分子材料中的新型纤维制备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电机;齿轮油机泵,所述齿轮油机泵与电机连接,由电机带动齿轮油机泵运转并且从齿轮油机泵的出油口挤出供油;输送油管,所述输送油管的一端与齿轮油机泵的出油口连接;喷油管,所述喷油管的进油端与输送油管的另一端连接;喷油嘴,若干个所述喷油嘴间隔并列设置在喷油管上;所述喷油嘴包括针阀、针阀体、油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可降解纤维均匀上油装置,结构设计合理,采用上油装置对其进行上油后,使纤维降低了静电积累,提高了抱合力、集束性和柔软性,纤维卷曲率提高1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降解纤维均匀上油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高分子材料中的新型纤维制备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可降解纤维均匀上油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化学合成纤维制品的大量使用,其丢弃后难以快速降解,造成大量堆积,污染了环境。因此,满足时代需求,开发生物可降解的环境友好型合成纤维显得尤为重要,例如聚乳酸(PLA)和聚(3一羟基丁酸一CO.3,羟基戊酸酯)(PHBV)就是两种典型的生物可降解材料,特别是PLA是目前研究最多、产量最大、商业化最为成功的可生物降解材料之一。
[0003]天然纤维,如棉、羊毛等表面都附有天然的油脂,而在PLA、PHBV等化学合成纤维上没有油剂附着,因此。在纺丝过程中需要由上油装置对丝束添加油剂,可以起到很好的润滑、集束、消除静电的作用。
[0004]例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2211459279.0公开了一种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原丝高压雾化上油方法及装置、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2222274860.7公开了一种合成纤维的丝片上油装置等。
[0005]喷油嘴是上油装置的关键部件,其内部流动性能和喷雾特性对上油均匀性以及后续纤维的质量起决定性作用。因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降解纤维均匀上油装置的喷油嘴结构,通过对其进行优化,提高其流动性能、减少空化现象,从而提高上油均匀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技术目的:为了克服以上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降解纤维均匀上油装置,结构设计合理,采用上油装置对可降解纤维进行上油后,使纤维降低了静电积累,提高了抱合力、集束性和柔软性,通过对喷油嘴的结构优化,提高了流动性能,并且减小因空化现象,有利于上油均匀性,应用前景广泛。
[0007]技术方案:一种可降解纤维均匀上油装置,包括:
[0008]电机;
[0009]齿轮油机泵,所述齿轮油机泵与电机连接,由电机带动齿轮油机泵运转并且从齿轮油机泵的出油口挤出供油;
[0010]输送油管,所述输送油管的一端与齿轮油机泵的出油口连接;
[0011]喷油管,所述喷油管的进油端与输送油管的另一端连接;
[0012]喷油嘴,若干个所述喷油嘴间隔并列设置在喷油管上;所述喷油嘴包括针阀、针阀体、油嘴;所述针阀设置在针阀体内部,所述针阀体的一端与喷油管的出油口连接;所述油嘴套设在针阀体的另一端,并且油嘴的喷油孔的一端与针阀体内部连通和另一端朝向丝束设置,所述喷油孔的中心线与针阀体垂直轴线的夹角为70

80
°

[0013]本技术所述的上油装置,结构设计合理,其工作过程是由电机带动齿轮油机
泵按照设定的转速匀速运转挤出供油,油剂通过输送油管输送至喷油管,由喷油管上并列设置的若干喷油嘴喷射至丝束上进行上油。喷油嘴喷射时,其内部由于压力的变化可能会发生空化现象,空化现象造成的压力波动会引起喷孔内油剂压力的不均匀分布,不利于上油均匀性。当喷油孔的中心线与针阀体垂直轴线的夹角为70

80
°
时,70

80
°
的夹角可以弱化几何诱导空化的出现,从而有效减弱喷油孔内的空化现象。
[0014]PLA、PHBV等可降解纤维多为复丝,每根复丝的单丝根数从几十根到几百根不等,采用上油装置对其进行上油后,使纤维降低了静电积累,提高了抱合力、集束性和柔软性,提高了纤维卷曲率。
[0015]进一步的,上述的可降解纤维均匀上油装置,所述喷油孔的中心线与针阀体垂直轴线的夹角为70
°

