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人潜水器用快速无遮拦抛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94395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载人潜水器用快速无遮拦抛弃装置。具体说,是用来自动抛弃载人潜水器上携带的重物、实现载人潜水器自救的快速无遮拦抛弃装置。其特点是含有倒U形框架,倒U形框架底部两侧壁的内侧面上分别有卡槽和挡条,该卡槽和挡条均呈横向布置且二者相平行;卡槽与挡条间有承重板,承重板的一边呈活动状卡入卡槽内,另一边抵靠在挡条之下。承重板与倒U形框架顶部间有拉杆,拉杆下端固定在靠近挡条一侧的承重板上,其上端借助电爆螺栓与倒U形框架顶部相固连。这种抛弃装置,结构简单、占据空间少、可靠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重物抛弃装置。具体说,是用来自动抛弃载人潜水器上携带的重物、实 现载人潜水器自救的快速无遮拦抛弃装置。
技术介绍
在载人潜水器制造行业都知道,载人潜水器在深海水下航行时, 一旦遇到突发事件,就 需要将潜水器上如蓄电池之类的重物进行快速抛弃,使潜水器以最快的速度上浮到水面,以 保证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潜水器的安全。目前,载人潜水器上使用的重物抛弃装置都是以 备用电源为动力的机械抛弃装置。虽然采用机械抛弃装置也可以实现在紧急状态下的重物抛 弃,但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由于备用电源的电能储备量有限, 一旦出现电量不足,很难实现 重物的快速抛弃,可靠性较差;又由于这种抛弃装置为机械抛弃装置,结构比较复杂,容易 堵塞、容易生锈、容易出现机械故障,这样,也会降低其快速抛弃的可靠性;二是由于这种 机械抛弃装置需配备专用电机,使得其体积较大,占据空间较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载人潜水器用快速无遮拦抛弃装置。这种抛弃装置,结 构简单、占据空间少、可靠性高。为解决上述问题,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载人潜水器用快速无遮拦抛弃装置的特点是含有倒U形框架,倒U形框架底部 两侧壁的内侧面上分别有卡槽和挡条,该卡槽和挡条均呈横向布置且二者相平行;卡槽与挡 条间有承重板,承重板的一边呈活动状卡入卡槽内,另一边抵靠在挡条之下。承重板与倒U 形框架顶部间有拉杆,拉杆下端固定在靠近挡条一侧的承重板上,其上端借助电爆螺栓与倒 U形框架顶部相固连。采取上述方案,具有以下优点由上述方案可以看出,由于本专利技术的载人潜水器用快速无遮拦抛弃装置含有倒U形框架, 倒U形框架底部两侧壁的内侧面上分别有卡槽和挡条,该卡槽和挡条均呈横向布置且二者相 平行。卡槽与挡条间有承重板,承重板的一边呈活动状卡入卡槽内,另一边抵靠在挡条之下。 承重板与倒U形框架顶部间有拉杆,拉杆下端固定在靠近挡条一侧的承重板上,其上端借助 电爆螺栓与倒U形框架顶部相固连。利用电爆螺栓的爆断分离功能来打开支撑重物(如电池) 的承重板,不需备用电源和电机就可实现对重物的快速抛弃,不仅结构比较简单,不易出现 机械故障,可靠性较高。又由于不需备用电源和电机就可实现对重物的快速抛弃,结构简单、 体积较小、占据空间小。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载人潜水器用快速无遮拦抛弃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载人潜水器用快速无遮拦抛弃装置含有倒U形框架1,倒U形框 架1底部两侧壁的内侧面上分别设置有卡槽和挡条8,该卡槽和挡条均呈横向布置且二者相 平行。卡槽与挡条8间设置有承重板6,承重板6的一边呈活动状卡入卡槽内,另一边抵靠 在挡条8之下。承重板6与卡槽和挡条8相配合的两边均为圆弧形。其中的卡槽是在倒U形 框架1底部一侧壁的内侧面上固定条状金属块5并在该条状金属块外面加工横向凹槽而形成。 承重板6与倒U形框架1顶部间设置有拉杆3,拉杆3下端加工有外螺纹并借助螺母7固定 在靠近挡条8—侧的承重板6上,其上端借助电爆螺栓2与倒U形框架1顶部相固连。所述 电爆螺栓2由两个单元电爆螺栓串联而成。本专利技术的载人潜水器用快速无遮拦抛弃装置在使用状态下,其倒U形框架1固定在潜水 器母体的底部,潜水器上携带的重物4置于承重板6上。当载人潜水器在深海作业过程中遇 到紧急情况需要自救时,首先引爆电爆螺栓2,这时候,拉杆3失去作用,承重板6会在重 物4重力作用下向下运动并脱离卡槽,从而实现抛弃重物4的目的。采用两个单元电爆螺栓 串联的目的,是为避免当一个单元电爆螺栓出现不能引爆时,可对另一个单元电爆螺栓进行 引爆,确保电爆螺栓2的引爆能够达到万无一失。权利要求1.载人潜水器用快速无遮拦抛弃装置,其特征在于含有倒U形框架(1),倒U形框架(1)底部两侧壁的内侧面上分别有卡槽和挡条(8),该卡槽和挡条均呈横向布置且二者相平行;卡槽与挡条(8)间有承重板(6),承重板(6)的一边呈活动状卡入卡槽内,另一边抵靠在挡条(8)之下;承重板(6)与倒U形形框架(1)顶部间有拉杆(3),拉杆(3)下端固定在靠近挡条(8)一侧的承重板(6)上,其上端借助电爆螺栓(2)与倒U形形框架(1)顶部相固连。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载人潜水器用快速无遮拦抛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5)是在倒U形框架底部一侧壁的内侧面上固定条状金属块(5)并在条状金属块(5)外面加工横向凹槽而形成。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人潜水器用快速无遮拦抛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爆螺栓(2) 由两个单元电爆螺栓串联而成。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载人潜水器用快速无遮拦抛弃装置,其特征在于承重板(6)与卡槽和挡条(8)相配合的两边均为圆弧形。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载人潜水器用快速无遮拦抛弃装置。具体说,是用来自动抛弃载人潜水器上携带的重物、实现载人潜水器自救的快速无遮拦抛弃装置。其特点是含有倒U形框架,倒U形框架底部两侧壁的内侧面上分别有卡槽和挡条,该卡槽和挡条均呈横向布置且二者相平行;卡槽与挡条间有承重板,承重板的一边呈活动状卡入卡槽内,另一边抵靠在挡条之下。承重板与倒U形框架顶部间有拉杆,拉杆下端固定在靠近挡条一侧的承重板上,其上端借助电爆螺栓与倒U形框架顶部相固连。这种抛弃装置,结构简单、占据空间少、可靠性高。文档编号B63G8/40GK101554922SQ200910031590公开日2009年10月14日 申请日期2009年4月24日 优先权日2009年4月24日专利技术者侯德永, 华怡益 申请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二研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载人潜水器用快速无遮拦抛弃装置,其特征在于含有倒U形框架(1),倒U形框架(1)底部两侧壁的内侧面上分别有卡槽和挡条(8),该卡槽和挡条均呈横向布置且二者相平行;卡槽与挡条(8)间有承重板(6),承重板(6)的一边呈活动状卡入卡槽内,另一边抵靠在挡条(8)之下;承重板(6)与倒U形形框架(1)顶部间有拉杆(3),拉杆(3)下端固定在靠近挡条(8)一侧的承重板(6)上,其上端借助电爆螺栓(2)与倒U形形框架(1)顶部相固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德永华怡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二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