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多源异构传感器的行人过街安全预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94516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9 08: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多源异构传感器的行人过街安全预警装置,它解决了车辆行驶过程中,行人过斑马线等问题,其包括一体化弱势交通参与者设备和主路警示牌,一体化弱势交通参与者设备具有斑马线高清视频设备以及激光雷达感知设备,斑马线高清视频设备以及激光雷达感知设备与智能控制系统设备相连;主路警示牌具有智能路侧终端以及与智能路侧终端相连的主路控制器;智能控制系统设备以及主路控制器通过通信单元与智能车载单元以及声光警示单元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预警效果好、有效降低交通事故等优点。降低交通事故等优点。降低交通事故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多源异构传感器的行人过街安全预警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道路预警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多源异构传感器的行人过街安全预警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随着我国机动车保有量的迅速增长,城市道路车流量也急剧上升,使得交通问题日益突显。城市交通中,在昏暗环境或者没有红绿灯的路口下,行人斑马线并不能够保证过街行人的绝对安全。尤其在城市的各大交通主要干道上,通行车辆流量较高,如遇弯道亦容易被道路两侧的绿化带遮挡部分运行车辆的侧方视线。当车辆行驶在设计速度较高路段,司机如没有进行提前降速,而在距离斑马线较近的范围内急刹车礼让行人时,或者遇到不按行人过街信号灯通行的行人突然从斑马线窜出等情况,亦会造成行驶驾驶员来不及反映导致紧急刹车,从而导致后续车辆连环追尾的交通事故,以上现象已屡见不鲜。尽管国内大部分城市对道路行车驾驶员提出遇斑马线降速礼让行人的交通管理措施,但在实施中,由于司机、行人个体之间的差异,并不能从根本上杜绝以上现象。
[000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式各样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智慧行人过街预警一体化立柱[202010849287.0],其包括底座,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杆,底座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机,支撑杆的内部活动安装有活动座,电机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贯穿活动座的螺纹杆,支撑杆的内部活动安装有数量为两个且分别位于活动座左右两侧的活动块,活动块的前后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转轴,活动块远离活动座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栏杆,支撑杆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位于栏杆底部的垫块。
[0004]上述方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行人过街预警的问题,但是该方案依然存在着诸多不足,例如未解决行人过斑马线过程中,对来往行人缺乏有效识别和预警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准确识别过街行人,有效解决行人预警问题的基于多源异构传感器的行人过街安全预警装置。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多源异构传感器的行人过街安全预警装置,包括一体化弱势交通参与者设备和主路警示牌,一体化弱势交通参与者设备具有斑马线高清视频设备以及激光雷达感知设备以及声光警示单元,斑马线高清视频设备以及激光雷达感知设备与智能控制系统设备相连;主路警示牌具有智能路侧终端以及与智能路侧终端相连的主路控制器;智能控制系统设备以及主路控制器通过通信单元与智能车载单元以及声光警示单元连接。通过一体化弱势交通参与者设备及时获取斑马线行人信息,配合智能路侧终端实现对网联车辆以及斑马线行人或非机动车的冲突预警服务,对于普通车辆和网联车辆由主路警示牌提供预警信息,从有效提高无信号控制的道路交叉口行人或非机动车过街通信安全。
[0007]在上述的一种基于多源异构传感器的行人过街安全预警装置中,一体化弱势交通参与者设备呈对角布置在斑马线的两端,斑马线高清视频设备以及激光雷达感知设备分别安装在一体化弱势交通参与者设备上端。一体化弱势交通参与者设备呈对角布置,斑马线高清视频设备以及激光雷达感知设备的范围可以覆盖斑马线的全部区域,有效降低检测盲区。
[0008]在上述的一种基于多源异构传感器的行人过街安全预警装置中,斑马线高清视频设备设置在一体化弱势交通参与者设备的上部,激光雷达感知设备布置在斑马线高清视频设备下方,智能控制系统设备设置在一体化弱势交通参与者设备的内部。斑马线高清视频设备与激光雷达感知设备配合,提高目标检测精度。