[0016]进一步的,上述的可降解纤维均匀上油装置,所述喷油孔的直径为0.1

0.3mm,所述喷油嘴的长度为0.5

1.5 mm。
[0017]喷油孔的形状及尺寸会极大地影响到喷油嘴的流量及随后喷雾特性。当喷油孔的直径较大时,喷油孔内空化现象显著,空穴沿喷油孔上壁面发展到喷油孔出口附近,而喷油孔直径较小时基本不发生空化现象或者空化现象较弱,喷油孔长度越短,越容易发生空化现象,且空化产生的油剂延伸至喷孔出口处,形成超空化流动。因此,为了提高流动性能,并且减小因空化现象造成的喷油孔内压力波动,优选的,所述喷油孔的直径为0.22 mm,所述喷油嘴的长度为1.65 mm。
[0018]进一步的,上述的可降解纤维均匀上油装置,所述针阀与针阀体采用锥面密封,所述针阀与针阀体锥面接触的位置形成一个环线,所述环线与油嘴之间形成压力室,所述喷油孔连通压力室与外界环境。
[0019]针阀与针阀体锥面接触的位置形成一个环线,该环线为密封线,当喷油嘴开始进油后,针阀运动,从关闭到抬升至更高位置,直至油剂进入压力室并且喷出喷油孔。
[0020]进一步的,上述的可降解纤维均匀上油装置,所述针阀的锥面角度为50

70
°

[0021]针阀采用渐缩锥度孔形式,有利于抑制喷油孔内空化现象、增加流量系数。优选的,针阀的锥面角度为60
°

[0022]进一步的,上述的可降解纤维均匀上油装置,所述压力室的直径为0.5

1.5mm。
[0023]优选的,压力室的直径为1.1 mm。
[002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所述的可降解纤维均匀上油装置,结构设计合理,由电机带动齿轮油机泵按照设定的转速匀速运转挤出供油,油剂通过输送油管输送至喷油管,由喷油管上并列设置的若干喷油嘴喷射至丝束上进行上油,采用上油装置对纤维进行上油后,可以使纤维降低静电积累,提高抱合力、集束性和柔软性,通过对喷油嘴的结构进行优化,提高了流动性能,并且减小因空化现象,有利于上油均匀性,应用前景广泛。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技术所述可降解纤维均匀上油装置的整体简图;
[0026]图2为本技术所述可降解纤维均匀上油装置的喷油嘴内部结构图;
[0027]图3为本技术所述可降解纤维均匀上油装置的图2的A处放大示意图;
[0028]图中:电机1、齿轮油机泵2、输送油管3、喷油管4、喷油嘴5、针阀51、针阀体52、油嘴53、喷油孔531、压力室532、油剂a、喷油孔的中心线与针阀体52垂直轴线的夹角b、喷油孔的直径c、喷油嘴的长度d、针阀的锥面角度e、压力室的直径f。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附图1、2、3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技术。
[0030]实施例1
[0031]如图1所示,本技术所述的可降解纤维均匀上油装置,上油装置的工作过程是由电机1带动齿轮油机泵2按照设定的转速匀速运转挤出供油,油剂a通过输送油管3输送至喷油管4,由喷油管4上并列设置的若干喷油嘴5喷射至丝束上进行上油。
[0032]实施例2
[0033]基于实施例1以上的结构基础,如图1、2所示。
[003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降解纤维均匀上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1);齿轮油机泵(2),所述齿轮油机泵(2)与电机(1)连接,由电机(1)带动齿轮油机泵(2)运转并且从齿轮油机泵(2)的出油口挤出供油;输送油管(3),所述输送油管(3)的一端与齿轮油机泵(2)的出油口连接;喷油管(4),所述喷油管(4)的进油端与输送油管(3)的另一端连接;喷油嘴(5),若干个所述喷油嘴(5)间隔并列设置在喷油管(4)上;所述喷油嘴(5)包括针阀(51)、针阀体(52)、油嘴(53);所述针阀(51)设置在针阀体(52)内部,所述针阀体(52)的一端与喷油管(4)的出油口连接;所述油嘴(53)套设在针阀体(52)的另一端,并且油嘴(53)的喷油孔(531)的一端与针阀体(52)内部连通和另一端朝向丝束设置,所述喷油孔(531)的中心线与针阀体(52)垂直轴线的夹角为70

80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降解纤维均匀上油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宝根张建国
申请(专利权)人:龙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