[0009]在上述的一种基于多源异构传感器的行人过街安全预警装置中,声光警示单元包括安装在一体化弱势交通参与者设备上的斑马线行人显示屏以及正面LED灯,一体化弱势交通参与者设备上还安装有声光柱以及侧面LED灯;主路警示牌上安装有主路显示屏。声光警示单元分别在一体化弱势交通参与者设备以及主路警示牌上为车辆以及行人提供声光预警信息,方便车辆以及行人直观地了解道路状况。
[0010]在上述的一种基于多源异构传感器的行人过街安全预警装置中,斑马线行人显示屏设置在一体化弱势交通参与者设备的正面且位于激光雷达感知设备下方,正面LED灯设置在斑马线行人显示屏下方。斑马线行人显示屏为提供指示并由正面LED灯指挥行人通行。
[0011]在上述的一种基于多源异构传感器的行人过街安全预警装置中,声光柱设置在一体化弱势交通参与者设备的正面且位于智能控制系统设备下方,侧面LED灯设置在一体化弱势交通参与者设备的侧部。声光柱可及时发送警报信号,提醒行人注意来往车辆,侧面LED灯可向普通车辆发送预警信息。
[0012]在上述的一种基于多源异构传感器的行人过街安全预警装置中,主路显示屏安装在主路显示牌的上端,智能路侧终端设置在主路显示屏的侧部,主路控制器设置在主路显示屏的侧部且位于智能路侧终端的下方。主路显示屏为来往普通车辆提供预警信息,同时也可以作为城市信息发布窗口,满足多种需求。
[0013]在上述的一种基于多源异构传感器的行人过街安全预警装置中,激光雷达感知设备外侧覆盖有防护壳。由于激光雷达感知设备位于较低位置,外部的防护壳起到较好的防护作用,减少外部干扰。
[0014]在上述的一种基于多源异构传感器的行人过街安全预警装置中,通信单元采用5G和/或V2X通信。5G通信与V2X通信相结合,实现车、路、人和云端平台的智能协同。
[0015]在上述的一种基于多源异构传感器的行人过街安全预警装置中,智能路侧终端配备有边缘多源融合计算终端。边缘多源融合计算终端满足数据采集以及信息融合需求,与智能路侧终端结合实现对外车路协同服务。
[0016]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实时感知斑马线区域的行人或非机动车情况,针对网联车辆以及普通车辆及时提供行人信息,提高了道路过街通行安全性;通过通信单元实现与云端平台的交互,实现车路协同功能;对斑马线行人通行情况和路网装置设备状态实现综合监管,方便进行交通规划管理。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的布置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原理图;
[0019]图3是本技术的一体化弱势交通参与者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本技术的主路警示牌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是本技术的一体化弱势交通参与者设备的内部结构图;
[0022]图6是本技术的结构框图;
[0023]图中,一体化弱势交通参与者设备1、斑马线高清视频设备11、激光雷达感知设备12、智能控制系统设备13、主路警示牌2、智能路侧终端21、主路控制器22、通信单元23、智能车载单元24、声光警示单元3、斑马线行人显示屏31、正面LED灯32、声光柱33、侧面LED灯34、主路显示屏35、边缘多源融合计算终端4。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5]如图1以及图6所示,一种基于多源异构传感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多源异构传感器的行人过街安全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体化弱势交通参与者设备(1)和主路警示牌(2),所述的一体化弱势交通参与者设备(1)具有斑马线高清视频设备(11)以及激光雷达感知设备(12),所述的斑马线高清视频设备(11)以及激光雷达感知设备(12)与智能控制系统设备(13)相连;所述的主路警示牌(2)具有智能路侧终端(21)以及与智能路侧终端(21)相连的主路控制器(22);所述的智能控制系统设备(13)以及主路控制器(22)通过通信单元(23)与智能车载单元(24)以及声光警示单元(3)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源异构传感器的行人过街安全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体化弱势交通参与者设备(1)呈对角布置在斑马线的两端,所述的斑马线高清视频设备(11)以及激光雷达感知设备(12)分别安装在一体化弱势交通参与者设备(1)上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多源异构传感器的行人过街安全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斑马线高清视频设备(11)设置在一体化弱势交通参与者设备(1)的上部,所述的激光雷达感知设备(12)布置在斑马线高清视频设备(11)下方,所述的智能控制系统设备(13)设置在一体化弱势交通参与者设备(1)的内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多源异构传感器的行人过街安全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声光警示单元(3)包括安装在一体化弱势交通参与者设备(1)上的斑马线行人显示屏(31)以及正面LED灯(32),所述的一体化弱势交通参与者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翔吴马军吕杨辉杨一峰金嘉伟王一定段晶弓宇飞潘煦王飞何玲洁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嘉兴数字城市实验室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